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姣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鄉村建設得更加美麗?!睘榍袑嵏纳迫司迎h境,展現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本文以宜章縣為例,對當前村農人居環境現狀進行了深入調查,并就如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出了探討。
一、宜章縣農村人居環境現狀
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粵港澳,古稱“楚粵之孔道”,今為湖南“南大門”,全縣共轄19個鄉鎮、246個行政村。近幾年來,宜章縣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是領導重視責任實。
縣、鄉、村都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配齊了人員,制定了工作方案,執行“一月一暗訪、一季一督查”及“點評調度、獎罰兌現”的考核制度,各行政村注重發揮黨員組長、村民代表的積極性,合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二是垃圾治理步入正軌。
垃圾清運覆蓋了全縣246個行政村和3208個垃圾亭,目前日垃圾清運量300噸,農村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理機制基本形成。
三是改廁工作穩步推進。
大力推進農村傳統旱廁改造工作。截止2020年,新(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12660間,建立無害化公廁355座,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為85.54%,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55.83%。
四是規范建房力度不減。
拆除空心房5670棟,土地增減掛4500余畝。
2018年以來,宜章縣通過縣領導牽頭創辦示范點、每季度到鄉鎮召開現場推進會、組織部門負責人和鄉鎮黨政一把手、分管領導進行現場參觀等方式,形成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8年年終重點民生項目考核中,廁所革命單獨排全市第一;美麗鄉村、潔凈鄉村示范村建設綜合排名第四:2019年6月21日,全市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上宜章縣作典型發言。
二、宜章縣農村人居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建房不規范。
一是村莊規劃科學性不強。
現有村莊規劃簡易、征求民意不足、因地制宜不夠等,造成農村建房規劃在實施過程中隨意性過大,約束力不夠。
二是空心村整治群眾有顧慮。
部分群眾不愿接受空心村整治補償政策,空心村整治工作推進緩慢。
三是農村污水處理缺乏規劃。
因農村建房不規范,導致村內排水系統癱瘓,村內的生活污水、廁所污水無法正常排出,下大雨導致村內內澇嚴重,污水肆意流放,造成二次污染。
(二)改廁工作還存在不足。
一是廁改資金到位慢。
截止目前,2018年以來的廁改資金還沒有全部到位,鄉村不但要墊資,還要被群眾誤解廁改資金被挪用,改廁激情減弱。
二是公廁建設與實際需求有差距。
旱廁先拆后建的空檔期,群眾如廁難,戶外亂拉現象突出;200口人以上的自然村只建1所公廁的規定不符合實際,有的一個自然村人口幾千人,村頭村尾距離遠,極為不方便;不少村莊公廁后期維護管理不到位,使用率不高,關門閉廁成為擺設。
三是改廁與污水治理統籌推進不夠。
改廁工作部門間溝通協調不到位,導致出現同一村莊的廁所改造和污水治理項目出現設施不兼容、后續運行不正常等問題。
(三)垃圾運轉系統運作不夠規范。
一是部分建成的垃圾收集亭、中轉站未投入使用。
如宜章縣境內的G353線、107國道兩旁和部分行政村到處擺放著未進垃圾收集亭的垃圾桶,莽山、里田垃圾中轉站已建成較久,但至今仍未啟用,造成資金浪費。
二是桑德公司管理水平欠缺。
公司沒有制定節假日應急預案,收轉運不及時,造成節假日垃圾成山。
三是縣、鄉、村對桑德公司收轉運質量的考核機制不健全。
當前日常督查考核由縣城管局負責,因人員和經費嚴重不足,監督效果差。
(四)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經費保障難。
一是縣級財政負擔過重。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投入。據有關部門反映,中省財政投入的比例只占35%左右,地方財政投入比例高達65%,縣級財政很難保障該項投入。
二是村級集體經濟薄弱。
從全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情況看,目前農村村級經營性資產只占總資產的17%左右,其他公益性資產無法為村級集體經濟創收,尤其是一些剛摘帽的貧困村,才剛剛實現集體經濟收入“零突破”,根本沒有財力用于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三、關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建議
(一)強化領導,緊扣政策抓實整治工作。
一是進一步壓實責任。
政府要落實好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領導,緊扣政策細化工作職責和責任分工,科學合理確定年度目標任務考核指標。
二是做好頂層設計,嚴格實施。
按照中央《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國務院五部委《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意見》的要求,在充分征求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將全縣村莊分類規劃進行完善,確保村莊規劃因地制宜、特色明顯,符合當地實際需要。
(二)突出重點,扎實推進整治工作。
一要規范垃圾收轉運工作。對垃圾收轉運工作,政府要制定相關考核管理辦法,落實垃圾收轉運系統的運行、管理、考核、資金撥付等工作;鄉(鎮)、村兩級應積極主動落實屬地管理原則,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等問題;桑德公司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好管理應急預案和完善管理措施。
二要加快農村建房管理和“空心村”整治。
規范建房的確定必須結合實際,因戶而異,按規范圖建設,避免重復建設;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嚴格落實“一戶一宅”、建新拆舊及廢舊房屋拆除規定;強化農村建房服務保障,統籌安排農村現有宅基地,防止“空心村”現象加劇。
三要加強農村改廁工作指導。
加強對改廁工作的監管指導,因地制宜確定公共廁所建設、管護、運行標準,及時兌現改廁資金,消除群眾對鄉村干部的誤會。強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生活污水納管排放,確保農村雨污分流有序、糞便處理達標排放。
(三)強化保障,構建運行長效機制。
一要獎優罰劣。
嚴格執行鄉鎮對村、村對組、組對戶月度考核評比機制,積極開展“文明衛生村”“文明衛生戶”等評選活動,獎優罰劣。
二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完善財政獎補政策,強化資金使用監管;充分運用土地增減掛政策,建立財政補貼與農戶付費相結合的運行管護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鼓勵企業和經濟能人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三要強化村規民約制度建設。
實現村規民約全覆蓋,充分發揮村規民約自治作用,健全農村紅白喜事操辦文明公約,促進村民移風易俗,加快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提高村民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