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柳岐
摘要:混凝土的可塑性較強、成本價格相對較低,是我國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材料。隨著時代的發展,混凝土技術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高性能混凝土在傳統的混凝土材料的基礎上又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訴求,建筑企業應當加強對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不斷地優化其配置與施工質量。在工民建施工過程中,最常用就是水泥混凝土,不僅具有很強的抗壓強度,同時可塑性非常高,并且非常的經濟性被廣泛地應用到工民建結構施工中,本文就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進行研究。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分析;控制
在道路橋梁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束后,施工工作人員需要將露在外面的外模拆除。在這工序操作結束后,施工工作人員需要注意立即采取一定的措施,將其在此覆蓋,以保證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水分蒸發速度得到一定的控制,規避高性能混凝土自動收縮對建筑的質量造成負面的影響。此外,在夏季大多數地區的溫度都相對較高,面對這種情況施工單位可以選擇使用溫水延緩水蒸氣的蒸發的方式對澆筑位置進行養護,規避混凝土開裂等質量問題的出現。
1施工裂縫的常見類型及出現原因
1.1 干濕型裂縫
收縮裂縫主要是指在混凝土材料生產、使用或后續養護過程中,因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速度不一使混凝土結構完整性受到破壞而產生的較為明顯的裂縫。在工程的最后階段,施工企業忽視養護,造成混凝土外層與空氣混合,吸收了過多的熱量,使混凝土內部水分蒸發速度慢于外層,造成混凝土內、外濕度不同且壓力不同,進而出現裂縫。這類裂縫一般同時出現,范圍較大,會造成施工過度延遲,使施工企業無法完成其應有的施工任務。
1.2 荷載裂縫
這種裂縫也叫應力裂縫。其經常出現在建筑結構中,如簡支梁受力、牛腿受力、屋面板張拉、大偏心受壓柱、現澆樓蓋等受力不均勻或部分受力的位置的一種較為規律的裂縫。多數情況下,通過計算和分析可以得到更為精確的結論。
1.3 收縮性裂縫
通常,澆筑后一段時間,當混凝土硬化至一定強度時會脫水收縮。尤其是夏天,當混凝土水分流失過快而發生變形時,若混凝土抗拉程度低于收縮力度,就會產生收縮性裂縫。同時,大面積梁與板等部件也經常因混凝土水化熱,影響混凝土的收縮而產生裂縫。如果不及時加以阻止,將會對這些部件造成嚴重后果。
1.4 溫度型裂縫
溫度裂縫主要是指在澆筑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同一點的熱能積累導致其內部空氣無法流動,從而使此點溫度顯著升高,內部水分不能有效蒸發,使得混凝土結構的內外之間存在溫差,進而產生溫度應力,破壞混凝土結構穩定性的一種裂縫,大幅度降低了整個工程的總體水平。并且,此裂縫的產生過于隨機,沒有規則可循,充滿了不確定性。根據其形式的不同,這些裂縫通常分為水平裂縫、垂直裂縫和八字形裂縫,技術人員可以根據裂縫的表現形式確定混凝土的結構。
2 對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控制措施
2.1 嚴控混凝土原材料
進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要按照施工操作流程,同時要嚴控混凝土的原材料。作為建筑企業針對混凝土的原材料要加以管理,需要有專業的質量檢測人員進行檢測。在混凝土中會應用到大量的水泥,整個混凝土的質量都是水泥的質量所決定的;因此,要嚴格地把控水泥的合格率,進行采購水泥中,工民建企業要選擇品牌和信譽好的水泥供應單位,要提供資質和合格證明,與此同時,要確保同一個批次的水泥質量,現場的監理要監督水泥的質量,要進行抽樣的檢測,抽查其質量,確保水泥的質量,從源頭避免混凝土產生裂縫;進行配置混凝土過程中,要合理地控制混凝土的實際用水量,配置過程中不能使用生活污水,主要是污水中有大量的雜質,會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也會導致混凝土在應用中增加裂縫的產生概率,要選擇干凈的水,并且水中的有害成分不能太高,確保配置的混凝土能夠符合施工標準和規定;另外,進行配置中,要合理地控制水泥和沙子的用量,施工人員不能擅自地更改其比例,確保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2.2 外加劑的選用
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的提升依賴于外加劑,是高性能混凝土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建筑企業應當對外加劑的選用重視起來,首先在減水劑的選擇上,建筑企業應當著重的考慮聚羧酸類高性能類減水劑,使得高性能混凝土的自動收縮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有效的避免建筑坍落事故的出現幾率,從而達成保護建筑企業的利益,規避大范圍的成本損失的目的。
2.3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比例
高性能混凝土與傳統的混凝土相比密實度更高,這也是高性能混凝土能夠替代傳統的混凝土材料的優勢所在。因此,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置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混凝土的密實度的提升重視起來,第一,減少對混凝土水泥漿材料的用量,使得混凝土中的含砂量能夠得到降低,進而達成規避嚴重的水熱化問題的目的。第二,砂子用量、石子的空隙率、砂子的緊密堆積密度。
2.4 澆筑工藝的控制
在混凝土的澆筑工序中,施工技術人員需要注意對斗送混凝土的布料厚度實施控制,使得其能夠維持在40厘米的范圍之內,為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礎。在混凝土的澆筑工作結束后,需要進行混凝土的振搗以提升混凝土的密實度,使得混凝土的耐用性能夠得到改善,在這一環節施工管理人員需要對施工工作人員實施針對性地培訓,幫助工作人員進一步掌握規范的振搗操作方法,從而使得澆筑工藝的質量能夠得到控制,實現施工的有效性。
3 管理措施
3.1 加強施工的管理
工民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是一項十分專業的工作,尤其是混凝土的配置、澆筑和養護作業,都要嚴格地按照技術流程完成,施工人員對于施工的管理需要加強,要降低外界因素給混凝土結構造成的嚴重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需要專業高的工作,施工企業需要技術人員到施工現場進行指導,要增強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嚴格地按照施工規定操作,要降低施工結構裂縫發生,還有降低鋼筋出現銹蝕。第四,要通過電化學、涂層法等方式進行防銹工作,目的是給混凝土起到保護層,防止出現鋼筋生銹等問題。另外,對于化學反應出現的裂縫,要適量地添加外加劑,一般會使用到砂石骨料或者是低堿或無堿的外加劑,還可以添加堿骨料;目的是確保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涂層防腐的涂料等措施。
3.2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及養護措施
混凝土施工的養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施工企業需要加以重視的,因為養護工作不到位,一方面不僅會導致混凝土的強度下降,另外一方面在硬化中也會造成失水問題出現收縮,就會出現裂縫。在夏季如果溫度太高或者濕度很低,此時就要多進行澆水作業,目的是預防出現收縮裂縫,還可以降低溫度出現裂縫。
4 結束語:
總之,技術人員應該從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創新施工裂縫處理技術應用方法,強化施工裂縫處理技術應用過程控制,為切實提高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穩定性與可靠性貢獻力量,為促進現代建筑事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啟懷.芻議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裂縫處理技術的創新應用[J].四川水泥,2019(4):247.
[2]張彪.混凝土結構裂縫修復施工技術[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