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萬海逸
摘要:差動保護是變壓器的主保護,但在其保護的邏輯校驗工作中,比率制動特性曲線校驗是最為耗時的,主要原因是計算步驟較復雜,本文提出開發一套變壓器差動保護校驗輔助軟件,簡化試驗步驟,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主變差動保護;比率制動特性;保護校驗;輔助軟件
1 校驗方法及計算
主變是變電站的核心設備,在繼電保護領域,廣泛采用了差動保護作為主變電氣方面的主保護,能夠快速反應并可靠地切除主變故障,是主變最重要的保護。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Q/GDW 11056.2-2013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檢測技術規范[1]規定:主變差動保護比率特性曲線應在比率制動曲線每段折線橫坐標(制動電流)上取3點或多點,模擬故障,測試該點的差動動作值。
某主變保護的比率特性曲線如圖1所示,該曲線共三段,在Ir(制動電流)=0時,Id(差動電流)為Icd,Icd通常在保護定值中設置,為差動啟動電流,Ir增大至0.6Ie(變壓器各側歸算至一側的額定電流),Id按斜率kb1=0.2隨之線性增大,;0.6Ie<Ir<4Ie區間內,Id按斜率KID=0.5變化;Ir>4Ie,Id按斜率kb3=0.7變化,由此形成三段折線。當某故障使得(Ir,Id)坐標落在曲線上方時,差動保護將會動作;(Ir,Id)坐標落在曲線下方時保護將不會動作;當主變正常運行時,(Ir,Id)坐標會落在Ir軸線上,即Id=0。保護校驗要求在每段折線上所取的3點測試差動動作值的點,為差動保護的臨界動作點[2]。
對于Ir、Id的取得方法,以Ynd11接線的三相變壓器為例,由于Y側與d側電流相位存在幅值差以及30度角度差的特性,通常應首先將各側每相電流歸算至一側或轉換為標幺值,再進行轉角計算,常見的方式為Y側軟件轉角至d側,進行幅值和相位補償,即對于Y側,有:
轉角完成后,可得到Ir,Id,通常為計算方法如下,公式中I1為Y側轉角后的一相電流相量,I2為d側所對應相的電流相量。
在現場校驗過程中,通常采用模擬Y側單相故障的方法,根據規范要求,應先通過折線確定(Ir,Id)的坐標,再經過如上計算公式反推回Y側與d側的各相電流,列方程組求解,人工手算較為麻煩。
2 程序實現過程
設計計算用工具軟件,應根據現場校驗的實際過程,確定輸入、輸出以及算法。
(1)輸入
1)一次設備參數:變壓器額定容量、變壓器各側的額定電壓、各側電流互感器的變比;用于確定變壓器各側的二次額定電流;
2)保護定值以及比率特性曲線的參數:差動啟動電流Icd、比率特性曲線各拐點的橫坐標、比率特性曲線各段的斜率;用于確定比率制動曲線;
3)校驗中所使用的動作臨界點所對應的橫坐標(制動電流);用于確定動作臨界點坐標。
(2)輸出
1)需通入裝置的Y側與d側電流幅值及相位,可直接用于模擬試驗;
2)動作點的差動電流,用于檢查及試驗報告記錄;
3)各側額定電流及平衡系數,用于檢查及作為中間變量。
(3)算法
首先通過輸入的參數和定值計算出必須的中間變量,確定比率制動曲線,再通過輸入的制動電流確定校驗用的動作臨界點位置,由于每段折線的差動電流計算方法不同,所以需要通過3個分支來確定并計算,計算得出差動電流之后,即可通過固有公式反推回用于模擬故障的各側電流。
相較于人工手算,由于將計算部分程序化,省略了大量中間計算過程,可以達到節省時間的目的。
3 實際應用
實際應用時,步驟大致如下:
(1)主變保護校驗前應首先定值單、保護裝置說明書及主變銘牌參數,確定所需的一次設備參數和定值設置,做好試驗前的接線工作,并完成模擬量試驗確定電流采樣正常。
(2)開始差動保護比率特性曲線校驗,首先打開輔助軟件,分別進入參數設置和定值設置。
參數設置:填入所校驗主變的一次設備實際參數;
定值設置:根據所校驗保護裝置的比率制動曲線及定值的設定填寫;
(3)參數設置和定值設置完成后即可進入計算。首先會出現基本參數計算界面,點擊“參數計算”即可算出各側額定電流與平衡系數,方便調試人員查看及使用,如圖:
(4)進行比率特性曲線試驗,點擊“試驗計算”進入計算界面。
計算前,首先需要設置通流側和轉角方式,選擇完成后點擊確認即可。然后輸入比率制動曲線上需要校驗的動作臨界點所對應的制動電流(標幺值),再點擊下方“計算平衡點”或“計算動作點”即可計算出試驗所需電流,按實際接線向保護裝置通入模擬量即可。
通入模擬量,可先通入比計算結果差動電流稍小的相電流,差動保護應不動作,再設置0.001A的步長,逐漸增大電流達到計算結果,查看差動保護動作情況。
使用時可以點選“計算結果顯示為標幺值”進行計算結果顯示為有名值或標幺值的切換。
(5)改變制動電流大小,重復進行試驗,分別在每段折線上進行3個及以上不同制動電流的試驗,即可完成比率特性曲線的校驗。
4 結束語
在主變保護定檢工作中,通過實際測試和使用本文中的輔助軟件,確認了本軟件能夠快速、正確并精確地進行計算,在比率特性曲線的試驗中能夠起到減少人工計算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但筆者認為,過度依賴軟件輔助計算工作,特別是對于還未對主變差動保護原理理解清楚的繼保人員而言,是不利于其深刻理解變壓器及差動保護所蘊含的知識的,所以人工計算對于繼保人員的技術、技能培訓以及其成長有其不可替代性。只有透徹地理解各種保護的原理及知識,才能真正提升運行維護質量,推動繼電保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第2部分:Q/GDW 11056.2-2013
[2]徐健. 淺談變壓器差動保護原理及主變差動校驗方法[J]. 湖北電力,2010,34(004):38-39.
作者簡介:李根(1991—4),男,漢族,重慶永川,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電力系統繼電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