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母親節的早上,果同學送給我一支玫瑰。
那時候他7歲,還是第一次送給我母親節禮物。接過他的禮物,我心里很高興,同時也暗暗吃了一驚。這是一支非常新鮮的深紅色的玫瑰,并且很講究,很細致地用熱帶植物的綠葉襯托著,看上去更像插花藝術那類的作品。我猜測他就是把幾個月的零花錢加在一起,也很難買到這樣一支花的。
我問他是不是自己買的,他說是的,就在離家不遠的花店。我經常去那個花店買花,有時也帶上他一起。
我問他是多少錢買的,他說是一個馬克。那時候德國的貨幣還是馬克。我相信這花遠遠不止一個馬克,特別是在母親節的早晨。果同學從來都是個誠實的孩子,我相信他的話。但我很想弄明白,他究竟是怎樣用一個馬克把這支超值的玫瑰買到手的。
第二天路過那家花店,我就進去了。店主是個清清爽爽的小伙子,他從盛開得很燦爛的花叢中笑著向我走過來。我問他是不是我的孩子昨天來買過花。他說是,問我有什么不合適的。我說他花了一個馬克買了一支很名貴的玫瑰,我想問問有沒有搞錯的地方。他說沒有。
在他身后的陶罐里,放著同樣的玫瑰,上面標價是五馬克,而且這是在母親節以后。他隨著我的視線向后看過去,馬上會意地笑起來。他說:“是這樣的,昨天早上買花的人排成長隊。您知道的,都是那種到最后一分鐘才記起母親節的年輕和不年輕的孩子們。您的孩子站在隊伍里,他是那么的小,那么的甜蜜,所有的人都看著他笑。輪到他的時候,他指著那一種玫瑰說,他要買一支。我問他有多少錢,他給我看了他帶的一個馬克。我問他是給誰買,他說是給媽媽買,因為老師說今天要給媽媽送花。您知道,這玫瑰太貴,買的人很少,放著也就凋謝了。所以我就賣給他了?!?/p>
我謝過他的好意,說如果多來幾個這樣的孩子,他很快就會破產的。他笑了,說:“不會。因為這樣的孩子不多,有很多孩子會給媽媽送不用花錢的花。再說,如果您孩子明年再來買花,我會把價值的觀念教給他一些,今年他實在還太小?!?/p>
我從花店出來,沿著春天的街道慢慢地走著,空氣里彌漫著花粉的清香。驟然間我發現,往日路邊那些開得鋪天蓋地的薔薇花,除了頂梢上夠不到的和已經開謝了的花朵以外,其他的花全都人間蒸發了——被那些想給母親送花,卻又不舍得花錢的孩子們摘光了。每個在母親節收到鮮花的母親,心里的歡喜真的是難以言說。至于這是什么樣的花,從哪里來的,花沒花錢,花了多少錢,一貫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在這個時候都不會介意,她們體會的是這樣一份情意。
一支鮮花,一個問候電話,一小盒巧克力,母親節的禮物不需要多貴重,也不需要多特別,因為這是一個雙方約定好的游戲,參與的人都是真心的,所以一切就都是溫馨和美好的。
(丁志誠薦自《潤·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