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到底能有多貴?
我們先來說說被譽為樂器皇后的小提琴,它的價格區間非常的大,入門千百元,上不封頂。
我們經常會用音色的好壞來衡量一把琴的價值,對于小提琴來說,決定它音色的除了木料,還有制作方式,純手工制作的由于數量有限,自然價格不菲,而制琴師傅的知名度也是決定小提琴價格的重要因素。
在現代技術也無法再現的七大奇跡中,有一項就是“斯特拉迪瓦里琴”。
斯特拉迪瓦里是18世紀意大利的一個小提琴制琴家族,其成員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在歷史最貴樂器排行中,前十個有五個都來自斯特拉迪瓦里家族,而目前世界上最貴的一把小提琴,正是出自安東尼奧之手。這把于1699年制作完成的小提琴在2005年被英國富商查爾斯·坦南特以203萬美金拍下,送給了自己的妻子,并浪漫地命名為“坦南特夫人”。
由于安東尼奧并沒有把他的制琴技術傳給任何一個人,甚至連手稿也沒留下,所以他的琴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也隨著他的去世成了未解之謎。
至于我們熟悉的鋼琴,它的價值除了要看制作工藝、材質以及保養程度之外,很重要的一點還要看誰摸過它和彈過它。
世界上最貴的鋼琴,來自古典樂器界的帝王——貝西斯坦。
當年貝西斯坦特意為李斯特獨家定制了一臺可以承受他手臂力量和高難度技巧的鋼琴,叫“路易十五”,而后因為戰亂不知所蹤。在貝西斯坦160周年誕辰時候,人們找到了當年的設計圖紙,浩浩蕩蕩召集了140多位專業人員,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純手工重造了這臺傳說中的“路易十五”,價值2000多萬。
管風琴是流傳于歐洲的大型鍵盤樂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擁有龐大的體形和極其復雜的構造,一個人就可以演奏出一個交響樂團的效果。現如今歐洲教堂里那些擁有幾百年歷史的管風琴早已成為無價之寶,即使現代管風琴的造價,基本也都在兩千萬以上。
而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編鐘則是我們的稀世珍寶,這件兩千多年的老古董,卻藏著完整的十二音體系和七聲音階,簡直是來自古代的樂器黑科技。
我國最珍貴的編鐘是清乾隆五十五年制作的金編鐘,現存于北京故宮的珍寶館,純金打造,共用了黃金1.35萬兩。按現在黃金的市場價算,它的價格……兩億多人民幣。
先別急著震驚,現今世界上最貴的樂器,其實是我們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國寶——古琴。雖然它三米之外聽不見聲,看起來還像在打算盤,卻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比如來自唐代的“九霄環佩”,價值已高達四億人民幣。
其實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完全可以制造出音色上更優質、價格卻親民的樂器,這些樂器之所以如此昂貴,它內在的收藏價值已遠遠超過了琴本身的價值。畢竟歷史是不能復制的,傳統工藝也是永遠不會被取代的。
(譚文茵薦自《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