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平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種道橋建設項目也在不斷發展,為進一步提高城市交通便利度提供了基本保障。施工前,對城市道橋建設項目進行嚴格的地質勘察分析,是形成項目方案、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前提。對一些地質結構較弱的區域進行路基路面施工時,應注意控制其質量和承載力,充分考慮實際使用需求,選擇高強度的原材料和工藝手段,以提高道橋的施工水平,切實保證道路橋梁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延長使用壽命,促進道橋基礎施工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市政道路橋梁;路面;施工技術;沉降技術
引言
建筑工程中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隨著我國社會生活的迅速發展,出行成為大眾關注的要點,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的安全性是民眾最關注的根本問題。從公路工程項目的角度出發,其路面的壓實程度、路面滲水程度、路基抗壓力程度等都與公路建設的安全性相掛鉤。因此,提高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對于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從路基路面沉降段這一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最基礎的問題出發,希望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數。
1路基路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1.1地基設計問題
道路橋梁地基設計應充分考慮路基承載強度及地質環境對路基的影響。一些施工單位形成的道路橋梁建設方案,尤其是對一些地質結構分布較復雜的區域,沒有考慮到區域性軟弱地質對建設造成的影響,或僅憑工程建設經驗,設計程式化的地基建設方案,而沒有考慮到不同地質環境所帶來的設計變化問題。地基設計不僅僅是土層分布問題,在一些較復雜的地下水系分布條件下,很容易發生水土流失所導致的沉降,這種情況在進行修復和加固處理時,工藝難度較大,必須引起設計和施工單位的重視,合理平衡使用需求和對實際環境產生的影響,更好地保證工程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1.2橋臺背路堤壓實度問題
道路橋梁涉及的施工流程較為繁瑣,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兼顧各方面的施工標準,規范化施工,其中橋梁臺背填土是技術規范的重點,但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該技術的專業性過高,再加上影響因素比較多,很多技術操作環節沒有落實到位,使得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受到了較大影響,從而誘發不均勻沉降的問題。還有就是道路橋梁的來往車輛比較多,道路橋梁在重力負荷的影響下,路面的整體穩定性會受到影響。
1.3橋頭搭板設置不科學
當前部分公路橋梁工程路基處理傾向于選用搭板結構設計,這一方式可以有效縮小公路與橋梁之間的剛度差異,避免因剛度差異過大所引起的不均勻沉降現象,同時使路基強度有所提升,有效避免沉降引發交通事故。在實際的公路橋梁施工建設中,搭板設計需要考慮很多因素,而部分工程企業在搭板設計時考慮不全,導致橋頭搭板設置不科學,造成路基沉降。正確的搭板設置方式是在搭板的一端經枕梁支承于路基,另一端支承于橋臺牛腿處。實踐經驗表明,搭板和橋臺路基的距離越近,整體結構的承受應力就會越小,如果在施工時搭板和橋臺路基的距離控制不當,可能導致搭板處路基受力不均,引發沉降。
2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2.1科學設計沉降段路基路面結構
控制路基路面的設置,根據市政路橋工程的具體情況,合理設計沉降段路基和路面。沉降段路基包括坡面、邊界層和路基主體,同時設置護坡,以保護路堤不受雨水侵蝕,保持結構設計的穩定性。此外,還應進行地基處理,以提高橋梁軟基的性能,當土工地基厚度較大時,可將一些高性能材料加到填土中,為提高回填土的強度和路面基層的承載力,對原路面進行了路面基層處理。回填土可采用瀝青混凝土,并可摻入粒徑均勻的砂石。該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回填的承載力,在回填實施過程中,可分層回填,控制每層厚度及各節間的連接,避免出現施工縫。鋪設1層,并對其相容性、含水量等參數進行檢測,確認符合標準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只有控制好上述參數,才能使路基和路面的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減少沉降和變形。
2.2搭板設置
在沉降路基及路面施工中,搭板的主要作用是將厚度突變的路面作為基底,使厚度突變逐漸變為剛度,以降低沖擊荷載,從而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區域的可持續性,及道路施工的整體質量和耐久性。在施工過程中,要有效地計算出搭板表面高度的數值,須掌握施工條件,并結合相應的橋梁參數設計應用,以便在設計時能在特殊情況下,使搭板表面高度與普通路面基面高度一致,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倒置法對導風板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導風板與普通路面基面高度一致。對安裝有補丁過渡板的底端及引道面板地面,若數值升至高于設計要求的高度,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通過調整后向線來解決路面沉降問題,避免在沉降段出現路面裂縫,同時要準確檢查引橋板與基礎頂板之間的距離,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拼裝模板。依據實際情況,應檢查距離在11cm內,以達到有效控制狀況的目的。
2.3橋臺軟基施工
橋臺軟基施工是道路橋梁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橋臺軟基施工是這近年才出現的一種新型技術,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道路橋梁規模越來越大,為橋臺軟基施工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也不斷促進了橋臺軟基施工技術的完善。在應用該技術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一些細節方面的處理,如塑料排水板法、水泥粉噴樁地基法等,通過這些方法的應用,會使得軟土層地基更加穩定,同時還可以縮短道路橋梁的施工周期。此外,還可以使用超載預壓施工技術,在橋臺軟基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工程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合理調控,還需借助機械設備對施工技術進行優化處理,從而提高橋臺軟基穩定性,降低沉降概率。
2.4優化建設方案
工程方案是道橋項目的重要技術指導,必須保證與工程現場地質特征的一致性,從力學結構、建設難度等方面綜合考慮,以促進方案編制的科學合理。開展項目規劃前,要求設計人員前往工程現場進行實地勘察,根據不同區域的地質結構特點,對建設材料、技術進行規劃,形成有區分性的結構建設。對一些長度較長或工作量較大的道橋項目而言,在不同的建設區域,可能會出現地質環境突變現象,單純依靠地質勘察和設計經驗,不能很好地保證項目與實際環境的匹配性,這也是造成道橋建設質量隱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對一些河水流量較大的區域進行道橋規劃時,還需考慮季節因素帶來的影響,其中包括風力、流量等。設計人員可采用計算機建模的方法,實際模擬建設方案,找出設計中的不足之處。
2.5道路橋梁沉降段的施工組織
在橋梁施工結束后,要及時進行加固,加固時間和抗壓強度要與橋梁承載能力相適應。在溢流和灌流過程中,還要保證路堤的緊固點與橋面保持同步。橋梁下部排水設施,應考慮施工場地降水問題,在降雨量大的地區應加強工程措施。也就是說,應有足夠的排水管道和洞口,以防止道路橋梁中的雨水積聚,避免雨水潮濕,減少公路路基的塌陷,及損壞瀝青路面。另外,項目還可根據當地地下水含量,控制雨水有效濕度。
結束語
在道橋工程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基坑的穩定性和路面施工強度,避免留有變形、沉降等安全隱患。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工序、工藝,精細化項目的施工必須由技術人員完成?;拥拈_挖回填和工程現場的排水是最易出現質量隱患的環節,需要技術人員有效監測和控制,做好排水和回填壓實工作,及時進行地基和路面維護。
參考文獻:
[1]徐連.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科技與管理,2021(01):162-163.
[2]張埤清.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窺探[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11):237-239.
[3]馬成杰.關于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思考[J].現代物業:中旬刊,2020(0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