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12月,又近年終。年終算賬,明收支,知得失,曉豐歉,一年的賬算明白了,一年的作為看明白了,來年的計劃也就基本上清晰了。在政府的賬本中,民生為大。民生賬,說到底是民心賬。對于民生這一最大的政治,各地當以最大的誠意盡力作為。思想、精力、感情都應在線,各地政府都應有一本明細賬,既是各地盡力保障民生的存照,也是竭誠為民的存證。從這層意義上說,年終結清民生賬,各級政府不可輕忽。
年終民生賬,宜是一本誠信賬。民生工程,歷來都是各地每年的重要工作。每年年初,各級各地政府籌劃全年工作時,為百姓做十件實事、二十件實事,等等,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到了年終要結清,這些工程得樁樁有交待,件件有落實。即便留了尾巴、剩下鍋底,也要把原因講清楚,求得百姓的理解和體諒。政府的民生賬本,是一本體現政府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明白賬,是體現政府言必信、行必果的明細賬,是接受人民監督的公開賬。
年終民生賬,宜是一本暖心賬。政府發展民生,既要為公眾提供滿足普遍需求的公共產品,也要解決百姓個體的急難愁盼。透過民生賬本,讓百姓看到政府如何用好有限財力,為發展民生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讓百姓看到在民生領域所投入的真金白銀,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最終匯聚成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每一位失能老人每月增加600元補貼,為每位80至89歲的老人每月增加100元養老補貼,為每位90至99歲的老人每月增加500元養老補貼,為每位百歲及以上老人每月增發800元養老補貼……北京的失能老人和高齡老人感受著老有所養的濃濃暖意,國人也感受著舉國體制所釋放出的制度暖流——2021年,每一個疫情封控區、極端天氣致災區社會不亂、人心不散、供應不斷,百姓都感受到了這種保護的力度與溫度。這種暖心賬,是各地各級政府克服重重困難,踐行生命至上價值觀實現的。
年終民生賬,宜是一本信心賬。2021年,新冠病毒依舊在全球肆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恢復仍斷斷續續。這一年,中國抗疫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巨大,一些地方接連受到局部疫情襲擾。這一年,全球極端天氣增多,造成的災害增大,中國一些地方也遭受損失……事非經過不知難。2021年,各級政府排除萬難、負重前行,以亮眼的民生成績單,合寫出必將載入史冊的中國敘事。2021年,每一本民生賬都是一份英雄譜,都是一本信心賬。有了這本信心賬打底,走向未來的中國人,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摘自《瞭望》2021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