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景龍
摘要:近年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電力行業在我國如火如荼地發展,但是前期的發展過程中手段過于粗獷,不利于行業的可持續性,包括建設管理手段單一、建設質量控制有待提升等多類問題突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腳步不斷加快,加之新農村建設等多項因素影響,電力行業還有更廣泛的發展前景,如果不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革新就會造成“重數量、輕質量”的情況愈發嚴重,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深入了解電力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價值以及意義,并結合目前電力工程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策略制定。
關鍵詞:電力工程;前期風險管理現狀;對策措施
引言
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用電需求日益增長。為滿足社會用電需求、優化網架結構,電網建設發展空間越來越大,這對于電力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發展機會,但機遇往往與挑戰并存。由于目前電力企業對電力項目的前期風險管理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在電網建設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以風險管控尤為突出,特別是在工程造價、選址選線、社會影響等方面的風險管理,往往嚴重制約項目的順利開展,甚至關系到后期的運營維護?,F階段,人民生活需要不再僅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硬需求”,同時更加強調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軟需求”,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電力工程屬輿論敏感型工程,群眾易對“電磁輻射”影響產生誤區,部分群眾對征地拆遷的相關政策可能不夠了解。如果在施工與運營期不能對媒體輿論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可能會發生社會沖突。因此,對電力工程的前期階段進行動態的、全面的風險管理十分重要。
1電力工程前期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1.1風險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在電力項目的進度、質量、資金以及安全運營的管理中,其作用尤為突出,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能有效地控制或化解工程潛在的風險源。因此,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對及時、有效落實相關防范化解措施起著決定性作用。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由于風險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夠、考核體制和責任制度過于傳統會引發工期延長、違規操作、資金超支、工程事故等一系列問題。在電力項目全過程管理中的后評價階段,時常發現由于缺乏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造成未能及時化解項目實施帶來的社會穩定風險,從而導致項目工期延誤、設計變更頻繁等問題。由于設計變更、施工阻撓、選址變更等原因,無法滿足開工條件導致項目取消實施,嚴重影響項目的投資收益和社會效益。
1.2人員操作對電力工程的影響
由于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較多應用于高溫高壓環境下的精密設備,施工難度大,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曲折性,在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各種風險,相關工作人員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現問題。例如,某市施工隊中,張某、冷某和牟某共同將一塊跳板安裝在9m平臺上的水泥蓋板,安裝完成就去平臺上綁繩扣,牟某見工作完成往回撤跳板的過程中,跳板另一端從組建上滑落,連帶牟某一同墜落,導致其因傷勢過重而死亡。
2電力工程前期風險管理對策措施
2.1完善風險管理制度
健全的風險管理體制是提高電力工程風險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撐,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保障。在電力工程實施的全過程中,針對不同階段建立風險管理責任制,根據階段風險性質和管理人員的能力分配風險管理任務,發揮管理人員積極性,提高項目風險管理效率。同時,可以通過建立監督機制、制定獎懲制度、落實崗位責任制度等方式,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從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改善電力工程風險管理效果。根據風險管理制度執行反饋流程圖,管理人員開展識別、監督風險管理責任落實、追蹤風險控制情況,從而及時把握風險管理的效果,對于不能有效消除的風險,重新開展風險識別的環節,直到風險管理效益的最大化。電力工程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要以科技引領電力工程風險管理工作,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牢固樹立數據理念,以大數據、區塊鏈、機器人等技術提高電力風險管理質量、效率,全面提升電力企業立體防控、快速處置、精準打擊和便捷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對各類風險隱患的自動識別、敏銳感知和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從而建立全方位、全過程的智慧風險管理制度。
2.2提升工程建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首先,要根據不同的崗位職責以及技能專業進行內部培訓,制定差異化的培訓內容,很多時候電力工程建設管理人員工作時間較為緊張,無法統一進行培訓,可以借助互聯網優勢,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同時教學軟件還能利用視頻、音頻、動畫等方式對質量管理要點進行細化分解,更有利于人員綜合素養提升。其次,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也可借助現代化的信息設備,對建設過程進行動態監控,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傳遞,既能有效對工程實踐操作進行可視化觀察,同時對于安全質量問題也能提供處理依據。我國正處于社會深化的重要階段,電力工程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產業,對于社會的發展以及經濟結構調整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電力工程管理效能以及質量,要強化電力工程全體工作人員的行業素質。首先,要對多層次的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進行繼續教育,包括設計、建設、監理等,內容既要包括安全知識法規,也要包括業務能力以及質量管理標準等。同時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信息分享,在繼續教育培訓上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提高管理人員的學習效率。其次,要充分發揮監理自身的積極職能,在電力工程全過程中要為監理提供職能發揮的空間,保證監理活動能夠在建設階段被各方支持,監理活動要以動態方式對建設環節進行審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3優化施工安全檢查機制
電力工程項目施工中,應該全面落實安全監理管理體系,并持續優化安全監理管理模式。所以為了能夠不斷提高監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徹底杜絕安全事件發生,需要監理人員制定科學有效的安全監理體系,其中的重點包括:(1)施工前,監理人員應結合電力工程項目的設計方案、資質以及建筑材料、設備等進行認真檢查,遵照相關條例能夠逐條落實安全管理規范,針對任何不達標的現象需要及時做出整改,避免安全危險因素進入現場。(2)電力工程的現場施工中,應該強化對現場巡視,針對各個施工步驟做安全、專項檢查,尤其是高發安全事件的項目做監督管理,將安全風險工作落實到實處。(3)監理人員在安全因素排查期間,應該形成詳細、全面的記錄,確保在發現安全風險之后,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確定安全風險的管控要求,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監理體系,將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2.4構建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各地區電力主管部門應針對區域性的發展特點,認真審視電力工程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建立電力工程管理及建設質量控制改善策略,對于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細化,強調條款的引導作用,同時發揮自身的監管職能,對于一些程序化問題以動態的方式進行有效監管,強調“事前質量控制、而非事后的質量整改”。
結語
提高電力工程的風險管理工作對于維護社會穩定、保障電力供應、促進電力行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電力工程實施的前期階段開展風險管理工作,從源頭預判項目風險,早發現、早預防,將風險控制在萌芽階段。在風險防范過程中,通過總結不同項目風險管理經驗、不斷完善風險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加大對工程全過程風險管理的監管力度、構建智能科學完善的風險化解機制,從而推動電力行業平穩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艷.淺談建設工程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J].四川建材,2011,37(4):286-286.
[2]閉秀麗,馬澤鑫.關于電網項目前期工作中問題的探討[J].城市建設,2011,000(003):71-72.
[3]肖昌林.電力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風險控制及解決措施[J].通訊世界,2017(22):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