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航
摘要:為了適應智能電網建設安全、高效的核心要求,對繼電保護系統狀態評價研究進行了綜述。重點關注繼電保護系統的狀態劃分、隱藏故障的診斷方法、風險分析三方面的研究進展,分別從診斷方法、評估模型、風險評價指標與基礎數據來源等方面比較了研究成果的優缺點,指出進一步研究應圍繞構建繼電保護狀態指標、研究在線診斷技術、提出信息接口標準等方面展開。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運行狀況;繼電保護
由于不斷發展的國民經濟和規模不斷擴大的電力系統,在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中電力已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斷電必然會給用戶和社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還有,在我國不斷發展壯大的電力市場中,故障停電也必然會嚴重損害到電力供應方的經濟利益。因此供用電雙方共同的迫切要求是確保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安全、經濟運行,避免事故的發生和擴大。雖然電力市場和復雜電力系統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也對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帶來了更加嚴峻的挑戰。
1 智能變電站繼電器保護配置的作用
以某一普通的電器設備舉例來看,在其核心的主線路以及控制線路中,繼電器的保護裝飾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基于電氣設備運行的狀態還是安全性都能夠有效的做出提升。而對于繼電器本身的配置方案必須保證足夠安全、穩定、可靠、質量,以用來滿足智能配電站的需求。另外在對智能變電站以及繼電器保護配置分析數據中,也可以明確地看出變壓器中對繼電器保護配置的重要性。此外當面對電路短路或者過載情況時,有繼電器的保護能夠有效準確地對其進行解決,避免短路或者過載對線路本身造成的持續性傷害。在智能變電站的體系中也是如此,在有效保障變電體系穩定和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對應的工作。而根據智能變電站的相關資料顯示,對于安全配置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嚴重影響著智能變電站體系的發展。
2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配置要求
2.1 線路保護的配置要求
首先基于智能變電站本身的作用進行分析,作為電力系統中的變電環節,需要實現將高電壓向低電壓進行不斷轉變的過程,直至居民以及社會的用電需求電壓的接受范圍。但是在具體的變電環節中需要接觸眾多且等級不均的電壓,從而對其開展變電壓的工作。而不同的電壓等級對繼電器配置方案有著不同的需求,所以在變電工作的同時滿足對應的工作需求,從而保障變電工作的穩定性。
2.2 變壓器保護配置要求
在變電站體系中的變電工作主要依靠于變壓器的工作,所以對于變壓器的故障問題必須得到重視,避免變壓器出現的故障影響到變電工作的日常開展。因此在針對變壓器保護配置上要有相對嚴格的要求,在基于靈敏性、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等方面進行提升,從而利用繼電器對變壓器實現最有效的保護狀態。在具體的保護配置工作中,需要根據不同的變電器電壓等級以及容量的不同,而設計不同的保護配置。一般來說,電壓等級越高,需要變電的容量越大,對于變電器保護配置的要求就越高。
2.3 主電路保護配置要求
在變電器內部的主線路和普通電氣設備的主電路一樣,是最容易出現問題以及受到影響的環節。但是基于變壓器在變電站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對變電器的主線路實施保護配置,從而對變電器的工作狀態進行提升。在一般情況下,對于普通的低壓主線路并不開展對應的保護配置,而是利用供電元器件的保護裝置就可以進行有效的避免。雖然嚴格的說,變電器的主線路與普通電氣設備的主線路性質相同,但是由于具體的性能不同,就導致存在本質上的差別,所以就需要對變壓器的主線路開展對應高的保護配置,避免主線路產生故障而其工作的性能造成影響。
3 智能變電站繼電器保護配置方案
3.1 輸電線路保護配置方案
在對輸電線路的配置方案中,由于需要考慮到不同的電壓等級以及對輸電線路需求程度等方面,從而根據分析的結果設計出不同的保護配置方案。其一,電壓較大,在對這種電壓進行變壓時,對于保護配置的需求也相對較高。可以根據具體的電壓等級開展對應的保護配置。
3.2 變壓器保護配置方案
以110kV的電壓等級來進行對應的保護配置方案示例,首先,110kV的電壓需要對應的變壓器體系才能進行準確有效的變壓。對于電壓等級的特殊性,可以根據其保護功能的需求使用不同的方案,如:主后備一體化裝置以及主后備分開配置等兩種不同的方案,雖然作用相同當時處理的過程卻不相同。此外對于110kV電壓等級的變壓器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配置一套或者兩套不同的保護配置方案,以能夠有效保障110kV變壓器日常的變電工作狀態。
3.3 主線路與控制線路保護配置方案
基于對繼電器保護裝置本身的理解以及在電氣設備中的使用程度來看,對于整體電力系統有著絕對的必要性。其本身屬于一種電控元器件,當輸入量的變化達到規定的要求時,在電氣輸出電力中使被控量產生預定的階段變化。而且,其本身還具有控制系統,對于變電器內部的輸出回路以及輸入回路之間會產生一種交互的關系。一般來說,主要的作用是在自動化控制線路上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此外,在電路中也有著自動調節、自動保護以及轉換電路的作用。而應用于變壓器的主電路與控制電路中的保護方案擬定時,需要對主線路以及控制線路上的其他元器件進行分析,在長時間的工作中會對其靈敏度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從而對變電器本身的工作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在保護方案中,必須根據主線路以及控制線路上存在的元器件進行分析,并通過了解其的工作能性以及本分的特性進行對應的安排,將繼電器保護配置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在完善變壓器工作性能的同時提升變壓器體系的綜合能力。
5 結論
總的來說,智能變電站是時代和科技共同促生的產物,也是傳統變電站體系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為有效提升變電站體系的發展,必須對其進行完整的優化,無論是保護配置方面還是其自身的發展。另外,根據目前我國變電站積極相應國家的號召,幾乎大半部分的變電站體系向智能化進發。但也因此,由于智能變電站體系存在的欠缺以及保護配置的不完善,導致部分配電站的發展處于停滯的狀態。所以對其進行完善和提升的工作刻不容緩,在對其體系工作性能進行提升的同時,有效促進我國智能變電站體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肖.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配置探討[J].科研,2016(17):00166.
[2]周笑言,范杰.針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運行維護研究[J].科技展望,2016(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