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鑫 于超杰 高翔靈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開始變得更加便捷,這對于社會中各個行業的發展也都帶來了更多的動力。在信息技術的帶動下,機械設計和制造實現了飛速發展。由此可見,對于機械設計和制造而言,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其產生了巨大影響意義,而隨著信息技術的良好發展,機械設計和制造也將實現更好的發展。所以在對機械設計和制造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有必要對信息技術及其在機械設計與制造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以此來促進機械設計與制造領域的良好發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對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背景;機械設計;制造研究
引言
在現如今的機械制造業之內,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自動化為尖端技術。所謂機械自動化主要指的是應用自動化生產的方式處理待加工對象。自然和科技與生產經驗為機械自動化發展以及實際應用的重要基礎。通過有效方式積極提升提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有效途徑,是現如今我國機械制造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也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度產生正性影響。
1機械設計和制造概述
所謂機械設計制造,就是將多種的技術加以整合,使其形成一個綜合性的專業學科,該學科有著比較強的技術性。在這一學科中,涉及的學科和知識點都十分廣泛。尤其是在當今的科技時代中,在信息技術的帶動作用下,機械設計與制造開始朝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不僅實現了機械設計制造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實現了機械設計與制造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另外,在當今的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設計與制造工作在人力、物力、時間以及財力方面的投入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節約,這對于機械設計與制造企業的良好經營與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促進作用。
2信息技術在機械設計與制造中的應用意義分析
2.1設計變更便利
在機械設計和制造的時候,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是,需要對設計的內容進行變更。于是,就需要設計人員對原來設計的內容進行改變,如果利用傳統的修改方法,難度既高,同時還需要較高的損耗。但是,如果能夠使用計算機技術對原來設計的內容進行修改,可以大大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另外,利用計算機軟件對先前設計的內容進行修改,還可以把設計好的零件放到實際環境里進行裝配實驗,確認其能否符合需求進行組裝。在實驗的時候,可以觀察到每個零部件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可以讓設計人員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
2.2實現生產作業安全的有效保障
相比較其他行業而言,機械設計和制造這一行業具有很高的技術性,同時也具有很大的風險性,而在具體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中,操作人員自身的安全保障是一項急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當今信息技術在機械設計和制造工作中的應用,操作人員的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與傳統的機械設計和制造模式相比,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機械設計制造變得更加自動化和智能化,這樣不僅可以省略很多人工操作的步驟,同時也可以對生產過程中各個儀器設備的運行異常情況做到及時反饋,使其得到及時處理,以此來最大限度避免生產過程中的設備故障問題,保障整個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并進一步提升各種設備運行的穩定性,保障機械設計與制造精度。
3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的發展
3.1應用現代化技術全面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進程
現如今,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展,應用信息化基礎開展機械設計工作已然成為了中國機械設計的重點方向。現如今電腦CAD軟件在機械生產過程中已被廣泛使用。通過該項軟件能夠實現高效率設計繪圖。除了上述內容以外,應用一些尖端的信息技術可以成為消化以及吸收先進科技的重要路徑。例如逆向工程。所謂逆向工程,主要指的是當僅具備模型以及產品的背景之下,工作人員深入性了解產品情況。應用逆向重構的方式,把模型和產品繪制為計算機CAD圖。通過這種辦法取得設計創新的根本目的。誠然,這種方法也一樣能夠應用在提升機械設計和自動化方面之中。比如說:發達國家所開發的超小機械,就是應用了逆向工程。在使用激光掃描儀收集完畢超小機械表面的空間坐標之后,從所收集的數據之內有效分析物體的集合特點。依照具體數據屬性應用集合特點以及識別的方式,深入性分析物體的設計方法。完成上述工作之后,使用CAD軟件把事先分割好的3D數據實施模型擬合處理。利用該法能夠取得3D模型。
3.2神經網絡系統的實際應用
(1)數據或是信息能夠通過此系統的神經元順利傳輸到網絡中,對于信息的保存和分享有很大幫助。(2)有利于將數據信息的動態化處理有效實現,準確分析可變數據,制造作業通過給出的操作來完成。(3)數據分析結果的提取工作,可以通過此系統中的神經元具有的反射特點來實現,有利于信息和數據的有效保存。加工工藝和零件設計工作是神經網絡系統在機械設計制造中的主要實際應用方面,讓企業的生產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3機電一體化發展
在通過傳統方式進行機械設計和制造的過程中,不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與時間成本,且作業效率也并不理想,產品質量更是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在工業化、智能化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這種生產模式更是無法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為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將信息技術合理應用到機械設計和制造中,使其特點和功能在此項工作中得以充分發揮,讓信息技術和機械設計制造技術實現共同發展,以此來實現機電一體化的發展目標。在此過程中,機械生產企業應該對信息技術加以科學利用,通過信息技術和相應的設備來進行各項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控制。例如,可借助于可編程形式的邏輯控制PLC來進行機械生產設備的集成化控制,借助于各種傳感器來采集相應的運行參數,然后實時反饋給總控制中心的PLC系統,通過實施運行參數和原始設計參數的對比來及時發現設備運行異常,并使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有效提升機械產品的制造效率與制造精度,讓機械產品的制造完全符合其設計要求,保障機械產品生產質量,促進機械設計與制造領域的良好發展。
3.4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
輸入錯誤或者是信息泄露的問題經常會在機械設計制造工作中出現,從而使失誤率提升,并且增加了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在機械設計制造中應用電子信息系統,可以使信息系統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時的精確度得到有效控制,如果電子系統出現了問題,會將預警信號及時發出,操作人員在接收到信號后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從而提升電子信息輸出的效率,并確保信息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機械設計和制造領域中,隨著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使得傳統機械設計與制造中的很多缺點、弊端及其局限性都得到了有效避免。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全面提升了機械設計和制造方面的人力、物力、時間和資源成本,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其設計和制造的效率與質量。這對于機械設計與制造行業的良好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有效滿足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莉.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0(21):105-106.
[2]王世峰.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J].湖北農機化,2020(16):140-141.
[3]韓東旭.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09):89-90.
[4]郭明昊.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研究[J].廣西農業機械化,2019(05):31.
[5]張磊,蒙軍.信息技術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9(1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