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謙慧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領域也獲得了快速且持續的進步。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融入綠色設計理念,不僅能節約建筑資源、能源,保證設計質量,而且能有效提升建筑的舒適程度,促進高層民用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對在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以及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1 在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
1.1 經濟性與高效性的原則
建筑設計工作中,想要更好地凸顯綠色設計理念,必須突出能源利用的經濟性和高效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工程設計師必須全面把控各類資產,然后合理地配置各類資源和能源,提高工程建設的經濟性。
1.2 合理性與環保性的原則
為了更好地將綠色設計概念融入到建筑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在設計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合理性原則。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施工計劃,以保證建筑施工質量和效率為基礎,盡可能節省項目施工成本和資源。同時遵循施工過程中的客觀性規律,避免返工問題的發生。另外,對項目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還要遵循環境保護原則,建設生態友好型建筑,減少建筑過程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污染的同時,節省各類資源。從某種角度來說,只有遵循合理性和環保性原則,才能確保規劃區內的原始生態系統不被破壞的同時,促進建筑設計和自然環境之間更好地融合和發展。
1.3 宜居設計的原則
對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來說,綠色建筑設計可以說是最為重要和關鍵的內容,建筑設計工作中,除了要考慮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有效融入,還要考慮建筑工程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否是滿足人們生活生產需求,可以說,在對建筑工程進行設計時,將宜居設計理念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結合起來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很多建筑材料具有刺鼻的氣味,人們長期吸入就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為此,建筑設計中可以引入環保建筑材料,滿足建筑性能要求,體現宜居性理念。
2 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措施
2.1 太陽能資源應用
太陽能資源是一種清潔、綠色的資源,同時也是建筑工程行業應用最廣泛、最成熟的綠色節能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進行太陽能的設計應用,能有效降低住宅建筑的電力損耗。現階段,依托太陽能進行建筑照明設計已成為太陽能資源應用最主要的設計形式。有研究表明,采用太陽能無電照明系統,能在替代30%照明用電量的同時,有效地降低建筑運行成本。近年來,我國綠色建筑獲得了快速發展,太陽能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需注意的是,將太陽能用于高層民用建筑,還應結合民用建筑建設區域環境,進行當地太陽能資源的有效分析。隨后,應就太陽能設備選擇、布局等進行協同設計,以此來提升太陽能的利用效率。此外,設計人員還應加強地熱能、風能等新型清潔能源的設計應用,不斷提升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滿足高層民用住宅建筑應用需要。
2.2 合理使用風能
綠色建筑設計中,風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就高層民用建筑設計而言,要擴大風能的應用規模,提升建筑整體節能效果,應注重把控以下4點。(1)建筑布局形式對于風能的利用具有較大影響。(2)在風能利用時,應注重建筑對冬季風的抵御效果。(3)高層建筑受力作用明顯,在風能應用設計中,還應注重其與建筑結構安全性的統一,避免風能的設計應用威脅建筑整體安全。(4)建筑綠色設計中,風能設計還應注重風能利用設備的有效應用。現階段,有學者提出一體化裝置“避風罩”,利用該裝置可實現風能的有效應用。在實際應用中,避風罩能將襲向超高層建筑的風能轉化為電能,實現了風能的有效應用。有研究表明,基于“避風罩”設備的風能利用使得傳統超高層建筑的電能消耗減少了75%以上。
2.3 優化空間布局
在綠色建筑設計當中使用科學的空間布局,一方面可以讓建筑實現最大化的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則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提升人們居住的幸福感。因此,優化建筑的空間布局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設計人員所設計的建筑空間布局應當結合建筑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使得光線設計和通風設計都可以應用到當地的自然資源。第二,設計人員需要秉持生態理念合理布局室內設施,從而使得室內的設施布局可以讓室內空間煥發活力,人們居住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可以獲得愉快的心情,同時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第三,照明設備的空間布局也同樣重要,需要設計人員結合建筑的特點進行合合適的配光設計,調整室內光線的同時,有效減少照明的能耗。
2.4 節能環保
2.4.1降低能耗,減少環境污染
在建筑節能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建筑材料的能源消耗,盡量選用綠色環保材料。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能耗,合理的造型設計也能降低能耗。因為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體形系數等都會直接影響到節能效果。建筑物的墻體、門窗、屋頂的材料選擇及節能設計,能全面提高建筑節能效果。另外,應盡可能利用本地材料,減少生產、運輸和建設過程中建筑材料的能耗,這不僅可以降低運輸成本,而且可以減少環境污染。
2.4.2確定人的主要地位
環保建筑的設計首先要保證使用者的健康,所以在材料選擇上要選用無毒,低污染的材料。從結構上講,盡量采用自然通風,確保良好的室內通風效果,通過合理的設計調整室內溫度、濕度、氣流,改善室內熱環境,提高節能效果。
2.4.3資源的合理利用
施工過程中,通過對舊材料的回收利用減少廢物和污染物。例如在建筑物的拆除過程中,一些木制品,混凝土預制件,鋼材,保溫材料等等。可回收利用,經二次加工改造后,在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可用于新建建筑。利用太陽能光伏屋頂和太陽能光伏玻璃把太陽能轉換成熱能和電能,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
2.5 節水設計的應用
節水設計是整個建筑設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了凸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可以設置水資源收集系統,做好雨水等非傳統水源的充分利用,同時改善生活熱水供應循環系統,加強對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應用。比如利用收集的雨水用于室內綠植灌溉,采取有效的措施凈化處理生活污水,用來沖廁所、沖洗小區路面等。項目施工期間,在施工現場也可以設置節能設置,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用水計劃,降低資源浪費的同時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
2.6 綠色植物應用技術
新時期,還應借助于綠色植物來進行建筑綠色設計。綠色植物能夠調節碳氧平衡,降低空氣污染;此外,其在室內外熱環境控制、噪聲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下,開展建筑綠化設計,就應遵守因地制宜原則,合理選擇建筑綠化的形式。就高層民用建筑而言,其可采用立體綠化的模式,使得植物綠化效果達到最好。譬如,在進行高層民用建筑居住區附近的綠化設計中,就應注重園林景觀效果的合理設計。
3 結束語
有效地應用綠色建筑設計對于促進社會和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能有效地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設計者在進行科學選址、場地設計的同時,必須科學合理地規劃建筑布局。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風能等自然資源,可減少能源浪費,充分發揮建筑的節能環保功能,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凱.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研究[J].上海房地,2021(08):32-34.
[2]韋峰,劉熙靖.萬物互聯驅動下的綠色建筑動態化設計方法及策略探究[J].建筑與文化,2021(08):218-219.
[3]徐慧敏,翟輝.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智能輔助設計系統[J].現代電子技術,2021,44(16):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