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讀書的速度趕不上買書的熱情。明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可拿起書本,沒看幾頁就困意來襲,讀著讀著就走神發呆。
英國作家毛姆提出,閱讀應該是一種享受。如果我們苦惱于讀不進去書,想要獲得更多愉快的閱讀體驗,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重塑自己的閱讀觀念? 放下“我要把它讀完”“閱讀必須有收獲”的思想包袱。從主觀上把閱讀當作一種閑暇時光里的放松方式,一種了解科學知識或作者觀點的途徑,而不是在工作學習之余給自己增添的一項新任務。
當一本書讀到中途讀不下去時,不必糾結。其實,放棄一本書并不意味著以后就不能再看這本書,說不定以后還有機會讀完這本書,只是那個時機何時到來,只能依靠自己以及自己的閱讀經歷進行分辨。
帶著思考去讀書? 作者跟讀者的關系,就如投手與捕手一般,作者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用文字表達在書里。作為讀者,我們需要主動去尋找作者想說明什么、他給出的理由是什么以及這個理由是否真實、合理。唯有表達得到接收并合理運用,書的價值才能得以發揮。
也就是說,我們在閱讀中需要向自己提問,并主動尋找答案,然后思考評判。當我們的大腦開始運轉時,睡意自然就遠去了。
選自己感興趣的書? 一切方法都是幫助我們更好地享受讀書的樂趣,但前提是我們要有興趣。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所以,選書要以符合自己的興趣為出發點,把閱讀變成一件想做的事,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分享讀書心得? 能夠說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讀書后與人分享心得,成就感和快樂都會加倍。分享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的二次傳播,也是讓記憶更加牢固的好方法。同時,在與他人的溝通探討中,讀書興趣會再次被激發,成為我們樂于讀書的動力。
養成閱讀習慣? 讀書貴在堅持,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積累。如果每天都設定一段讀書時間,哪怕只讀10分鐘,日積月累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等我們堅持一段時間,大腦開始適應閱讀,享受過程,吸納知識的習慣慢慢建立起來后,再接著讀書就不那么枯燥和排斥了。所以,剛開始讀書時可以慢一點兒讀,慢慢地,我們就會喜歡讀書。
當然,有些書只要翻開第一頁,你就會樂此不疲地讀下去,比如下列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