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羅曉平
(作者系長寧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
今年以來,長寧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首責”,探索實施對監督事項進行項目化管理、清單化監督、數據化甄別、精準化問責的“四化”管理模式,推進委機關監督執紀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鎮紀委貫通融合,形成同頻共振、整體聯動的監督體系。通過創新監督模式,建立日常監督“一盤棋”制度機制,以點帶面促規范,著力提升監督質效。
借鑒項目運作的方式方法,長寧縣紀委監委以黨風政風監督室為“項目部”,統籌協調日常監督事項,以委機關監督執紀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鎮紀委為“施工隊”,具體落實監督檢查。
在開展日常監督工作中,根據監督檢查重點立項,實行“1+1+N”工作模式,即1個監督事項對應1名“項目經理”,N 個施工隊協同推進,通過項目經理全程跟進,及時掌握進度、梳理成果,為縣委決策提供依據。
2021 年以來,長寧縣紀委監委圍繞市縣工作重點,科學規劃、分門別類建立一級項目15 個,重點關注疫情防控責任落實,鄉村振興政策貫徹等常態化工作;建立二級項目23 個,主要涉及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整治等年度重點;建立三級項目31 個,著重抓好“升學宴”“謝師宴”、重點節假日等階段性監督檢查。
今年是換屆之年,紀檢干部變動較大,全縣重新選優配強了157名紀檢干部,其中116名紀檢干部為新任,占比達74%。
針對換屆后新任紀檢干部業務不熟,弄不清應該監督誰、怎樣來監督和該監督到什么程度等問題,長寧縣紀委監委在加強業務培訓的基礎上,由黨風政風監督室根據工作實際,對監督事項逐條細化形成任務分辦單,制定清單化的工作指引。負責監督檢查的施工隊“照單辦事”,通過做“選擇題”“判斷題”的方式快速進入角色,進一步提高監督質效。
同時,通過監督檢查清單化,有效解決同一時間段監督檢查任務多,忙而無序,抓不住重點的問題。監督檢查組通過清單明確的監督內容和方式,統籌開展一次行動,多項監督,避免出現同一被監督單位因幾個監督檢查事項被多次督查,從而影響正常工作開展的情況。
截至目前,長寧縣紀委監委召開18 次工作調度會,研究監督檢查議題29個,下發任務分辦單83份,將監督檢查事項細化29 塊108 項,做到依據明確,重點突出,落到實處,確保監督到位不越位。
在日常監督工作中,一些紀檢干部還存在以“大案要案論英雄”思維,沒有正確看待“抓早抓小、嚴管才是厚愛”“治未病”的意義;部分紀檢干部開展監督執紀存在怕得罪人的畏難情緒,不愿碰硬,以“座談式”“匯報式”監督代替“四不兩直”,從而導致在開展日常監督時走過場,了解情況不深不透,發現不了問題。
黨風政風監督室通過收集匯總每次督查情況,運用數據化甄別,深入分析研判,找準存在的問題,對連續三次監督檢查未發現問題的紀檢監察組織,由縣紀委開展提級監督和問責。通過提級監督如出現應發現而未發現、發現問題不上報等問題,由干監室約談該項監督事項的具體負責人,并在年終考核中扣分和取消評優資格。
通過注重數據化甄別監督檢查情況報告,長寧縣紀委監委問責不認真履職的紀檢干部2 人,有效消除監督檢查敷衍了事現象。
根據《宜賓市紀委監委機關問責事項辦理工作暫行辦法》,長寧縣紀委監委對辦理問責事項進行規范,由黨風政風監督室統一受理問責事項,對事項進行集體研判,征求相關室意見后,形成《分辦意見》,按程序報批、分辦。調查工作結束后,承辦單位根據調查的事實證據,堅持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準確認定責任,提出初步意見,形成調查報告。
黨風政風監督室根據監督檢查情況報告,審慎精準提出追責問責意見,通過聚焦問責對象,實現精準問責,堅決防止問責不力或者問責泛化、簡單化等問題。
通過嚴格把關初步核實、立案審查、審理等各個環節,全縣紀檢監察組織所有問責處理均做到實事求是,不錯不漏,累計問責70 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 人、組織處理63人、問責黨組織32 個,在縣紀委監委組織的問責回訪中,96%的受處分干部均對處理結果表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