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全稱為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發現,心梗對于心臟的危害相當于汽車遭遇了一次重大車禍,即便進行了妥善“維修”,很多功能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完好無損。具體如下:
引發心衰? 心梗患者的心肌由于長期供血不足會造成纖維化,泵血能力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心肌會變得肥厚,從而引發心衰。患者會反復出現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口唇發紫、皮膚濕冷、大汗淋漓、水腫等現象。
心臟結構改變? 一是如果心臟瓣膜缺血壞死,會導致功能失調或斷裂;二是如果心室壁出現大面積缺血壞死,會令心腔壓力變大,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三是部分嚴重患者可能出現心臟穿孔或破裂,誘發心衰、心源性休克、肺水腫,數日后死亡。
心律失常? 由于心肌大面積壞死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和繼發炎癥反應,心梗患者可能會在發病后的兩周內出現心律失常。通常多見室性早搏,可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導致心臟驟停、猝死。
動脈栓塞? 血小板聚集加上血流動力學紊亂,容易在左心室形成附壁血栓。新鮮的血栓易脫落,可引起腦、腎、脾、四肢等部分的動脈栓塞,造成腦梗塞、腎梗死等。長期臥床的患者,若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及部分脫落,可能引發肺動脈栓塞,嚴重者可導致猝死。
心包炎? 多發生于急性心梗后1至4天,發生率約為10%。正常心臟外面包著一層薄膜,稱為心包。當出現透壁性急性心梗時,心肌表面的這層薄膜會發炎。患者常有進行性加重的胸痛,疼痛隨體位而改變。一旦發生,往往是災難性的,極易造成死亡。
嚴重時誘發死亡? 當血栓堵塞心臟的主干血管時會導致血管閉塞,持續時間越長心梗面積越大,如未得到及時救治可能死亡。
對于已經明確診斷患有冠心病,同時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的高危人群,應遵循醫囑進行藥物治療。除此之外,還要戒煙限酒,少油少鹽,堅持適當有氧運動,切忌劇烈活動。同時,要注意氣候變化,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區的人群。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