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波
摘要:未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將逐漸從傳統型轉變成現代創新行業,市場同質化與產品標準化以及經濟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國際市場背景,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在此前提下,建筑工程行業與工程造價管理之間始終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其中,工程造價管理貫穿于整個工程全壽命周期,包括項目投資決策、設計概算、施工預算、竣工結算與決算等項目各階段。為在工程建設項目過程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節省各種資源材料并取得較好經濟、社會效益,促進工程行業更加規范且可持續發展,在建筑行業經濟大勢明朗的背景下必須加大對工程造價管理力度,對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和改革。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對策
1造價組成
工程項目建設費包含多種要素,具體而言主要含有建筑安裝費、物資采購、生產資料儲備、人員資料等。
其中,建筑安裝費包含下面幾點:(1)項目成本:即施工單位物資消耗;(2)計量成本:即工程建設前及建設過程中使用成本,其在工程總成本中占比較大;(3)間接費用:即管理與行政費用,行政費和部門必須支付的費用;(4)利潤:企業為了實現項目目標獲得的效益。設備、材料、工具等方面都是以工程設計計劃為基礎,決定設備采買,具體包含設備、家具等方面成本。另外,還包含其他方面成本。
工程建設期間,通常會保留一些資金當做預備費用。此處主要為工程設計、預算期間,難以判定的成本。另外,工程實施期間,隨著市場及政策等方面的變化,材料與人力方面的價格也會發生明顯改變。因此,工程需要使用動態化管理方式加強成本與造價方面的管控。
2工程造價管理在建筑業中的重要性
工程造價管理不是片面的、暫時的管理,而是對整個建設工程全過程的造價進行管理。正確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能夠有效地控制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一步建設工程項目資金的利用效率,從而實現建設工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例如,在項目建設前期,造價公司或施工方需要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圖紙以及前期現場勘探的實際情況做出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招投標進程中應科學規范地編制招投標文件,全面分析在建設項目過程中某些因素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在有籌辦的前提下針對這些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利于業主有效地實施控制和管理,保證了招標與投標過程的公正性與公平性;同理,在管理控制下對各省份最新頒布的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規范進行合理利用,嚴格控制工程項目的成本,優化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能夠使建設企業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工程后期的竣工驗收階段直接關系著工程項目能否順利交接,在此階段中,竣工決算在整個工程造價環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確保了工程決算的準確性,也反映出建筑工程的投資效果和實際造價。以上內容都標志著從項目建設前期準備到竣工驗收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始終貫穿于建設工程全壽命周期。
3提升造價管理水平的對策
3.1提升造價管理重視度
為了確保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全面開展,有必要改變傳統思想理念,全面了解造價管理的工作意義。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應以身作則,全面發揮個人職能,嚴格控制各施工階段各項成本。不同施工、管理部門應與造價管理人員積極配合,全面參與工程造價管理,不斷提高造價管理效率。造價管理人員應提高專業技能,就自身管理存在的問題,主動學習并尋找解決方案,便于將新的管理方法應用到實踐當中。再者,工程造價管理人員還應投身到行業內部,主動掌握行業發展態勢,以國家有關政策為基礎,積極開展造價管理,滿足工程參與各方的經濟與社會方面要求。
3.2建立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
在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過程中,首要步驟應是將分散在建筑行業中的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效歸納以及充分整合,為構成完整的法律框架體系打下穩定的根基,以此保證建立起來的法律體系可涉及的工程范圍面積更廣,包含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方面更豐富、精準。再者,從造價管理部門這一大整體來看,每項工程所在地政府的工程造價管理職能轉變力量指日可待,與造價管理協會相類似的組織也應該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授予其在一定標準規范下能夠有序開展市場監督、造價審查和參與規章制度制定等權利。以此看來,對每一位工程造價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劃分與前兩步驟相互聯系,環環相扣。企業能夠對權力進行層層分化,在保證工作積極性的前提之下,將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每一過程都落實到相應的位置,從而為工程造價管理的開展構建一個穩定、高效的環境。
建筑工程招投標中串標、圍標、輪流中標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需要政府和企業自身采取多種手段加以遏制。例如,大力推行招標公告統一范本,消除人為設置的“高門檻”;降低投標準入門檻,加大外部環境競爭力;加強標后監管,對雙方違法行為及時通報至相關部門等。必要地建立健全工程造價管理依據、完善適應市場經濟價格機制、在優化過程中嚴格遵循科學性和合理性,對項目甚至企業都能夠起到法制化、規范化的管理作用。同時,企業嚴格選拔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準入資格與考核工作業績,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也是完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不二之選。
3.3加強全過程監管
建筑施工較為嚴謹,施工建設前應合理構建施工管理體系。不管是施工建設者還是設計者都應與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相互配合,力爭在造價管理基礎上,進行施工全過程監管。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應及時到施工現場勘查,了解施工場地用到的材料,便于促使造價管理和市場發展情況吻合。若建筑工程施工期間,遇到一些關鍵問題,應聯合各管理部門協商,全面考量各方因素,同時與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需求相結合,確保建筑造價管理監管工作全面開展。
工程造價管理質量,經常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這里很多影響因素都可以借助防控方式管控。為了避免其他因素對造價管理帶來影響,有必要加強造價管理監管。工程企業創建造價部門期間,應組建監管部門,并對造價管理人員合理開展監管工作。造價監管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將市場變化當做主要憑據,科學分析造價管理情況,便于制定最佳工程造價管理方案。當造價管理人員管理和預算間差異較大,監管人員應全面分析差異結果,了解其中原因,便于結合實際需求調整造價管理方案。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監管部門工作應和績效考核聯系起來,如此既可以健全施工企業績效考核,還能調動造價監管人員的主動性。
3.4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運用
傳統的建筑工程模式——建設單位與施工承包單位雙方角色,常因為信息傳遞不及時不通暢或者工程信息更新滯緩,造成重復勞作,資源成本浪費的問題,出現工程變更不斷、大量返工、項目延期交付和超出預算的現象。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將BIM技術貫穿于整個工程造價管理階段:施工前期的概算階段、環節管控階段、后期結算階段等。以3D模式將與工程相關的所有信息呈現,三維可視、參數化建模、碰撞檢查的特點有效解決了建筑企業人力、物力、資金浪費問題。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使用BIM技術優化設計方案的同時,也縮短了設計周期,能夠提升工程計價計量的效率和準確性,解決管理期間條塊分割、設計變更與索賠管理方面的問題,降低各種復雜問題的發生機率。
結論
針對造價執業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樹立主要在于不斷提升工程造價人員的業務能力、溝通能力和法制意識。政府層面,指導調動行業協會的作用,定期對造價行業的專業人員組織新政策、新規定的宣傳、貫徹及培訓。定期做好企業內部培訓,隨著全國法制化,從業人員應不斷學習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及政府文件。從業人員也要自身不斷跟蹤學習,科學合理的控制工程造價,有效的將工程成本與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相結合,充分挖掘建設項目社會效益,做到項目投資最優化,使造價行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波.淺談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發展思路[J].建材與裝飾,2019(4):278-279.
[2]周緒聰.楊準.建設工程施工費用控制和管理[J].工程造價理管,2019(1):73-79.
[3]朱繼東,吳瑞勤.建筑工程管理影響因素分析與應對策略[J].中華建設,2019(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