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顏溪
摘要:近幾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從以前的低矮建筑到現在的高樓大廈,人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升著,但提升付出的代價有很多,比如各種資源的過度使用以及亂排放等從而引發的各種自然災害,像旱澇災害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水利工程施工建設是通過各種水工建筑物的構建,比如水壩、溢洪道、進水口、魚道等來幫助人們妨害興利的,通過這些水工建筑物的建設來平衡、有效利用地表水跟地下水。在這些水工建筑物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各種施工測量,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質量。但是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的相關技術在運用中存在一些問題,對測量以及后期的施工都存在影響。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測量技術;分析與探討
前言
測量對于一個水利水電工程來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工程的測量精準度和質量問題,都依賴于前期的勘測準備。當代的科學技術發展十分的迅速,更新進程也是日新月異,應用一些較為先進的測量技術,可以在施工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目前的GPS定位系統、變形測量技術以及數字地形等的測量技術都是近期出現的新型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這些新的水利水電技術經過運用,了解到自身的優缺點并進行改正,擴大應用領域,技術特點,不斷地推動著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的更新進程。
1水利水電工程測量的重要性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環境比較復雜,因為需要有一定的流域供水,所以選址一般都會在山區,而山區的地質環境比較復雜,所以增加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難度。為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需要在選址和設計階段做好充足的可行性論證,詳細了解施工現場的地質水文狀況,這就需要進行工程測量,為地質分析提供科學可靠的數據。工程測量貫穿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始末,為工程的設計、施工提供優質的服務。通過編制合理的測量方案,優化布置各個環節的測量程序,采用先進的測量技術,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為水利水電工程的高效開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2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
2.1控制測量技術
控制測量是測量工作的基礎,做好控制測量工作才能為以后的測量、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控制測量也逐漸向現代化發展,GPS等較為先進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近年來,GPS衛星定位技術也廣泛應用于控制測量:大區域測圖控制網、中小區域測圖平面控制網均采用GPS控制網技術;而專用平面控制網也有部分采用GPS 布設首級網或直接布設為 GPS 混合網等。數字水準儀具有測量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勞動強度輕、可實現內外業一體化等優點得到了廣泛應用。布置了數量足夠分布均勻的高程控制點的小型GPS 網,GPS 高程可達到四等水準側量的精度;若測區建立了高精度的精化大地水準面,長距離的 GPS 高程可達到二等水準測量的精度。
2.2數字地形測繪技術
計算機與全站儀的普及,使得市場上大量出現了多種具有大比例特點的地形圖數字測繪方法,各式各樣的成圖軟件及測繪技術使得地形圖與專業圖等制作得到滿足,此外還可應用GIS 前端數據對其進行采集與更新。
數字地形測繪技術的工作模式常用的有三種:電子平板模式、數字測記模式和數字攝影測量模式,后者還包含了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模式。
2.3水下地形測量技術
傳統的水下地形測量技術不僅效率低下,且誤差大,不適合現代測量要求,近年來差不多被淘汰。隨著科技的發展,衛星定位技術衍生出了許多測量新技術,這些技術配合多波束測深儀可代替經緯儀、電磁波測距儀等對水下地形進行測量。與傳統的定位技術如岸上基準點交會法、極坐標法等相比,新技術不僅能夠縮短工作周期、減輕人力物力,在較大面積的水下地形測量中更顯出其優勢。
3水利水電工程測量要點
3.1施工控制網的建立
施工測量的主要目的是把在設計圖紙、文件上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狀、大小、高程以足夠的精度在實地上標定出來;用以指導施工,并檢測建筑物的竣工形狀;而無論是標定建筑物的位置等,還是檢測其竣工形狀均是以施工控制網為基準的;因此在施工放樣前都需要建立與工程主體建筑物相應等級的施工控制網。
3.2施工放樣
為了保證放樣數據的準確無誤,混凝土的施工放樣采用內業與外業分離,立模放樣與立模驗收檢查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內業人員根據設計圖紙繪制樣點圖,樣點圖均經過認真校核,未經校核和批準的圖紙和樣點圖不得拿出放樣。外業則采用全站儀的坐標放樣或極坐標法進行放樣。在立模放放樣的過程中,對整個過程實施嚴格的質量控制,其中包括觀測員、放樣員、標定員、檢查員均明確各自的職責,所有的放樣過程均實行檢核制度。立模驗收階段的檢查,立模工人根據放樣點把模板立好后,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必須對模板的位置作檢查驗收,對不滿足立模允許誤差要求的進行調整,使之滿足技術規范的要求。
校核角度差保證在±5”左右,設最大為mα=±10”;儀器對中誤差m 中=±1mm;放樣點標定誤差致m 標=±5mm。放樣精度要求,操作簡便,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粗差的出現,同時能夠滿足較快施工進度的需要,保證了放樣精度和速度。
放樣時,對放樣建筑物的輪角線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距邊線0.5m的放樣控制點線和板、梁、柱、小墻體分中放樣控制點線,同時在標定樣點后,量取上一次砼澆筑后的實際邊線樁號,做好放樣、檢測記錄,作為下一次施工工作的控制依據和竣工體形測量資料的原始數據。
在放樣過程中,有時還采用了后方交會法放樣部分閘墩的樣點,均嚴格按規范要求操作,保證滿足規范所規定的精度需要。
3.3驗收測量
(1)工程量驗收測量
工程開工前應檢查業主提供的原始地形圖,在實地測量幾條斷面或散點,內業展點在圖上比對。對有異議的部位應及時書面報告業主或測量監理工程師,協商解決補測方案,實測部分的地形圖報送測量監理工程師認可。如果業主沒有提供原始地形圖,工程開工前一定要實測原始地形圖,并報送測量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工程量驗收測量一般每月進行一次,遇獨立危巖體爆破、深洞溶槽清理回填,應及時測量計算工程量,并報監理簽字認可。工程量驗收測量時要分別出具土石方開挖、回填工程量。土石方開挖工程量要區分土、石分層和不同巖性石料的方量。土石方回填要區分各種回填材料的方量。工程量驗收測量一般采用地形圖法或斷面法進行測量。采用全站儀或地面攝影方法測繪出驗收部位的實際地形圖,地形圖比例尺一般在1:200~1:1000 范圍內選擇,測圖范圍應超出工程部位邊線3m~10m。采用經緯儀或全站儀架在斷面上進行測量,也應測出邊線3m~10m,斷面間距根據情況在5m~20m范圍內選擇。測點密度一般以圖上間距不大于3cm,地形變化處應加密測點,以正確反映地形形狀為原則。
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離不開測量,做好測量工作不僅能縮短工程建設的施工周期、優化施工環節,更能保證工程質量以及以后修建、擴建等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測量技術應運而生,然而每一種測量方法都有其適用性及缺點,不合理選用容易造成測量結果偏差嚴重,這需要我們在實際測量中,采用正確的測量技術、運用科學的測量方法,提高測量的監督管理工作,確保測量數據的可靠性,為工程建設提供最合理的測量數據。
參考文獻:
[1]鄧月輝.對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監理的探討[J].廣東科技.2011(02).
[2]馬宗彪.測量在我縣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J].科技風.2010(21).
[3]伏喜軍,劉正波,周健.淺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與質量控制[J].今日科苑.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