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方,楊 青,范 潔,唐 帥
(臨沂市森林濕地保護中心,山東臨沂 276000)
林業技術的推廣對生態林業建設有著深遠影響。主要包括育種技術、經營技術、管理技術以及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等。經由林業技術,可加快生態林業建設速度,貼合當前生態安全發展理念。尤其隨著林業資源擴增,截至202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然達到22.96%,故而推廣林業技術具有一定的迫切性與必要性。
林業推廣技術要想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發揮出真正效用,還應當依托推廣平臺予以應用。但從當前林業相關部門的平臺中,未形成匹配度較高的推廣平臺,致使在原有單一推廣渠道下,林業技術始終無法得到林業工作者的關注,并且未建立與之對應的推廣機制,造成林業建設得不到林業技術的助力。所以,應找到可靠的推廣渠道,提高技術水平。
林業技術中的類型較為復雜,在對其進行推廣時,還應當保證推廣人員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避免出現形式化推廣問題。比如對于上級下發的技術改革文件以及技術輔助設施的完善要求,若推廣人員無法積極進行響應,將很難將林業技術應用于生態林業建設事業中。據此,既要保證推廣人員職業技能突出,又要對其職業素養予以提升,借助人力實現有效推廣。
生態林業建設目標的實現,還需得到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但現下部分區域在財政撥款中遇到一定阻力,致使用于技術推廣事項的資金出現不充足問題。一旦資金無法快速到位,將延緩生態林業建設速度。實際上,對于林業建設方面獲取的資金,一可用于新技術的研發;二能借此完善技術應用結構,促使林業部門盡早達成轉型目標。
關于網絡設施的完善、基礎設施的配置、技術實踐知識的培訓,都需要進行宣傳,方可提高相關人員的認知度,為其創造優質的推廣條件。但從現今實踐成果中可發現:對于林業技術優勢以及與生態林業建設關聯度等內容的宣傳,尚未達到預期效果。所以應注重林業技術關鍵點的有效宣傳,不斷向林業部門工作者普及技術知識。
在生態林業建設中實現林業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當進一步完善推廣平臺,保證在多元化渠道下能夠加快推廣速度。通常情況下,林業技術推廣事項涉及內容較為復雜,包括林業管理、林業經營、病蟲害防護等方面。而且生態林業建設范圍較為廣泛,若不能擁有配套的推廣平臺,將無法實現針對性推廣。尤其對于地級市林業以及省級市林業,應根據林區規模、人員配置結構選擇適合的推廣渠道,由此打造個性化林業建設環境。此外,在高科技條件下,技術推廣工作還可運用微博、微信以及短視頻軟件等平臺,實現林業基層人員對林業技術的認知度。
目前,許多省份均以開設專屬林業技術推廣平臺。如江西省在2020年11月份開設“林業科技推廣云平臺”,聯合江西林技網、江西林技通軟件、微信公眾號,實現全面推廣,甚至建立了對應的線上推廣服務專家庫,由150名專家為推廣人員提供專業輔導。再比如山東省,則通過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組建,促使當地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不同地區的林業資源分布規律不同,其建設規模也有所差異,故而應實現多元化推廣,以便滿足更多地區的林業技術推廣需求。
廣西省也研發了“八桂小林通”軟件,經由此平臺中的林業法規、病蟲害防治、科學造林等模塊的使用,促使當地林業工作者積攢了更多技術實踐應用經驗,為我國生態林業建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生態林業建設主要是為了最大化展現出林業資源價值,保障生態安全。雖然對于林業技術的推廣,需要借助推廣平臺進行操作,但推廣人員在其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所以,還應積極組建職業隊伍,專門用于推廣林業技術,幫助林業工作者快速進入到科技化建林場景中。
從上述內容中可知:已有部分地區建成技術推廣中心。而在此基礎上,更需要注重推廣人員的職業培訓,杜絕發生人浮于事現象,導致林業技術未能實現深層次應用。
如山東省曾在早些時候從森林撫育、林業防火、苗木花卉栽培等多項林業技術的推廣事項上針對推廣人員進行重點培訓,使之在了解技術要點的前提下,也能掌握相關推廣技術,為生態造林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各地區都需要從人力扶持上,加強推廣人員職業技能的提升。
此外,還可建立責任制,由于部分人員在工作中存在不作為狀況。所以,應明確各人員工作職責,包括具體的推廣內容,一旦違規或者在有限時間內未能完成推廣指標,需對其予以處罰,以便推廣人員能在生態林業建設中形成飽滿熱情,必要時還可樹立推廣榜樣,對其進行獎勵,促使其他推廣人員能在他人影響下增強責任感。
為了促使我國生態林業建設取得顯著成果,還應當得到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一般而言,可從政府與社會資本兩個層面上予以出發。政府方面應有針對性加大資金投入額,以免受資金限制,造成林業技術推廣范圍不全面。
以山東省為例,早在2018年該省政府機構應用扶貧模式,對當地林業資源進行大范圍調研,在對其進行分類后優化了林技推廣方法,確保當地能夠達到至少96%的林木成活率,并借助林業技術節省35%成本。自全面執行新模式后,對于1.65萬hm2的輻射地帶實現了科技改造,將其作為林技推廣重點地區,為其發放財政資金。
另外,對于當地鹽堿地、荒地適宜林業技術也進行了專業指導,其資金投入規模也得到了擴增。由于當地培育的柳樹頻繁發生柳絮擾民問題。對此,針對柳樹集中地推廣魯林16號與9號林木培育技術,解決柳絮漫天問題。至于沙地和山地,則以輕基質容器育苗先進技術作為推廣重點,適當加大了資金扶持力度,這種有側重點的林技推廣方法更能推動生態林業建設的穩步發展。
至于社會資金的支持,則應當鼓勵知名企業、熱愛林木群體,積極扶持林技推廣項目,由此運用融資的方式吸引更多社會機構,共同為生態林業建設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對于社會資本的利用,可為其頒布榮譽稱號,或者為其提供更多福利補助,進而調動社會群體的積極性。只有從多個渠道中不斷汲取資金,才能保障林業技術推廣質量,為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提供持久資金動力。基于此,林業部門應積極配合當地政府開設融資活動,由此促進林業產業的生態化發展。
在林業技術推廣中還應進行大力宣傳,更加靈活的體現出林業技術的可行性。本文主要以示范點的建設為例,經由林業技術實踐推廣示范點的宣傳,可吸引更多林業工作者的注意力,便于快速準確的知曉林業技術的環保價值,為生態林業建設給予助力。
以山東省為例,各地區均設有林技推廣示范點。例如山東濱州,自2012年開始,當地已然開始針對鹽堿地的改良設置示范點,并且還提出運用新種培育技術,種植更多新樹種。另外,在推廣宣傳中,還可積極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山東省曾與當地農業大學達成了合作協議,專門對林木種植中遇到的土壤問題以及無公害種植方法進行探究,最終憑借示范點的模范力量,督促更多林區愿意嘗試應用新型林業技術。
在推進林技推廣項目時,還應在生態林業建設中找到更多適合宣傳的關鍵點,即打造品牌。山東省曾專門從地理標識以及林業產業商標上維護自身專屬特權,不但對當地的林業經濟產生了促進效用,而且借助品牌力量還增加了知名度。因此,在林業推廣宣傳過程中,既要重視推廣目標,又要依靠宣傳手段,促使林業建設工作逐步朝著生態化方向發展。在宣傳期間,也應加強與基層人員的互動,尤其對于林業技術實踐中遇到的難題,應予以準確收集,推廣人員也應及時對其加以處理,以便在獲得信任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林業經濟發展水平。所謂的生態建設目標是指在林業發展中優選無公害、無污染樹種,包括采用高新林業技術提升林業管理有效性,由此避免在林業建設中破壞生態環境。
綜上所述,在我國現代林業發展中,積極推廣林業技術,可為生態林業的建設夯實基礎。對此,應從推廣平臺、推廣團隊、資金獲取渠道、技術宣傳效果等方面著手,確保在林業技術的輔助下,早日完成生態林業建設任務,為我國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給予助力,促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