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文
老年學員最大的特點是學習積極性高,認真刻苦,但記憶力較差。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把強化“記”與有效“憶”有機結合,有利于幫助學員科學記憶。其方法如下:
理解記憶法。理解記憶,顧名思義,是一種在積極思考、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的方法,它是有意記憶的一種。這種記憶方法的前提是理解,因而指導時要讓學員對某種知識積極動腦,深入理解,對一些基礎理論知識、基本原理和規則,可采用這種記憶方法。如思政課中講的“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等,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機械記憶法。機械記憶是與理解記憶相對而言的,二者同屬于有意記憶。這是一種不靠理解,不抓內部聯系,而靠機械重復和強記進行記憶的方法。一般適用于不需要理解的知識,如英語單詞、古典詩詞的平仄等。如果說其中有訣竅,那就是:其一,多次重復,強化記憶;其二,依據其本身特點找一些輔助的特征、趣味等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這是一種由此及彼的記憶方法。記憶時除了記憶知識本身外,還要記憶與其有聯系的知識。如歷史課講秦始皇,可聯系萬里長城;講十一屆三中全會就要聯系改革開放,這樣當需要回憶某個知識點時,一聯想相關知識就出來了。
歸納記憶法。把知識的某些相同屬性進行歸納記憶的方法。如詩詞課在講述毛澤東詩詞題材廣泛、體裁完備、風格多樣的特點時,同時歸納其氣勢磅礴、想象浪漫、文辭華美的藝術特色,從而加深記憶。
對比記憶法。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明顯差異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記憶的方法。如講歷史或思政課時,用新舊社會的對比,理解“我們站起來了”;用改革開放前后的對比,理解“我們富起來了”。又如將文學中的同義詞與反義詞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記憶,都可提升記憶效果。
形象記憶法。利用知識的形態、形狀、大小等直觀形象來進行記憶的方法。如花卉課中講授的各種植物,攝影課中的各種物體、物質等都可以結合其具體直觀形象進行記憶。有些知識本身沒有直觀形象,可以采取形象比喻的方法來加強記憶。
口訣記憶法。把記憶材料編成便于記誦的口訣進行記憶的方法。如音樂課歸納的“五是五有”的歌唱學習口訣:打開是前提,放下是基礎,氣息是保證,咬字是紐帶,共鳴是關鍵;臉上有戲,眼中有神,身體有形,聲音有氣,心中有情。這樣記住學唱要領,學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趣味記憶法。通過某種手法,增強學員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以加強記憶的方法。如太極拳巧設謎語增興趣,輕松快樂學太極。通過活躍課堂氛圍,引起學員興趣,幫助他們較好地記住所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