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時刻,我對醫生說:“如果冠狀病毒陽性,就放棄吧。”
很殘酷,但我必須作出決定。小家伙兒不吃東西已經3天了,還一直發燒、昏睡。醫生做了能做的所有檢查,只剩下最后一項。
貓腸道冠狀病毒,可能突變為傳染性腹膜炎病毒,俗稱“貓傳腹”,是死神的召喚,貓奴的噩夢。美國動物醫學專家羅恩·海因斯曾在個人創辦的科普網站上寫到,這種病的致死率是100%。以“貓傳腹”為關鍵詞搜索中文互聯網,會抵達一片淚海。
眾所周知,那段時間,“冠狀病毒”4個字,扎眼扎心。感性層面,我不想面對。理性層面,更不想,因為治療費用高昂,結果難料。
我的貓是突然病倒的。
它原本活潑溫順,能和乒乓球比彈跳。春日里的一天,我們一家開始吃早餐,小貓沒有像往常一樣,擠進某一把餐椅,探索人類食物。
我父親的筷子沒了戰斗目標,我女兒的蛋羹也格外凄涼。我走到窗邊,看到它蜷在包裹了海綿和珊瑚絨的貓爬架上,雙眼瞇縫。我試著抱它,感覺到一陣抽搐。
隨后,它拒絕了新鮮的魚、肉罐頭和小主人所有的游戲邀約,大部分時間,它把自己頭尾相連地盤起來,一動不動。我沖了點奶粉,熱水蒸騰出奶香,它聞到了,搖搖晃晃地抬起半個身子,只舔了一點。
第二天,情況依舊,我開始感到恐懼。嬰兒和動物生病,最令人難受的部分,莫過于我們無法確知他們正在經歷什么。疼痛或乏力,眩暈或畏寒……表達出來可能只有顫抖和嗚咽。我查看了貓廁所,排泄物沒有異常,我決定帶它去最近的醫院。
如果沒有招牌,這家寵物醫院看起來就像商務酒店。干花、油畫、皮沙發——當我趴在接待處冰涼的石材臺面上登記信息時,金色的“Reception”(接待處)在一旁晃眼。
晃得我心煩意亂,我清楚,這些玩意兒的成本都要從我的病貓里掏出來。旁邊有位老爺爺,推著一輛嬰兒車,車上是一只戴著“伊麗莎白圈”的泰迪犬。我假裝不經意地瞟了一眼那輛車,認出那個品牌號稱“童車中的保時捷”。
救命要緊,我帶著小貓進了診室。醫生戴上橡膠手套,鋪下藍色墊紙,一邊問診,一邊觸診。小貓不躲不叫,任人擺弄。然后醫生開始盯著屏幕敲鍵盤,念出一串檢查項目:“查個血,查個尿,查個糞便,我再給你約個CT。”這年頭推崇科學育兒、科學養寵,不容拒絕,極端情況也如迷信一般。
我吞了一下口水,撫摸著懨懨的小貓,想象微信支付成功的畫面,那個數字是幾,會不會熔斷我的工資卡。根據一份寵物醫療行業報告,2019年中國人在1.5萬家寵物醫院花了200多億元。截至2019年7月底,中國給人看病的醫院是3.3萬家。
說來慚愧,我自問是那種會堅持給老人插管搶救、維持生命的冥頑人士。這無關孝道或情感,而是出于一種自私和膽怯,怕有心理負擔,怕被他人評判。然而面對寵物,這個困局可以松動。
生命本身的價值,無法用貨幣衡量。但養育或搶救一個生命,的的確確需要花錢。有錢富養,沒錢窮養,貓糧不貴,就算一口殘剩羹飯,也養得活貓。可到了要看病、要救命的時候,開銷就不是一個概念了。說起來,這和人間的情況差不多。小米青菜,能把孩子養大,給爹媽養老。可要是撞見疾病,尤其是那些名頭嚇人的病,普通家庭的經濟說垮就垮了。多年前我看過一條新聞,爸爸把腦癱的兒子丟在枯井里,每天去看孩子走沒走,直到聽不見哭聲。這故事最新的同類項,是兒子活埋病母。至于新冠肺炎,國家不全額報銷的話,一定會出現因放棄治療而死亡的病例。
我干不出扔掉病娃、棄養父母的事,也會老老實實去交小貓的體檢賬單。但我認為,最極端的個案背后也有最普遍的邏輯:不管是主觀認為還是客觀存在,人到了兜不住自己的地步,還能兜住誰呢。
我算了算賬,小貓病了,診療費大概多少,治貓瘟費用多少,治“貓傳腹”費用多少。家里孩子要上學,老人要看病,時局又艱難,我到底能負擔多少。如果大概率能救活,預算增加到多少,如果大概率救不活,止損線在哪里。這一天的檢查結果顯示,小貓一切正常。它還在發燒,挨了一針。我抱它回家,感覺到比人類高的體溫和比人類快的心臟搏動。我想起很多畫面,它后腿直立起來用腦袋蹭我的拳頭,它和我女兒在游戲地墊上搶球。它搶我手里的面包,把頭枕在我手臂上睡著。這一切,值多少錢呢?換個說法,它值得我不惜代價地去救嗎。僅僅是思考這個問題,已經足夠令人悲哀。我知道有人斥巨資克隆寵物,有人把寵物的骨灰制成鉆石,有人給寵物購置墓地。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養了好幾只貓,吃得比她還好。以我對她的了解,我知道貓咪給她的陪伴與安慰,沒有人類做到。值得不值得,別人沒權利代她計算。
第三天,小貓依然不見好。我帶它去了一家更有名氣的寵物醫院,雖然掛號室和分診臺顯得比金色reception更專業,但還是沒有找出問題。
“也許是腦神經受損,約個核磁吧。”醫生說。
“可是沒摔過呀,以前都好好的,什么時候受的損?”我問。
“得病還挑時候嗎?”她白了我一眼。
我抱著小貓轉身離開,醫院門口臺階上坐著一位大爺,看我憤憤然的樣子,樂了。沖我搓了搓拇指和食指:“這個沒毛病,療效就沒毛病。”我定睛一看,他身旁籠里,一只罕見顏色的漂亮大貓,身價大概是我懷中小貓的數十倍以上。
我回到了家門口的商務酒店寵物醫院,在開頭那句話之后,我的小貓接受了貓冠狀病毒檢測,結果是陰性。一切可能都被排除了,它依然氣息奄奄,抬不起頭。我帶它回家等死。
晚上,姨媽給我打電話,無意間聊起這件事。她說,凍壞了吧?聽說北京最近降溫,你給小貓蓋著點兒。這太不科學了,在極度懷疑中,我找出女兒的小暖水袋和嬰兒毯,給小貓塞好裹好。
第二天早上,它喵喵叫著要吃的。中午,它三級跳躍上貓爬架的頂層。晚上,它退燒了,跟我女兒滿屋打鬧。
我掏出手機,看了看所有醫療賬單——倒春寒,你還我血汗錢!
(曾諺薦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