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磊
摘要:10千伏線損指標是衡量、考核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配網同期線損指標管理是供電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融合了三大專業、六大系統、四大平臺的業務應用和數據資源,是系統性工程。自2018年以來,供電公司把10千伏同期線損治理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多舉措提高線損管理水平,同期分線線損指標實現跨越式提升,提前完成既定指標任務。
關鍵詞:10kV線路;同期線損;治理經驗
自從新上了一體化系統,10kV同期線損可以按日或按月進行查詢。通過查看一體化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營銷系統中的數據進行系統核對,然后帶著問題到現場進行計量裝置的檢查和檢測,確保線損的精準治理。本人將自己在線損治理中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在此拋磚引玉,希望能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
一、同期線損指標管理措施
1檢查線損模型
首先查看線損模型配置是否正確,特別是有光伏的臺區,注意檢查光伏計算方向的配置,確保和現場的接線方向一致,臺區總表一定要配置反向供出,如果光伏容量較大,容易造成反供電能量。光伏余電上網一定要分析清楚表計的電能量計算方向,確保模型配置正確。
2檢查臺戶關系
針對線損異常臺區,一定要到現場對臺區內所有用戶逐一進行梳理如遇到跨臺區用戶或采集關系不對應的用戶應該按照實際歸屬關系進行調整,并監測調整后的臺區線損率情況。如果該臺區的集中器只采集本臺區的電能表,可以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查日凍結電能示值時查看終端地址碼,可以快速查看一個村有多個臺區的是否有串臺區的用戶,方便快捷。
3檢查供入計量點電能表電壓電流
在采集系統中查看供入計量點電能表的電壓電流初步判斷供人電能表計量是否正確,如有明顯失壓斷流情況應立即去現場處理。
4查看配電變壓器終端和集中器時間
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數據中召測實時時間,檢查是否存在采集設備時鐘超偏差時間不一致導致采集數據不一致,造成線損異常。
5檢查反向電能量用戶
如果單相電能表的相線進出線接反,電能表走反向電能量電能表的有功會正常累加,采集系統顯示采集正常每次采集用電能量都為零,導致線損異常。這種現象在現場如不仔細檢查不容易發現,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終端調試功能可以實時召測電能表反向表碼,提高查找的針對性。
6檢查相線零線電能量不一致的用戶
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反竊電模塊查出臺區相線電流和零線電流不一致的電能表,如果現場不為共用中性線的情況可能為現場竊電電能表故障等原因,需要進行現場核實。
7現場排查
現場檢查是線損治理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將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查到的問題進行現場落實并在現場檢查零電能量用戶、電能表、竊電以及接線情況。接戶線檢查:逐個接戶線進行檢查,特別是隱蔽的地方重點檢查,防止有客戶私拉亂接治理“三線搭掛”防接戶線絕緣層損壞導致弱電線路帶電。臺戶關系排查:在現場逐塊電能表進行核對,和系統導出的臺賬進行核對檢查是否有串臺區的表計。
電能表檢查:檢查在系統中查出來的欠壓反向電能量相線中性線電流不一致的表計如有故障及時更換電能表。檢查電能表是否白屏,日期、時間、表號是否正確,對故障電能表欠壓電能表以及時鐘偏差過大的電能表進行更換。
零電能量用戶排查:梳理營銷系統和采集系統中零電能量用戶,現場落實用戶的用電情況,并在采集系統中進行召測,避免因系統原因造成用戶電能量為零。
8改造不合理網絡布局
對卡脖子線路、迂回線路、超供電半徑的線路進行改造,將變壓器遷至負荷中心,加大對線損率大于7%的線路整治力度,主要從線路運行狀況、變壓器重過載情況、表計接線情況、樹障影響情況及查竊電情況入手,開展排查工作,經排查發現問題后,及時處理到位。
通過同期線損管理系統每日驗證前期整改效果,逐條線路跟蹤、橫向對比,將分析出的問題由專業班組進行確認并整改,一般問題三天內完成。及時消除存量問題,經過治理使存量問題逐步趨近于零,指標穩步提升。
對新增線路、用戶、換表、線路切改等工作,供電公司建立臺賬“明白表”制度,一張表格涵蓋所有涉及到的臺區線路,流轉至每個業務歸口部門,專業班組按照異動流程嚴格控制進度,確保供電后最多三天內所有信息正確計入線損系統,運檢專業及時檢查督促,減少增量問題對指標造成的影響。
9進一步提高公司系統線損管理水平和降損成效
強化責任意識、規范經營行為、強化降損力度,供電公司通過深挖各級單位降損潛力,提升公司經營效益,結合公司同期線損管理情況,建立嚴格獎懲機制,對成績突出的供電所、班組及個人進行獎勵,對影響工作進度和同期線損指標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考核,切實確保基礎數據治理工作和10千伏線損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提升同期線損合格率。
10統籌全局
積極協調跨部門業務流程,強化通報考核力度。建立掛牌督辦制度,每日通報各供電所10千伏同期線損指標完成及排名情況,通報高損及負損線路信息,對高損1天的線路不標色,連續高損2天線路標黃色,連續高損3天線路標綠色,連續高損4天線路標紅色。連續高損4天以上(設備檢修、線路切改特殊原因導致線損異常除外)的線路管理單位向公司領導上報“說清楚”材料,通報信息更加直觀,清晰反映高損天數及信息。責成線損異常線路反饋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分享交流治理經驗。
在努力實現指標提升的同時,供電公司認真梳理10千伏同期線損治理經驗。同期線損管理日常工作,一體化系統中線損異常線路分析及處理流程,線變關系不正確,一體化系統中變壓器缺失,一體化系統中采集失敗,公變集中器及專變電能表缺相、斷流、失壓問題,線路停電影響導致部分集中器參數錯誤,形成凍結數據失敗,公變新增、增容流程問題,專變新增、增容流程問題,互感器匹配錯誤或變壓器重過載造成二次電流超過6安問題進行總結匯總,梳理10千伏同期線損管理過程中好的經驗和做法,推進強化措施向典型經驗和管理成果的轉化,取得治理成效明顯與措施總結到位的雙重效果。
二、管理成效
目前,根據最新的同期線損指標,供電公司10千伏分線同期線損合格率有所提高,提前完成既定指標任務。
供電公司將繼續堅持各部門聯動機制,進一步加強考核,科學管理,以實現精益化管理為手段,以節能降損為目的,繼續深化10千伏同期線損數據的分析應用,多角度、多維度開展10千伏線損精益化分析,實現10千伏同期線損本質提升。狠抓10千伏電能損耗管理,深挖電能損耗的內在潛力,加大業務培訓,提升線損管理整體水平。以進一步完善線損管理組織體系、技術體系、保證體系為著手,科學高效的開展線損管理工作,提煉治理經驗,持續改進,確保高效完成10千伏線損治理任務。
在治理10千伏高損線路中,其中一條高損線路經排查了系統無異常,并現場檢查公用變壓器和專用變壓器所有臺區,計量表、電流互感器完好并接線正確,鎖封完整,但該條線路線損始終不合格。經排查發現某企業為250kVA的變壓器,電流互感器變流比為300/5,該客戶每天用電1—2h,但是三相電流均在360—380A,已經超出電流互感器最大限定電流300A的范圍,應該影響到計量的準確度。有一天下雨,該客戶沒有生產,供電公司立即進行鎖定跟蹤,讓其停產2天核驗了一下,線路線損降了下來。后為其更換400/5電流互感器,10kV線路同期線損下降到了合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