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破凈發行也好,高比例棄購也好,發行價格才是個中的決定因素。在此背后,則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個人以為,這亦是市場化發行的意義所在。因此,破凈發行,以及頻頻出現的棄購潮,市場“無形之手”功不可沒。注冊制下的新股實行市場化發行,新股發行價格、規模、節奏等由市場決定,以強化市場的約束作用。特別是像高價發行新股,棄購甚至是高比例棄購也將成為常態。市場化發行背景下,“新股不敗”神話將不再,新股不僅存在破發的風險,也可能存在發行失敗的風險。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皮海洲(獨立財經撰稿人):不再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季報業績預告,《股票上市規則》的這一修訂顯然是欠妥的。特別是A股市場即將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需進一步加強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因此季報業績預告就更加不應被取消了。為避免垃圾信息披露的問題,季報業績預告應重點要求這樣幾類公司進行披露:一是業績同比大幅變動的公司,包括業績大幅增長與大幅下滑的公司;二是業績扭虧為盈以及由盈變虧的公司,必須進行季報業績預告的信息披露;此外,季報業績預告與上市公司正式季報業績誤差達到20%以上的公司,需向公眾投資者進行情況說明。出現完全相反情況的,比如預增30%變成了虧損的,則應追究上市公司及當事人相關的責任,讓上市公司及當事人慎重對待季報業績預告披露事宜。http://weibo.com/phz168
郭施亮(財經名博,職業投資者):2022年可能會是美聯儲加息的重要時間點。在美聯儲開啟加息之路的時候,也許會對全球市場構成新一輪的沖擊影響。但是,從中國市場的角度出發,已經做好了相對充分的準備,憑借著中國市場的自身影響力與國際地位,加上中國核心資產的估值相對便宜,在全球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市場有機會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險港灣。此外,在全球市場聯動性越來越強的背景下,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有望持續提升,外資對中國核心資產的配置需求也會持續旺盛。
http://weibo.com/gsl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