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龍
摘要:在建設過程中,采取可視化技術,對提升工程品質具有重要意義。結合當前電力工程建設實際,在建設過程中,可視化技術的良好應用,有效提升了數據處理的效率。因此,應立足于電力工程建設實際,深入分析可視化技術開展情況,加強可視化技術的落實,為建設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滿足電力工程建設的要求,推動電力工程行業實現進一步發展,滿足用戶需求。
關鍵詞:電力工程;可視化技術;建設應用
一、電力工程建設中可視化技術運用現狀
從我國電網建設發展現狀來看,其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滲透已經十分突出,在完善國家電網建設中具有顯著的價值體現。其中具體涵蓋了電力工程建設的設計階段,再到電網的運行維護階段,現代化發展背景下,傳統建設理念和傳統建設模式具有明顯的劣勢,而數字化技術能夠很好地彌補其所具有的劣勢,促使電力工程建設得以更為順利地推進。但是數字化技術在電力工程建設中的滲透程度,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還有很多誤區需要解答。由于在電力工程建設中,可視化技術仍具有一定的問題,并且工作人員缺乏更為深入的探究和認識,使得可視化技術的價值無法得到充分挖掘,這也意味著可視化技術的利用效果比較有限。
這種情況就導致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數據精確度難以掌握,信息連續性難以保障等問題。現階段我國仍著力于推動數字化技術在電子工程建設中良好發展,加強對數字化技術使用的研究和分析,但是問題在于發展研究的道路上具有很多的障礙待跨過,使得可視化技術被困在部分環節。
二、電力工程建設可視化技術應用
(一)二維可視化技術
1、從單拼圖展現方式來看,在二維可視化技術有效運用的基礎之上,能夠促使數據信息得到充分準確的呈現。其開展流程為:明確最大數據,結合矩形區域對其進行相應的定位,在該范圍內落實顏色填充。之后在越限情況基礎之上,在已經明確的區域內,進行內切圓的繪制,同時以相應的顏色填充進去。最后,著力于當前數據基礎,對于扇形區域進行明確同時了解其占據比例,用相應的顏色進行填充。
2、從等值線方式來看,其在運用中所具有的優勢體現在能夠將自動化系統所涉及的數據及其進一步拓展衍生的數據信息,充分地展示出來,其中包括線路負載率、節點電壓等。在繪制等值線時,需要結合考慮各個方面的情況,由此可見繪制工作開展具有很高的復雜性,其在網格化處理中具有相對有效的運用。而電力調度系統在繪制等值線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通過充分發揮其功能性,基于格柵圖形進行繪制,能夠有效降低繪制工作的復雜性,同時也充分保障了圖形的精確性。
3、從動態潮流方式來看,通過對潮流流量以及流速充分掌握的基礎上,能夠對電力系統的負荷情況實現清晰了解,對于電力系統來說,是監控其運行情況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可視化技術的運用,針對折線三角形開展處理工作時,主要通過將其分割為各個小部分,再采取“逐個擊破”的方式落實有效的處理行為。之后根據步長參數,對三角形流速進行相應的調整,步長和流速之間的關系通常呈正向變化。在繪制定時器時,有效運用動態幀步,應該完善相應的背景圖,基于實際數據,從而實現對三角形尺寸充分的了解,結合越限數據為三角形填充適合的顏色。
(二)三維可視化技術
1、從單棒圖形式的運用情況來看,其所形成的的單棒圖具有良好的觀測功能,變壓器等相關無功設備的運行情況能夠得到全面的呈現。單棒圖還可以具體分為兩個部分:主棒和對比棒,其中主棒主要負責階段性的實時數據,而對比棒則主要負責數顯值的部分,在明確的需求基礎之上,也可以對顯示操作進行判斷。單棒圖需要對兩部分信息進行明確:顏色以及最大數值的信息情況。在進行圖形繪制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透視角度以及實際情況的了解,從而對于坐標的有效性進行相應的明確,在準確的坐標基礎之上,實現對棒圖深入地分析,最后決定是否要進行遮掩。如果不必遮掩的情況下,可以對數據進行直接性預測,同時實現對比棒的有效繪制,對于主棒大小、坐標以及填充顏色等實現充分地明確,進而確保主棒得以順利繪制。
2、圖形三維旋轉,從當前可視化技術的使用和發展來看,其具有跨領
域的技術作為強有力的支持,電力圖的發展得到充分的推進,從傳統形式開始,再到二維階段,到當前所使用的三維圖形,極大的增強了圖形的立體性,使得電力調度信息得到清晰全面的體現。
基于此,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具有很多可以借鑒的有價值的信息,能夠實現對電力調度的情況更為深入的分析和明確,同時結合三維旋轉技術等有效使用,使得圖形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得到了極大的保障,有效減輕了工作人員開展復雜性和難度高工作的負擔。通過對三維圖形的深入分析和不斷研究,得到了三維旋轉技術,幾何圖形由此得到了更為科學有效地操作和調整,結合計算機技術的滲透,得到明確的偏轉角度和距離,最后形成圖形。
(三)云計算技術
云計算技術的表現形式為分布式,其最大的特點是對互聯網技術的滲透。通過對互聯網數據處理能力的有效運用,首先將程序拆分成多個子程序,從子程序入手進行有效分析,分析所得到的的數據,借由網絡系統發送到用戶終端系統。從云計算技術的運用情況來看,其在圖像搜索任務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價值體現,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云計算技術在圖像和視覺特性的基礎上,加強對圖像搜索服務的完善使用,使得用戶的搜索需求得到切實的滿足。其圖像搜索服務的運用原理為,用戶通過對圖像的種類、屬性、內容和表現形式等進行相應的明確,從而輸入與之相關的關鍵詞,該系統會為其提供符合關鍵詞的所有圖像內容。
(四)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推動物與物之間實現充分地交互,由此得到更為全面、延伸的信息數據。物聯網技術將各種主流技術充分的結合到一起,比如感知技術、識別技術等等。在自動化形式的支持下,對目前系統的運行模式進行相應的調整優化,從而確保社會生產和生活質量得到充分地保障,同時生產效率也實現極大地提升。在電力工程建設中有效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主要體現為兩種形式:智能標簽模式以及智能控制模式。
1、智能標簽模式
通過對智能標簽模式的良好運用,當切實明確電網建設對象之后,能夠極大的提升數據傳輸的效率和速度,為針對電力工程建設對象開展深入分析奠定充分的數據基礎,促使電力工程建設效率和質量得到切實的保障。
2、智能控制模式
通過將網絡平臺和云計算平臺進行深入的交互使用,從而得到智能控制模式。通過對智能控制模式良好的運用,加強對網絡傳感數據深入分析調查,落實相對正確的決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電力工程建設實際,可視化技術的良好應用對建設工作高效開展具有積極影響。結合電力工程建設的特點,采用可視化技術,不但能夠實時了解工程開展情況,即便發生問題,也能及時地對建設工作進行科學調整。因此,有效運用可視化技術,是電力工程建設的重要選擇,也是電力工程建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在電力工程建設中,應探討可視化技術具體應用,為開展良好的建設工作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彤東,張琪英,鄭素群.BIM技術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電氣時代,2021(04):66-70.
[2]陳晨,李凱,周正,趙沖,康祎龍,王卿.三維可視化在電力安全建設中的應用[J].大眾用電,2021,36(01):53-54.
[3]趙曉鋒.可視化施工技術在電力工程建設中的應用[J].產業科技創新,2020,2(2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