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
摘要: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開發對河道及河流景觀都會帶來一定破壞,造成了綠化面積減少,也導致自然生態空間被壓縮,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因而,就尋求水利工程與景觀生態治理之間的平衡,統籌兼顧,實現共同發展。本篇文章就結合實際河道的治理發深度,闡述了景觀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則,并且研究了生態景觀合作發展的規劃。
關鍵詞:水利規劃;河道治理;生態景觀;功能發展
引言:
近些年,政府大力開發建設水利工程設施,水利設施為國內防洪抗災、航運、發電工程,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過去傳統水利工程在供電、發電、灌溉等多方面都有顯著作用,但是也形成一些負面影響因素。在水利工程指導下,組織開展河道整治,對于水環境生態系統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傳統水利規劃設計主要是以控制水流方式來實踐,水利設施開發建設,對生態系統會帶來許多的破壞,河道非連續化,導致河道景觀呈現碎片化的特征。河道兩岸綠化持續退化,威脅到了生物多樣性,基于此,就需要分析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產生的負面影響,遵循著生態治理的原則,對河道做好綜合的整治,逐步修復被破壞生態系統,并且因地制宜,營造河道景觀,建設生態系統的建設和景觀設計設施,共同發展建設,來助推水利事業多元化發展。
一、生態河道治理的原則分析
生態景觀河道的治理需要秉持自然思想理念,這樣才能夠實現治理河道生態系統的目的,并在此基礎之上,會實現河道恢復及重建,要重點突出地域性、生態性、自然性、本土化的原則。
(一)地域性原則
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形地貌,河流條件也相差各異,同時各地區氣候條件差異巨大,存在著氣候發展的特殊性。因而,河道整治需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氣候氣溫等相應的特征來設計。
(二)生態學原則
自然生態學的原則是當前生態景觀河道治理的核心,從目前生態學發展角度來講,要有效發揮河流河灘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夠使河道兩岸的生態系統、水文環境得到顯著的改善,適應自然的原則,以及實現生態景觀河道治理,需要轉變過去傳統的觀念,要有效控制水流,最大限度保證河道自然狀態,避免大規模的工程改造[1]。
(三)順應自然原則
生態景觀治理需要摒棄過去傳統的觀念,放棄控制水的想法,最大限度去保證河道和河岸自然狀態,避免出現大規模開發水利工程的改造工作。
(四)本土化原則
河道自然生態的恢復要優先使用本土資源,避免引入一些外來生物,而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平衡。
二、生態景觀河道共同發展的水利規劃設計
(一)生態水源及水體景觀的規劃設計
針對不同的河道功能性,做好規劃治理河道,比如在整治河流枯水期較長和缺水源的河道時,要首先解決水源的問題,給河道內部提供充足水資源,并且要改擴建水庫,改擴建之后河流面積會增大,這樣就滿足了當地居民供水要求。通過考慮到現有水庫及河流的地形問題,使用暗管的方式來引水。考慮河道景觀效果,同時可以在河段規劃修建多個大壩,進而可以展現出良好的河道景觀效果。
(二)河道景觀規劃設計
綜合考量各河段的水流狀況,及城市內生態建設發展要求,來設計景觀水利規劃。以位于南京市六合城區東北部金牛山水庫為例,是一座中型水庫,水庫周邊5座山與水面構成金牛山水庫風景區,包括金牛山、癩牛山等,自然風光優美[3]。金牛山水庫為市民提供用親水空間,來娛樂休閑服務。同時也具有科教功能,為郊區生態環境的發展提供了保育的作用,來及時的修復自然生態系統[2]。水利規劃部門要組織對實際的河流河段周邊現場做好充分的調研勘察,掌握河流周圍的自然植物的生長狀況和河流水質狀況,及河流邊坡位置、土壤土層的結構狀況,來規劃設計景觀地帶。科學布局游客游覽區域,要在景觀規劃中,避免游客活動面積過大,而影響到了動植物的生長,科學平衡和到周邊景物自然生物生長,整個景區規劃,實現經濟規劃與自然平衡發展[4]。
(三)河道規劃總體思路研究
要想提高整個河道規劃工程的方案質量,增強水利工程的防風抗災力度,改善區域內帶來資源欠缺的問題,保證居民的淡水資源供應穩定。規劃設計人員需要從實際狀況出發,將河道設計與生態景觀相融合,這樣才能夠促使整個河流可持續化發展,河道整治是關鍵性項目工程,也是目前河道自然修復工程的關鍵核心。為了實現生態景觀和水利工程有機融合,可以通過采取河道底部使用粘土回填,這樣會增強防滲功能,同時也有助于動植物的棲息,規劃設計為綠化帶與水面相聯系,這樣可以為水生植物及微生物提供必要的休息場所,也可以為居民提供休閑的場地。可以使用石籠,這樣便于水生植物生長,而且還能夠給魚群提供筑巢的場所,河道兩岸的間隔設計為清式臺,安裝亭子,搭建環境景觀平臺。生態景觀與休閑娛樂設施有機地相融合起來,在不同的河段內以不同的特點為基礎,劃分為生態景區和休閑娛樂景區,在景觀帶的設計上會重點突出本地區的特色優勢,融入民俗風情和歷史元素,突出一個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帶[5]。
三、結束語
河流水利工程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航運、發電、灌溉,也是帶來自然生態系統,改善區域環境河流,也是自然生態的關鍵組成,它對人們具有綜合性的意義。在河道整治時,需要兼顧水利工程、景觀工程及生態修復工程,從規劃設計到實際項目施工都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這樣才能夠實現設計工程項目,以河道景觀和生態系統的協同發展,使得河道發揮其綜合的價值,為人們帶來綠色化居住生活的場所,也能夠改善城市的面貌,實現城市綠色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佳林.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河道建設中的運用[J].科學與財富,2020,000(005):275.
[2]茆福文,林旭,李卉,等.基于生態景觀河道共同發展的水利規劃設計[J].科學技術創新,2019.
[3]黎小建. 南京金牛山灌區水庫聯合優化調度研究[D]. 揚州大學,2016.
[4]呂軍,任錦亮,張健,等.平原水網地區水利工程景觀化設計的若干思考[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9(11).
[5]宋甜甜.城市河道整治與景觀生態設計研究[J].區域治理,2019,000(0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