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這只票,筆者非常不看好。不看好的理由有如下三點:
1、過去六年,中天科技的毛利率從來都不高于17%,最近幾年還有下跌的趨勢,2021年三季報只有13.53%;
2、過去六年,中天科技的ROE從來都不高于15%,最近幾年還有下跌的趨勢,2020年只有10.17%;
3、過去六年,中天的凈利率,從來都不超過8%,最近幾年還有下跌的趨勢,2020年只有5.38%。
中天科技這樣的財務指標,別說跟東纜比,或者跟其它優秀的企業比,就是跟鋼鐵、煤炭、水泥這些公認的強周期股來比,都是很低下的。
連續多年都較為低的財務指標,準確無誤地說明了一件事:中天科技是一家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如果它有競爭優勢,那么在財務指標上就一定會有良好的表現,哪怕只有一兩年表現良好也可以令投資者稍稍放心,但事實是過去六年乃至十年,中天的財務指標從來就沒有表現良好過。
財務指標偶爾表現不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遇到行業周期底部,或者受某些偶發事件影響,一兩年這樣的短期內表現較差是可能的,但中天科技不是這樣,它的財務表現不好是一貫的,是連續地偏低。
如果一家企業,一方面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卻在長達六年甚至十年的期限內總是財務表現低迷,那么,這就是自相矛盾的,投資者必須高度警惕,甚至遠離。
以上,就是筆者極度不看好中天科技這只票的最主要理由。
實際上,這部分理由用來甄別一家企業是否值得投資,是足夠的了,但中天科技問題的嚴重性還遠不止于此。筆者再粗略羅列一下,還有這么幾點:
1、中天科技暴雷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會再次暴雷嗎?
2、中天科技極其重資產的經營方式,可持續嗎?天價資產(如巨貴的海工船)的折舊會不會吞噬掉全部利潤?或者說,左手賺的錢,右手就全部轉出去買了設備?甚至還不夠,只好再去銀行借錢?
3、中天背負大量銀行借款和利息,是合理的嗎?今后向股東融資的黑洞會有多大?一個多年來一直需要去銀行借天量貸款的企業,是有競爭力的嗎?或者說,這企業其實一直在靠融資續命?
4、中天的海纜獲單主要集中在江蘇如東,本質是靠“資源換產業”和搞政商關系,這種方式搞來的海纜訂單,是有競爭力的表現嗎?今后面臨真實的公平競爭時咋辦?
以上這些觀點和理由,實際筆者早已經在和網友的交流中提出來過。后面的四大點,以后有空,筆者會陸續發文進一步探討。(作者:價值學習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