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王衛翼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北京 101400)
如圖1所示,車輛行駛過程中,車體的加速度可分解為縱向加速度(X軸方向)、橫向加速度(Y軸方向)、垂直加速度(Z軸方向)3個方面;車體的旋轉運動也分解為3個方面:繞Z軸的旋轉速率(偏航率),繞Y軸的旋轉速率(俯仰率),繞X軸的旋轉速率(翻滾率)。
應用具有ESC功能的ABS制動系統電路如圖2所示,在具有ASR功能的ABS系統基礎上增加橫擺角速率與側向加速度傳感器、轉向盤轉角傳感器等來檢測車身穩定狀況。通過增加前橋ASR電磁閥、掛車控制ABS電磁閥等執行器來實現ESC干預過程中對單個或部分車輪實施制動。

圖1 車體運動與旋轉
2.2.1 橫向擺角與側向加速度傳感器
橫向擺角與側向加速度傳感器結構如圖3所示,它安裝于前軸后的2~3m處,橫向位置在車輛中軸線±0.5m位置。
橫向擺角與側向加速度傳感器基于電容原理工作(圖4)。傳感元件是通過彈性軸支撐的一個慣性金屬盤,金屬盤彈性搭鐵與車體連接。

圖2 4S4M ABS/ESC 電控系統
當車身繞垂直軸線旋轉時,彈性軸扭曲變形,慣性金屬盤相對車體逆向旋轉,旋轉量和車身旋轉角速率成正比;當車輛過彎時,金屬盤在側向離心力(慣性力)作用下,克服彈性軸彈力,向轉彎方向的反向偏斜。慣性盤系統把復合運動解耦,金屬盤旋轉量和偏斜量改變了對應的電容參數,經過對兩組電容值變化信號加工與處理,便可計算出車輛橫擺角速率和側向加速度值。

圖3 橫向擺角與側向加速度傳感器

圖4 橫擺率與側向加速度傳感器測量原理
1)橫擺率測量原理:金屬盤分為圓盤和擺動環兩部分,兩者之間通過4個彈性軸連在一起。擺動環外緣分布著4個魚骨狀極板嵌入到靜電驅動器的極板a和極板b間的凹槽中。所有a極板連在一起,所有的b極板也連在一起,這樣金屬盤M和全部極板a形成電容CMa,金屬盤M和全部極板b形成電容CMb。
車輛直行時,圓盤和擺動環在彈性軸支撐下,4個魚骨狀極板位于極板a和極板b中間位置,此時CMa=CMb。
車輛左轉彎時,車體逆時針旋轉,由于慣性作用,擺動環克服4個彈性軸彈力(圓盤與擺動環之間的4個彈性軸產生彈性變形),相對于圓盤(車體)反向(即順時針)轉動(轉動量正比于車身偏轉角速率),結果使CMa減小,CMb增大,CMa<CMb,依據兩者之差大小即可計算出橫擺率。
當車身右轉時,擺動環相對車體逆時針轉動,結果CMa>CMb。
系統根據轉向盤轉角信號計算出駕駛員預期橫擺率值,然后與橫向擺角與側向加速度傳感器測得的橫擺率進行比較,當實際橫擺率大于駕駛員預期值時,判定為轉向過度;當實際橫擺率小于駕駛員預期值時判定為轉向不足。
2)側向加速度測量原理:車輛直行時,彈性軸不受側向彎矩作用,金屬盤M和下部2個半圓盤M1、M2間距離相等,電容也相等,即C1=C2。
車輛左轉彎時,圓盤受到離心力的作用克服中央彈性軸彈力偏向右側,結果C1和C2不再相等,C1<C2;車輛右轉彎時,圓盤受到離心力的作用克服中央彈性軸彈力偏向左側,結果C1>C2。C1和C2兩者差的大小與車體側向加速度成正比,通過C1和C2兩者之差即可計算出側向加速度值。
側向加速度信號用于防側翻控制。
2.2.2 轉向盤轉角傳感器
轉向盤轉角傳感器結構如圖5所示,它安裝在轉向盤下方的轉向管柱上,用于檢測轉向盤絕對角度,它為非接觸式角位移傳感器。通過對角位移信號進行處理,即可計算出駕駛員預期的車身橫擺率。

圖5 轉向盤轉角傳感器
2.3.1 車行軌跡矯正
車輛在低附著路面高速過彎、變道、急拐時,車輪和地面之間更容易產生滑移。如果前輪滑移,則車輛會按著慣性方向直行,轉向角度會小于駕駛員預期(轉向不足);如果后輪滑移,轉向角度會大于駕駛員預期(甩尾)。
1)轉向不足控制
如圖6所示,轉向不足的發生,系統通過對單側后輪進行制動干預來矯正車行軌跡。右轉向發生轉向不足傾向時,ESC系統通過制動右后輪,使車體受到順時針方向轉矩作用,來完成車行軌跡矯正。左轉彎發生轉向不足時,則制動左后輪。

圖6 轉向不足的矯正
2)轉向過度控制
如圖7所示,轉向過度發生時,系統通過對前輪進行制動干預來矯正車行軌跡。右轉彎發生轉向過度時,通過對左前輪實施制動,使車體受到逆時針轉矩作用,抑制車輛甩尾、失控;左轉彎發生轉向過度時,則制動右前輪。半掛列車發生轉向過度時,除了對主車前輪實施制動外,還對掛車實施全輪制動,掛車制動起到了“拉伸”效果(即拖拽制動),有效抑制主、掛車間“折合”等失控情況的發生。

圖7 轉向過度的矯正
2.3.2 防側翻控制
在高附著系數路面,車輛急拐或高速過彎時,更容易發生側翻。當車輪所受側向力超過一定限值時,車身就會發生傾覆。側向力大小和側向加速度絕對值成正比,而側向加速度和車速及轉向角速率成正比。系統通過側向加速度傳感器信號計算側向力大小,判斷側翻傾向存在時,實施防側翻控制策略。
系統通過限制發動機扭矩和實施制動來抑制側翻的發生。側翻抑制時制動的車輪包括主車全部驅動輪和掛車所有車輪。
制動的結果使車輪縱向滑移率增大,輪胎與地面之間橫向摩擦系數下降,輪胎所受側向力隨之減小。縱向滑移率和輪胎側向力的關系如圖8所示。

圖8 縱向滑移率與輪胎側向力的關系
通過制動力控制,滑移率被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此時車輪會有輕微側向滑移,輪胎側向力大幅下降,側翻傾向被有效抑制。如圖9所示。

圖9 輪胎側向輕微滑動導致側向力減小
重型卡車車型因整車重心高,質量大,更容易出現車輛失穩、側翻等情況,同時由于車輛長度長、整車總質量大等原因,其失穩或側翻的事故危害性更大。通過重型卡車的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能夠顯著提升車輛的主動安全性能,增加車輛的穩定性,有效降低車輛失穩或側翻發生的概率,對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