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供電公司 戴 鋒
隨著江陰城市化進程加快,電網電纜化率也持續攀升。目前,江陰高壓電纜(35~220kV)共162回路,總長265.88公里,承擔11.9%電力運輸任務且保持年均21%的增長水平。由于地下電纜通道資源緊張,不同電壓等級電纜密集敷設等問題突出,一旦發生火災及通道異常,不僅停電范圍廣、搶修難度大、恢復時間長,還可能引起通道斷面喪失,從而造成較大社會影響。高壓電纜作為構建城市核心區高可靠性供電網絡的重要設備,對安全運行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照國網公司“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從解決火災隱患、提升通道標準、引進智能運檢入手,加強城區高壓電纜綜合治理,保障市區重要客戶可靠供電[1]。
現場不足之處:城區重要變電所雙電纜進線、高低壓電纜同通道、電纜密集區火災隱患;城區重要電纜線路通道標識不清、不規范,存在安全隱患,非標準化電纜線路;城區重要客戶進線電纜僅靠人工巡視,形式單一。
赴周邊單位學習先進管理經驗,結合江陰實際詳細制定項目方案,選定治理示范電纜及通道,在保障安全前提下狠抓現場管理,嚴把質量關,以已治理示范電纜及通道為基準,應用落實到城區其它區段,全面防范城區失電風險。
主要舉措:組織電纜專業運檢人員與綜合治理施工單位赴無錫電纜中心進行交流學習,比對找差,學習先進管理理念及成熟施工經驗,結合江陰實際制定有效治理方案,提高治理施工標準;通過對城區主要變電所如天華變、虹君變(重要客戶如基地變、區域水廠變)等高壓電纜排查統計,確定城區高壓電纜綜合治理范圍,選定治理示范電纜及通道,做好治理施工準備;對治理示范電纜及通道先行進行綜合治理,嚴把質量關,實行多次分段驗收,促其治理到位,充分展示治理效果[2];以已治理示范電纜及通道為基準,提出完善建議及措施,應用落實到城區其它已立項未進行治理的區段,不斷改進,持續提升,力求精品。
截止2020年底,階段性成效如下文所述。
針對高壓電纜防火隱患治理中線路長、種類多及施工環境惡劣、安全風險高的難點,部門積極組織開展方案研討,嚴控現場安全技術關,督促指導施工人員安全有序開展工作。分批完成235個高壓電纜井火災隱患治理(重點完成了城區重要、變電所雙電源進線電纜中間接頭所在井的防火治理),完成一二級11回路高壓電纜及通道防火隱患治理,完成293個35千伏及以上電纜接頭防火隱患治理。電纜防火治理如圖1所示;完成城區9處電纜通道內中性點非有效接地方式電纜防火隱患排查治理。

圖1 電纜防火治理
增設、規范城區5個重要變電所、3個二級客戶15路進線高壓電纜通道現場標識,進行通道隱患排查治理,做到了:
35kV 電纜終端桿塔完善保護箱設置,110kV電纜終端桿塔設置圍欄,提高現場設備安全運行;電纜通道統一設立高壓電纜警示樁、警示宣傳牌,標明電纜路徑,積極宣傳電纜通道保護常識,有效防范施工單位外破;過路(包括頂管)段、井與井段路面警示牌設置,防止路面施工破壞電纜通道提醒。規范通道標識如圖2所示。

圖2 規范通道標識
落實中間接頭工作井蓋板上涂刷電纜中間接頭相位漆,確保重點巡視及檢修、搶修時快速現場確認;高壓電纜井電子編號牌(內有電子芯片)裝設,為今后電纜系統智能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開展電纜及通道現場基礎數據收集工作,確保現場與資料同步更新完善,臺賬完善齊備;積極參與市政環境優化治理,針對蓋板、電纜井與其他管線鄰近等通道隱患及時處理,降低安全風險,保障社會穩定。
基于地理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和可視化技術,創新電纜通道運維管理新模式,先行對江陰城區重要電纜通道、電纜密集區引用在線監測項目,電纜及通道實行可視化及可監控狀態,科技助力保電纜,增加了:智能接地箱,通過實時監測電纜接地環流,保障電纜線路健康運行;分布式光纖故障診斷裝置,實現溫度感溫及故障定位;智能手孔蓋板,確保電纜通道使用可控;自動感知動作滅火彈(器),實現精準有效滅火;電纜通道視頻監控,全面監控防范電纜線路異常情況發生。

圖3 對電纜線路進行系統監控
以上設備接入公司監控系統,全力保障了客戶可靠用電。
通過構建通道可視化實時監控、電纜數據在線監測、運行狀態全面掌控模式,依托電纜外(通道)、電纜內(電纜數據)、電纜狀態(綜合管控平臺)多重技術,合力推動高壓電纜專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高壓電纜精益化管理水平。
經過全年高壓電纜綜合治理重點工作實施之后,實現電纜火災防范、電纜設備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在通道運維上開展提升通道標準工作,深化電纜基礎數據治理和通道資源信息化管理,著力提升電纜及通道智能化運維水平,提高了電纜線路運行的管理效率,為今后數字電纜做好準備;通過宣傳引導市民了解、保護電纜通道,制止非法侵占、施工現象,形成全民“保護電纜通道,守護城市動脈”的良好局面,保障了電纜線路的穩定運行,中心城區變電站及重要用戶可靠供電得到增強,進而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上級及客戶的一致認可[3]。
總結治理成效,以點帶面,推動高壓電纜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早日在江陰落地,奮力爭當智能管控縣市高壓電纜領跑者,為創建高壓電纜國內一流管理示范城市做出應有貢獻,全力保障社會可靠供電。電纜防火工作有序推進,繼續完成電纜中間接頭防火治理,樹立一批治理示范典型,以此為標準在確保城區及重要區域完成防火治理后,逐步向各鄉鎮電纜通道進行治理[4]。
未來將建設電纜精益化管理綜合平臺,推進重要高壓電纜通道可視化、精益化管控,重點對保電及重要客戶電纜線路及通道進行可視化布點及在線監測,提升重要電纜線路科技含量,助推高壓電纜數字化、智能化;加強對城區老舊易故障電纜狀態檢測,優化重要電纜線路通道壞境,推進電纜高頻局放測試,掌握電纜其運行狀態,消除電纜故障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