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丹
摘要:人居環境是大環境的一部分,人居環境建設的好壞關系到整體環境的優劣,關系到生態可持續發展,而生態可持續發展又是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基礎。引入現代生態住宅小區環境設計理念、積極開展生態住宅小區環境智能化試點,對深入“以人為本”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意義重大。節約資源、尊重原生態是當下人居環境建設的基本要求,我們可憑借設計手法的創新,去建立自然生態的居住環境。
關鍵詞:生態景觀;住宅小區;資源循環
一、生態住宅小區的整體規劃思路和設計構思
1.1生態住宅小區選址
在進行生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時候,需要進行全面的選址控制。在進行選址的時候,需要從實際的情況入手,做好空氣質量和日照的掌控,更好的對場地植物和通風等條件進行了解。想要實現生態住宅小區的規劃和建設,必須要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充分的發揮出相應資源的作用。住宅小區的選址最終要實現綜合的規劃和管理,提升整體設計水平。
1.2生態住宅小區道路系統規劃
在進行生態住宅小區道路規劃設計的時候,需要確保從科學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入手,提升綜合布局水平。道路的設計和應用不單單是道路交通,更多的是實現小區道路與綠化的融合。小區內的道路,并不是簡單的作為通行,更多的時候是觀景的路線,所以要進行生態住宅小區的綜合道路規劃。在進行道路規劃的時候,更多的是遵循人車分流的原則,確保行人與車輛的分開,確保了整體的安全。另外還需要綜合的考慮消防車道和應急車道。對于小區的停車位,主要是進行地下停車場的應用,減少地面停車位,更好的提升地表植被覆蓋率。
對于生態住宅來說,次干道主要是方便人們的出行和日常的休息,必須要注意防滑,可以采用塑膠等高端防滑材料,提升人行道的安全性。不同的小區有不同的風向,做好風向的控制和應用,可以降低小區內的溫度,更好的改善住宅小區的環境。
二、生態住宅植被景觀設計
2.1植物種類的多樣化
在進行生態住宅景觀設計的時候,植被景觀是最重要的,合理的利用植被景觀,可以提升整體的觀賞效果,對于提升文化內涵確保整體的健康發展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進行生態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時候,需要注重綠色植物的應用,更好的實現復式立體種植,提升小區的綠化水平,逐步改善環境。小區在進行綠色植物搭配的時候,盡可能的從喬木、灌木以及常綠植被等多角度進行應用,盡可能的發揮出住宅小區植物多樣化的特點,更好的轉變原本的設計方式。
2.2注重植被的生態特征
不同的植被的生態特征不同,因此進行生態住宅景觀設計,要從植物的生態特征入手,實現不同植物生態特征的控制和應用。對于小區來說,由于所處的位置不同,自身的地理特點不同,為了更好的發揮出區域性植被的特點,需要盡可能的選擇具有鄉土氣息的植物,確保實現良好生長,降低外來物種的影響。與此同時,還需要合理的利用景觀資源,如果小區本身存在水體資源,還可以搭配水體資源,實現濕生植物的搭配應用。不同植物的選擇和搭配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相互搭配的植物之間存在競爭的長勢,甚至影響其他物種的生長,就需要盡可能的避免相互接觸,防止出現植物的互相壓制。一些容易引起人體不適的物種,也不可以在住宅小區中大量種植,防止引起兒童和老人的身體不適。
2.3加強綠化種植形式的多樣性
我國目前的很多城市用地都是十分緊張的,所以建設生態住宅景觀小區,必須要提升土地資源使用效率,更好的采用錯落多層建設方式,發揮出不同空間的作用??梢酝ㄟ^墻面和屋頂的綠化,提升立體綠化水平,逐漸降低周邊環境溫度,提升居住條件。在對小區內部地面進行綠化的時候,需要做好陽光和濕度等情況的全面調查和分析,選擇符合實際光照和濕度的植物,通過搭建相應的植物空間生長支架,實現多層綠化,提升綠化密度。墻面的綠化方式可以采用藤蔓植物,不但能提升綠化水平,還可以減少噪音。在屋頂進行綠化的時候,需要盡可能的選擇根系不發達的植物,畢竟屋頂的覆土厚度有限,如果植物的根系過長,很有可能影響整體建筑的穩定性。
2.4注重綠化植物的季節觀賞性
不同的綠化植物,有不同的繁盛季節。所以進行生態住宅景觀設計,要將綠化植物的季節特性考慮在內。通過不同綠化植物的搭配應用,確保生長和開花周期的合理交替,這樣不但可以實現景觀設計水平的提升,還能夠滿足多角度季節周期和生物特點的應用,最終實現較差種植,實現全面綠化覆蓋,提升綜合綠化水平,確保具有較為良好的觀賞度。只要是做好合理的綠色植物季節觀賞搭配,可以實現綜合觀賞水平的提升,甚至可以實現小區內四季有花。
三、生態住宅水體景觀設計
3.1以自然水體為主
自然水體基本都是活水,通過利用活水,可以全面提升凈化作用,為小區的綜合景觀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沒有自然活水,有條件也可以從外界引進。但是不管是自身的活水水體,還是引進的活水水體,都要充分的發揮出水體的物理作用,改善原本的靜態景觀方式,利用自然水源的流動方式,提升景觀效果。如果實在沒有自然的水體,不要強行打井或者是引入,畢竟還要綜合的考慮到自然資源的利用,水資源對于人類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意的浪費水資源,是明令禁止的。
3.2水體景觀采用生態駁岸
所謂的駁岸就是水體和地面交接的地方,傳統的駁岸方式比較多,而且駁岸的材料比較復雜。在進行生態住宅設計的時候,對于駁岸的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畢竟人們在后期的生活中,會經常的在小區內活動,駁岸的合理設計,是確保整體景觀水平,提升安全性的關鍵。對于駁岸,主要是采用生態駁岸的方式,通過利用活體水資源,結合自然土壤和植物,提升石與土的綜合搭配應用,提升水土融合效果,更好的凈化水體,實現水體和植被的良好共存。
3.3水體資源的綜合利用
水資源的利用,是確保生態住宅小區綜合景觀設計水平全面提升的關鍵。在進行水資源利用的時候,更多的需要應用活體水資源,如果實在沒有活體水資源,可以利用人工水景的創造,例如噴泉水景、循環水池等。但是這些水資源盡可能的應用二次水體,提升水資源的應用效率。對于所設置的噴泉,可以采用感應式間歇噴泉,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另外還可以通過水體資源的綜合利用,實現廣場和噴泉的融合,不但能夠實現噴泉的建設,還可以滿足日常人們的活動需要。
3.4水體資源的循環利用
水體資源的循環利用,是確保整體生態住宅景觀設計水平提升的關鍵。通過對水體資源的合理循環利用,可以提升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對于一些無法進行飲用的水,可以進行澆灌植被,提升植被濕度,確保植被的良好長勢。對于小區內的空地,也可以進行家庭式分擔,劃片種植,營造出自給自足的果園生活,提升人們的生活意識,確保更加生態環保。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城市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生態住宅景觀設計已經成為了我國當前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設計理念。生態住宅景觀設計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提升住宅環境的植被覆蓋率,優化水質,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另外,生態住宅景觀設計還能夠有效提升城市綜合住宅的整體設計水平,促進我國城市生態住宅景觀設計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付方超.現代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及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32):904.
[2]栗力.淺議現代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J].商品與質量,2018(41):112.
[3]余義.現代住宅小區的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與應用構建[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31):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