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郁 童美巧
摘要:室內設計的關鍵在于人性化,始終圍繞著服務為人的理念進行。在建筑功能性設計中,室內設計的價值較為凸顯。將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于建筑室內設計中,是深化創新室內設計質量的重要方式。本文從而建筑室內設計原則入手,分析了材料選擇、空間優化、節能方案、綠植設計、通風采光等環節的優化方式,希望可以推動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建筑室內設計協同發展。
關鍵詞:舍內設計;建筑設計;生態;可持續
建筑行業是高能耗行業,為了實現建筑節能減排目標,室內設計理念需要遵循新的標準,生態可持續理念的提出現已成為舍內設計的新理念,生態可持續理念更強調建筑設計與建筑節能協調發展,這也是當代建筑室內設計的核心要素,在該理念的影響下,室內設計效果更為優良,室內設計發展也將會出現新變化。所以,加強生態可持續發展研究對于整個室內設計行業而言十分必要。
一、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原則
發展至今,社會形態總體趨于穩定,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是此背景下衍生出一種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訴求,也是人們重視的焦點問題。而應用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室內設計,需要圍繞這幾點主要原則進行。第一,所選擇的室內設計材料應盡可能減少能源消耗,所以想要將生態環保功效體現出來,最好以無毒無害材料為主,降低材料對室內環境的影響,滿足人們健康需求;第二,室內設計中的能源設計盡量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在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再生能源資源成為了環保工作中首要的能源選擇,減少能源消耗也是滿足這一要點的方式,是實現社會持續發展的方式之一;第三,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必須將現代化科學應用其中,圍繞著智能化、信息化進行設計,盡可能將人的活動對自然的影響降低。
二、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措施
(一)材料選擇
選擇綠色、環保、節能材料可以將環境污染行為減少、將能源消耗問題解決。綠色材料在室內設計中有著重要應用,采用綠色材料符合生態發展需求,所以有必要將現代科學應用與材料設計中,使得原材料利用性能、效率提升。例如,再生建筑材料代替合成材料,可以降低能源消耗。現階段,建材種類越來越多,建材所產生的氣體污染量也正在降低,像硅藻泥這類材料可以吸收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起到綠色環保作用。此外,對于室內裝修過程中需要使用的木材、石材、金屬材料等,應該充分地將材料應用性能提升,最大限度減少這類材料的浪費,這樣能夠實現環保布標。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一些具有放射性以及致癌性材料,應該堅決抵制,杜絕這類材料出現在材料市場。
(二)綠植配備
在建筑室內設計中,做好植物綠化工作十分重要,這是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實現建筑節能較好的一種途徑。植物綠化技術的應用旨在通過植物修復室內空間環境,為人們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綠植能夠起到凈化空氣、減少噪音的作用。在室內設計中,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因素主要有噪音與污染,材料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具有一定的毒性,通過綠化植物能夠將部分有毒化學物質吸收,進而將危害降低。除此之外,綠化植物還起到了美觀的作用,使得內舒適性得到提升。從目前室內設計總體情況來看,綠化植物的種類較多,例如腐殖土栽培,所獲得效果也十分良好,設計師更喜歡在綠植上下功夫。
(三)空間優化
空間布局是室內設計的重點,能夠使得室內空間獲得更好的通風、采光效果,也能將空間上存在的缺陷優化。所以,在室內設計中應該重視空間優化,在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支撐下,對空間結構做出優化。在原有空間布局基礎上,將室內設計綠色理念融入。例如,對于一些輕質墻體,可以采取拆除部措施重新設計,這樣能夠擴大室內空間,提升空間利用率,給使用者創造更為寬敞的室內空間,在設計室內空間時,可以進行空間再劃分處理,進而將建筑材料節省下來,減少材料應用帶來的污染問題。空間布局的優化是一門有深度的學科,需要設計者從使用者需求出發進行設計。例如,采用玻璃屋頂能夠將建筑采光性能提升,給使用提供更良好的效果。
(四)節能技術
在建筑室內設計中,節能技術應用很重要,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最為關鍵的內容則是節能降耗,現代科技能夠將能耗問題解決,增強建筑的節能效果,進而將裝修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減少,起到了良好效果。例如,采用圍合式建筑可以實現節能降耗目的,這種模式能夠在復雜的氣候條件下進行建筑溫度濕度的自動化調節,滿足人們需求同時減少多余能量投入。在生態化理念下,必須重視能源、資源的節約。例如,水資源就是一種重要的能源,所以設計者所設計的室內結構應該具備節水能力,構建水循環系統,將廢水回收利用,將水的損耗減少。除此之外,借助于可再生能源也很重要,目前新型能源主要有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這些都是減少自然能源消耗的方式。而在節能技術中,保溫隔熱技術的作用在于實現建筑溫差控制,根據使用需求,安裝隔熱板材,減少室內外溫度交換,進而將電能消耗減少,起到節能作用。
(五)通風采光
在制定設計方案時,通風和采光是重要的設計要點。由于人們大多時間都是在室內,所以人們對于空氣與陽光的需求變得很高。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不僅要去節能較好,還要求滿足人的舒適性。通風、采光設計應該以自然的資源為主,盡可能貼近于原始的自然,所以應該結合地區差異化進行設計,綜合區域日照特點以及溫差特點,設計出最為合理的通風采光方案,這種理念主要針對空間內部功能優化而提出的。在一些實際項目中,都會在前期開展調研工作,收集地區氣候、濕度、日照這些數據,然后結合建筑具體位置設計方案,借助于自然通風為建筑提供空氣交換,借助于自然采光為建筑提供照明方式,這樣則可以將建筑的保溫效果體現,打造更為優質的建筑空間,在設計建筑墻面時,最好采用抗噪音、保溫強的材料,能夠減少過強的自然光對建筑形成傷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傳統設計理念更注重建筑空間使用率,而發展至今,室內更強調以人為本。所以,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被提出,在設計過程中,應該盡量做好建筑節能環保設計,盡量將能源消耗減低,生態可持續發展設計在未來階段將成為常態化設計,建筑室內設計的效果也逐漸區域綠色化、生態化。
參考文獻:
[1]張浩彥.可持續發展模式建構下的生態室內設計[J].中國民族博覽,2019(5):190-191.
[2]劉曉敏.住宅綠色室內設計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9(05):78-79.
杭州黃建宸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