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農村簡直成了網紅制造機,不斷批量生產網紅。很多科班出身,視頻制作精良的博主費盡心機都火不起來,這些連學都沒上完的人,卻能輕而易舉火到這種程度。除了自身的因素,他們背后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
被迫回鄉的打工人
這些農村網紅的火,都是被“逼”出來的。迅速爆紅的潘姥姥,在1年前還只是個負債累累的洗碗工?!芭死牙选痹藛⒋?,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年近60仍在外打拼。多年前,她的家庭突遭變故,小兒子被確診為肌肉萎縮,只能通過吃藥來緩解痛苦。為了給小兒子治病,潘啟翠夫妻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和親戚們借遍了錢,最后被迫來縣城打工。她在工廠的流水線做過,干過縣城餐廳的廚師和洗碗工。在冬天,她一天要洗幾千個碗,因為沒有手套,手被凍發了凍瘡。但即便如此,工資仍然微薄到讓她入不敷出。為了能夠賺到兒子的醫藥費,潘啟翠來到上海尋求出路。
在這兒,潘啟翠找了一份廚房洗碗的工作,不僅賺到了一份不錯的工資,而且在耳濡目染下學到了很多美食制作方法。眼看日子好轉時,小兒子的病情卻有了加重的跡象。不得已的情況下,潘啟翠只能帶著小兒子回到了安徽老家。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潘啟翠的大兒子也被迫宅在家里工作。嘗著母親的手藝,擅長做視頻的大兒子突然想到,如今鄉村美食為題材的網紅越來越多,自己母親做得一手好菜,何不試試?在兒子的鼓勵下,只能閑在家里的潘啟翠有些心動,做點什么總比不做強,于是開啟了自己的第一個短視頻:蒜蓉炒蛋。如今,僅僅過了一年半的時間,潘啟翠不僅還清了債務,而且還徹底翻身,成了年入千萬的大網紅。
現在爆火的張同學,只讀了8年書便出去打工,他先后做過大貨車司機、開過修理廠,還養過雞,但沒有一次創業成功。甚至因為修理廠賠了三四十萬,一度焦慮到睡不著覺得了抑郁癥,最后回到農村才感到有些解脫。回到農村后的張同學無事可干,就想靠著自己拍視頻的愛好漲些粉,賺些錢。不曾想,如今卻成了坐擁1500萬粉絲的大網紅。
比起潘姥姥和張同學,康仔農人中的“老小孩”人生經歷更加坎坷。由于身體長不高,50歲的“老小孩”總被村里人嘲笑,兩個親哥哥嫌他丟人,從不搭理他。原本日子也就這樣過下去了,但回村準備拍短視頻的大學生康仔卻找上了他,康仔農人組合就此誕生。沒想到這一組合,半輩子沒人搭理的“老小孩”,如今卻受到了上千萬網友的喜愛。
成為頂流的密碼
這群不得已上了短視頻“賊船”的農村網紅,之所以能這么爆,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成為互聯網頂流的兩大流量密碼。
流量密碼1:真實。張同學的視頻,之所以能引發這么大共鳴,在于它展現出來農村生活場景過于真實。如只有中國人才會的,用手指頭測煮飯時水的位置。喂完雞回家卻只洗三個的手指頭,睡覺時塞在枕頭下的襪子,扔在窗臺磚底下的鑰匙等各種神還原的細節,讓很多網友直呼回憶殺,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經的生活。和張同學真實的場景還原相比,潘姥姥的真實更多的是情感代入。每次潘姥姥做飯前都會有標志性的一句:“臭小子,姥姥給你上一課。”然后為自己的外孫做他喜歡吃的飯,這讓很多網友懷念起自己的長輩親人。
流量密碼2:細節。康仔農人每天都能用很多網友沒見過的食材,去刷新他們的認知。如香蕉花,在很多網友不知道香蕉花是什么時,“老小孩”卻從樹上摘取,到泡水、腌制、曬干全過程演示,告訴網友香蕉花怎么吃。除此之外,錐栗、芭蕉、木薯、火雞、楊桃、曇花、胭脂果等,各種各樣的奇怪食材,在康仔農人的視頻中都有展現,猶如一個農業百科全書。有網友評論稱,“老小孩”的家里就像是一個寶藏,很多不認識的食材都能在“老小孩”的家里找到。
除了內容細節,很多農村網紅在拍攝細節上非常講究。有網友分析張同學的全部視頻,發現他幾乎是個“鏡頭狂魔”。7分多鐘的視頻,每條都有將近200個,甚至更多的分鏡頭,平均2秒多轉換一個鏡頭。因為拍的素材太多,張同學每次拍完視頻都得清內存。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也是張同學能火爆全網的重要原因。
這些農村網紅能這么爆紅,除了他們自身的獨到之處,背后還有更大的力量。張同學爆火后,雖然有很多網友熱捧,但也有不少網友很反感,認為他毫無美感,毫無內涵,甚至在丑化農村。而李子柒爆紅之后,同樣遭到部分網友的抵制,認為過于虛假,美化農村。但與這些網友相反的是,官方卻對他們高度贊揚。
張同學走紅,人民網呼吁讓更多“張同學”的出現,用專業的技術去記錄真實的中國,挖掘鄉村的魅力。而早在李子柒走紅時,人民日報、共青團等就力挺,說她活出了中國人的精彩和自信。甚至李子柒還擔當了中國農民豐收節大使,要知道同列的是袁隆平、申紀蘭等德高望重的前輩。不過是一些農村網紅,官方為什么要費這么大力氣推廣他們?因為比起城市,農村更需要網紅。過去互聯網上的流量都被一二線城市占據,上面到處充斥著各種毫無意義的炫富、吃播等內容。與其讓這些人“群魔亂舞”,倒不如讓更有意義的農村網紅火起來。
(綜合中新社,金錯刀微信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