文/ 本刊記者 趙皎云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快速,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后,小到醫用口罩、PVC手套、防護服,大到呼吸機、基因測序儀、CT設備,醫療器械企業的業務量急速增加,帶動了其生產物流系統的持續升級需求。

劉升平
無錫中鼎集成技術有限公司售前技術總監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智能立體倉庫倉儲系統的應用在醫療器械行業備受關注。越來越多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開始依托自動化物流設備與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更加穩定高效的倉儲模式,增加高空利用率,降低人力成本,優化作業流程,縮短庫存及周轉時間,實現科學的管理和控制。
中鼎集成在醫藥物流領域已聚焦十余年,自主研發形成分別針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醫藥制造企業以及藥品流通企業的三種智能物流系統解決方案,能夠為醫藥行業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物流軟件開發、物流設備自制與選型、現場實施以及售后運維等服務。當前,中鼎集成的合作客戶包括魚躍醫療、常州聯影、國藥集團、上藥集團、九州通、陜西天士力、重慶華邦等一流知名醫藥企業。
在本次專題中,無錫中鼎集成技術有限公司售前技術總監劉升平重點介紹了現階段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物流系統建設特點、需求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記者:首先請您介紹一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物流特點。
劉升平:醫療器械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來國家對于醫療器械的監督管理正在不斷趨嚴。監管部門針對醫療器械企業的物流數據實施采集,由此使產品品質得到保證。
一般來說,醫療器械可以分為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耗材、醫療設備、IVD(體外診斷)四大類。
①從GMP、GSP監管方面來說,需要規范資質控制,集中監管數據,物流包裝可靠,倉儲環境優質,數據檔案安全。
②從經營方面來說,需要高效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包括硬件設施以及WMS、ERP、TMS、溫濕度監控等軟件設施,并且要配備高效的物流管理團隊和專業人員。
③從使用方面來說,收發貨規范,倉儲環境管理,全流程追溯條碼設置,規范的包裝運輸,比如冷鏈物流的全流程溫控管理等。
綜上,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物流要保障高風險醫療器械從原材料到生產、存儲、包裝運輸全流程追溯有效,實現信息在上下游之間的無縫連接。
記者:與其他行業相比,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物流系統建設有哪些突出特點或獨特之處?
劉升平: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庫存管理對象主要是產成品、在制品和原材料,原材料種類繁多,半成品及產成品規格多樣,加上近年來現代高科技材料(如生物源材料、高價值金屬材料等特殊材料)的應用,對其管理水平提出諸多挑戰。
現階段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物流系統建設需求主要包括升級自動化倉庫和數字化、信息化建設兩種。其中,升級自動化倉庫建設需求主要是應用自動化倉庫技術對醫療器械成品倉庫進行合理布局,以優化貨位,改善醫療器械存儲雜亂,隨意擺放等情況,有利于提高貨物周轉率、利用率等,通過最大限度的減少庫存以實現“零庫存”的管理目標等;數字、信息化建設需求主要是通過建立一套實時監測的數據監管平臺,實現數據的標準化,做到信息共享、資源配置優化以及監管得力,提高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做好這類項目需要系統集成商具備成熟的技術能力,優秀的產品品質,豐富的項目經驗和軟件能力。
記者:與以往相比,目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對物流系統的建設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
劉升平:我認為目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對物流系統建設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高密度存儲,隨著土地成本越來越高,更多企業會傾向于高密度存儲,以從有限的土地面積中獲得更多存儲空間。為了迎合這類市場需求,中鼎集成近幾年推出了新型的密集存儲堆垛機產品系列,能在有限的空間中大大提升客戶企業的存儲量與存儲效率。
其次是高效率揀選,現在的智能倉庫能夠實現存儲、輸送、分揀等眾多功能,其中分揀效率一直是影響整個智能倉庫中的效率的關鍵。用高效率的自動分揀代替普通的人工分揀,有助于降低人員勞動強度,優化作業流程,縮短庫存及周轉時間。
第三是數字化集成,數字時代客戶追求的物流系統將不再只局限于倉庫,而是需要能夠打破數據壁壘,與其他環節互聯互通的物流系統。
但總體來看,盡管近幾年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物流自動化項目卻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們本土的醫療器械廠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高端醫療器械市場普遍處于被國外壟斷的狀態。另一方面,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如心臟支架、骨科耗材等)并不適用大規模系統性的自動化物流系統,整個行業的物流管理水平普遍偏低。

魚躍智能化倉儲系統項目
記者:請結合具體項目介紹中鼎集成是如何為醫療器械行業物流系統建設提供服務的的?
劉升平:2018年,中鼎集成主導負責了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供應商魚躍醫療的整體智能化倉儲系統項目,包括前期咨詢、方案設計、數據仿真、系統規劃及工程實施,幫助魚躍醫療實現自動輸送、自動掃碼、自動分揀、自動裝籠、自動存儲、自動包裝、自動貼標等全過程智能化,無縫銜接生產區和倉儲區。打造了醫療器械行業的標桿項目。
在該項目中,中鼎集成為魚躍醫療量身定制了一座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的智能物流庫,包含多達54880個貨位的智能倉庫、數千臺輸送線、7臺機器人, 20臺中鼎集成自主研發的雙立柱堆垛機等,這些智能設備幫助魚躍醫療實現了企業內部物流的井然有序和智能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應用了中鼎集成最新的智能管理軟件系統,在傳統軟件技術中加入了物聯網、5G應用、智能算法、BPM流程、虛擬部署、可視化編輯等“黑科技”。根據客戶的業務領域、生產環節、實現功能等不同細分為:以自動化設備控制為核心的WCS智能設備控制系統、以倉儲管理業務為核心的WMS倉儲管理系統、以生產過程管理為核心的FMS柔性化生產執行系統和以數據價值挖掘為核心的DMS制造大數據分析系統。該套軟件的覆蓋范圍包括原材料采購管理、物料配送管理、生產執行管理、產成品銷售管理、設備控制、生產經營管理等,能夠應對各行各業的應用需求。
此外,為了進一步應對醫療器械行業現階段的物流系統建設需求,中鼎集成在運輸管理系統TMS、訂單管理系統OMS、計費系統BMS等方面均有專業的軟件模塊供客戶選擇。
記者:中鼎集成如何看待醫療器械物流市場的發展前景和物流系統需求趨勢?
劉升平:總體來講,中國醫療器械物流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起步較晚,但受益于龐大的國內需求,多年來始終呈現高位增長,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655億元,同比增長約21.5%。隨著近年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需求增加,以及醫保覆蓋范圍及深度的提升,我國對醫療器械需求將持續增加,市場增速將高于全球。而醫療器械物流作為醫療器械供應鏈中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也將隨著醫療器械行業的不斷壯大迎來新的發展。
具體到醫療器械行業的物流系統需求,目前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倉儲物流管理相對比較傳統,只有個別大型龍頭企業有能力投資自動化、智能倉儲管理系統。新冠疫情發生后,醫化的器械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小到醫用口罩、PVC手套、防護服,大到呼吸機、基因測序儀、CT設備和新建醫院的各種設備材料,業務量急速增加的確會帶動一些企業的精細化物流管理需求。在這其中,醫用口罩、PVC手套、防護服等醫療器械產品通常具有批量大、產品類型單一等特點,物流自動化需求比較簡單,而呼吸機、CT設備等大型醫療設備可能并不適合應用常見的自動化倉儲系統。

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是醫療器械供應鏈的必然發展趨勢
記者:目前中鼎集成在醫療器械行業有哪些關注點?未來對該領域有哪些具體的拓展計劃?
劉升平:中鼎集成在醫藥物流領域深耕十余年,已經擁有了穩定高質的客戶群,這些項目經驗使得我們在醫藥物流領域的方案、產品和系統更加完善。醫療器械屬于醫藥板塊(包括醫藥生產、醫藥流通、醫療器械)的一個細分領域,目前我們在醫療器械行業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為一些產品相對標準化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提供從生產線到成品自動入庫的一整套智能化倉儲系統解決方案,而這也恰好是中鼎集成的優勢所在。
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是醫療器械供應鏈的必然發展趨勢。中鼎集成也將針對醫療器械物流的這幾個大方向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未來,中鼎還將立足全球多面化發展,繼續擴大中鼎集成“形象差異化、產品差異化、服務差異化”的市場優勢,增強企業競爭力,在穩步推進國內市場的同時,布局全球,實現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