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
摘要:當前中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導致建筑工程項目在實際進行時增加了部分成本支出,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通過對建筑工程決策、設計、招標、施工和竣工階段的分析研究,為建筑企業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管控,實現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的動態控制,降低了項目工程的實際成本,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造價管理機制的完善,提升了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關鍵詞:全過程造價控制;建筑工程;造價管理
一、建設工程項目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進一步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建造行業走向繁榮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造價管理上的不足。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是建造業中比較特殊的主體,項目往往涉及較大的資金和能源成本投入,施工周期長,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會導致項目成本的增加,從而削減了項目的經濟效益。
1.決策階段的不科學不合理
項目的決策方案明確了工程實施的方向,若后續進行方案的修改勢必要調整投入成本,因此項目的決策環節對整個過程的成本影響大。項目的決策方案包括總成本的確定、施工質量的相關控制措施、工程的進度等,其中方案的設計環節對項目成本的影響最大,需要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更合理地進行設計。但是大多數建筑公司在進行方案設計時往往會根據以往的經驗來進行成本的定價,沒有對實際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在定價上不夠科學合理,容易造成資金和能源的浪費。
2.設計階段缺少溝通
在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缺少溝通的情況下,建設工程的設計單位只站在設計專業的角度上進行方案設計,沒有考慮項目施工單位的綜合實力,而施工單位在沒有提前溝通時,只有在項目運行才能發現現實條件與方案不匹配的情況,企業只能通過再次修改方案來保障項目的正常進行,這樣一來既浪費了資源,又增加了時間成本,因此只有確保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在方案設計期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給出帶來最大經濟效益的最優方案。
3.招標階段過多的行政干預
首先,企業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缺少利用造價管理手段提高項目收益的意識,并且在建筑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每個階段會協同多個行政管理部門協調合作,往往會出現行政干預太多的現象,某些政府和企業為了追逐利益,出現官商勾結的問題;其次,國內建筑招標最常用的評標方法為最低價法,這種評標方法主觀性較強,不符合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會打擊行業競爭的積極性;加之,部分建筑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在尚未具備發包條件時便著手施工,這樣不理性地進入招投標市場只會加大企業的風險。
4.施工階段缺少專業人才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時監理主要負責項目“三控”“兩管”“一協調”,主要包括合同的管理、信息的管理,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部門之間的協調等,但很難有專業能力的人才來擔任這個崗位,因此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時可能因為對合同內容理解的不合理、不完整導致竣工階段的實際造價大大超出預算。
5.竣工階段工程造價的高算、冒算
建筑企業沒有依據合同單價來進行成本的計量,隨意以各種理由提高單價,同時,取費的標準采取了就高取價的方式,普遍出現了工程造價的高算、冒算,嚴重影響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
二、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運用
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指的是從決策到竣工五個階段對項目工程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督和控制,以便實現在各個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動態管控,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投資能符合預期的目標。
全過程造價控制在項目的各個階段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過程造價控制的起始階段是決策階段,雖然這一階段項目投入的管理費用比較少,但會決策內容會影響工程造價的高低,工程造價的高低進一步影響項目的可行性;設計階段是工程造價管理難度最高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做好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能體高資金的使用率,優化投資的結構;在招標階段進行全過程項目控制有利于工程價格的合理化,減少不必要的物力、人力成本支出;施工階段作為項目的主體階段,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較大,通過對這一過程的管理,可以減少突發事件的成本,根據各種動態數據例如材料價格、質量等的收集優化相關項目的造價;對竣工階段全過程造價控制可以規范工程造價的管理,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有效解決竣工決算是高算、冒算的問題,促進工程造價管理水平的提升。
1.決策階段的全過程造價控制措施
工程項目的決策投資階段中投資估算是造價控制的關鍵,建設單位不僅需要在項目進行前積極展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而且在部分項目實施后也應該對該項目投資總金額進行分析對比,確保投資估算的準確性。企業通常使用指標估算法在項目中進行投資估算,具體做法為根據相關造價信息和可供參考的工程項目內容,將其與擬搭建的建筑進行對比,分析估算出擬搭建工程的投資總成本,并在估算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細化子項目的成本,例如建安工程費、預備費等。
2.設計階段的全過程造價控制措施
設計階段對項目成本的影響高達75%,建筑企業應當重視和加強項目階段的造價控制。首先,企業要建立一套工程造價信息的溝通機制,確保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的有效溝通,提高團隊合作能力,為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提供保障,避免出現重設計;其次,在設計期間引入限額設計方式,即通過對比同類的工程項目來合理確定設計限額,并由設計單位分解、編制各個分項、分部的工程項目限額;最后在選擇設計方案的時候采用價值工程方法,細化設計方案的各項指標,分析方案的優劣勢,選擇出經濟效益最大的設計方案。
3.招標階段的全過程造價控制措施
招標階段的全過程造價控制中首先要推行“量價分離、風險分擔”機制,即招標人承擔工程量的計算風險,中標人承擔單價風險,并采用工程量清單模式,投標單位依據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計算進行投標,杜絕行政干預太多導致的灰色交易;其次,改變國內落后的評標方法,確保招標的公平、公正、公開;最后,優化政府行政干預措施,規避行政干預下官商勾結的現象。
4.施工階段的全過程造價控制措施
施工階段全過程造價控制包括施工期間合同造價控制和現場造價控制。施工階段的合同費用為整項工程項目造價的65%,合同的簽訂階段需要有專業人才對合同進行控制,具體包括合同管理要求,合同變更和合同付款,確保施工單位可以理解合同內容,切實降低因合同問題帶來的糾紛。施工現場造價控制可以采用現場簽證的方式,落實理監的責任,杜絕現場簽證弄虛作假,以少報多的現象。
5.竣工階段的全過程造價控制措施
全過程造價控制最終、最重要的環節是竣工結算階段,為了不再出現工程項目造價高算、冒算的問題,建設單位應當加強竣工結算的審查和管理,核查施工圖紙是否與現場施工的情況一致,收費標準是否按照合同的要求進行收取和核銷,并且自工程項目驗收后對其控制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總結在此項項目中出現的問題,積累有關造價控制的經驗,完善對建筑企業的全過程造價控制機制,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結束語
全過程造價控制在建筑工程的造價管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夠有效解決建筑企業在項目進行時因為工期長,耗資大,部門多所產生的問題,幫助企業建立起系統性,全方位的造價管理機制,降低項目的總成本,提升項目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在造價管理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建筑行業更需要在全過程造價控制的基礎上完善造價管理機制,同時鼓勵培養全過程造價管理人才,切實推進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應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沫.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運用[J].商訊,2021(12):123-124.
[2]齊亞軍.全過程造價控制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作用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20,5(01):141-142.
[3]許國榮.全過程造價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實踐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215+256.
[4]劉明鳴.全過程造價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實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9(27):28-29.
深圳市特區建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