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義皓 張玉 楊鑫
摘要:為了保證水利工程堤防建設質量,使水利工程充分發揮作用,必須對堤防的防滲施工技術進行合理利用,確保水利工程后期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相關工作人員對水利工程堤防的防滲技術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應根據水利工程堤防的具體施工需求,對防滲施工技術進行科學選擇。基于此,本文針對水利施工中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
1 引言
自然環境問題、河道湖泊水流的沖刷以及浸溢沖刷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水壩堤防的決口,這會對堤壩附近生活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除了外界因素外,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也會對水壩堤防決口產生直接的影響。由于水壩堤防決口產生的危害比較大,應重視決口的搶險復堵技術,同時應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重視所使用的堵口施工技術,從而能夠保證水壩堤防建設沿岸的經濟穩定發展,為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2 水利工程防滲問題
2.1 防滲技術不合理
部分建筑單位獲取水利工程投標后,利用分包的方式完成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在實際施工中不重視防滲技術的施工質量管理工作,沒有開展有效的實地考察,無法根據水利工程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防滲施工技術。此外,在實際使用中沒有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開展防滲施工,導致在防滲施工中存在很多缺陷和問題,影響水利工程項目堤防防滲施工質量。
2.2 材料原因
若施工材料性能質量不穩定,強度、硬度、純度等不高,那么堤壩工程的防滲性也就無法達到標準要求,堤壩在使用期間出現滲漏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增大。調查發現,一些水庫在建設過程中由于資金相對匱乏、優質材料也較少,因此,采用一些性能質量不穩定的材料進行堤壩施工,使堤壩存在質量隱患。如某些工程用當地采的土、陶、素混凝土來制作涵管,某些工程使用石灰、土水泥作為膠結材料等。這些材料的抗腐蝕性差、強度低,易引起堤壩剝蝕、漏水等問題。除此之外,一些水利工程使用淤泥質黏土、水稻土或腐殖土作為填充材料,使堤壩的穩定性與強度大大下降,堤壩在使用期間極容易出現漏水、沉降等問題。
2.3 管理原因
目前我國較多的水利工程都缺乏管理,主要受管理責任不明確、管理資金不足等問題影響,一些水利工程的涵閘、啟閉設施等年久失修,無法很好地發揮作用,在雨季時堤壩就會出現漏水問題。水利工程土堤壩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多種損害,如大水沖刷、大風剝蝕、白蟻侵蝕等。要想讓水利工程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就需要定期開展檢查維修工作,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及時發現堤壩病害并作出處理,避免問題不斷擴大。然而當前的檢修養護工作還比較欠缺,土堤壩出現滲漏的風險較大。
3 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
3.1 施工準備
按照具體的情況變化調整備料的數量,組建更加有效、專業的施工技術指揮機構,使其做好對施工隊伍以及機械的組織,作出明確的分工。布置好堵口施工場地,同時明確具體的施工流程和計劃安排,對施工機械以及施工人員的進出路線和堵口項目進行完整的設計。除此之外,還應做好堵口之前的技術交底工作以及安全交底工作,保證在水壩堤防堵口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設備以及機械的穩定性和合理性。
處理裹頭用于保護水壩堤防決口口門兩端的斷堤頭,對其進行處理主要是用鋼木土石組合壩堵口技術。處理中應當注意修筑裹頭的牢固性,并對所修筑好的裹頭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為下一步的堵口施工建立良好的基礎。通常,在水位較淺、水流速度緩慢的區域以及土質情況良好的區域,能在堤頭的周圍打樁,并填散柳或者拋投散石等;而在水位較深,并且水流急速、土質不良的區域,就可以利用柳石枕等措施來進行裹護。
3.2 落實基礎工作
通過長期以來的實踐我們發現,在對河道進行管理、保護以及開發等工作中,水系規劃可以作為重要的憑據。在河道出險管理范疇中,在水域、岸線等方面都具備較為理想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在黑河流域防洪工程中,當地數年來缺乏大量降水并且表現出嚴重的淤積現象,灘地面積逐漸擴大,繼續開展保護和規劃工作。在相關水利部門工作中,需要針對重點河湖岸線和水域進行規劃制定。同時,借助管理措施,進一步研究當地水域和岸線利用情況,針對河道水系規劃實現更高的編制水平,并對當地的水系、河道等方面實際狀況予以全面探查,對期限內水系布設、河道工程布局等進行研究并設定規劃,將河道出險管理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對實際工作進行指導,從而打好基礎便于后續河道出險管理工作的實施。
3.3 滲漏防治技術
在處理堤防滲漏問題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用不透水材料在背水坡進行強堵,要嚴格按照上堵下排的原則進行處理,使堤防滲漏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此外,如果滲漏問題比較嚴重,就可采用臨水截滲的方法來維持壩坡的穩定性,將滲漏問題對水利工程產生的影響降到最低。臨水截滲的具體做法是:在迎水面與堤腳之間 2~3m 的位置,運用拋石進行穩固,對水流滲漏速度、滲漏量等及時控制。若拋石材料難取得或施工難度較大,就可采用彩條布、土工膜等進行封貼截滲,讓水勢得到緩解。處理人員也可采用編織袋加土對滲漏點進行封堵,讓滲漏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采用編織袋處理堤防滲漏問題時,要使用塑料薄膜作為編織袋的內襯,以使編織袋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另外,在對土質堤防進行滲漏病害處理時也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靈活采取一些防滲、治滲措施,以獲得最佳的治理效果。如當水庫水位較淺時就可利用土袋、松木椿將水面下的圍堰進行修筑,在修筑過程中向圍堰內部倒土夯實,讓圍堰的防滲性能得到提高。若水庫水位較深且工程周邊有較多黏土,就可利用船排在迎水坡,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倒土,利用土壤圍堵水流,讓滲水問題得到改善。
3.4 復堤階段
首先,要求堤頂的高程能夠恢復到原本的設計標準,并且復堤之后的高度應當存在一定的富余度,可以比原本的設計標準高出0.4m左右。另外,在復堤工作開展之前,需要先將基面的樹枝、淤泥等雜物清除,分層進行均勻的填土。筑堤過程中,要求黏土使用在離水面,而沙土使用在背水面。分層填土時,要采取機械或人工的方式對填好的土進行碾壓和夯實,并嚴格按照設計標準來進行,保證復堤能夠和原堤進行充分的融合,保障復堤的工作質量。
4 結束語
基于此,相關人員需在施工建設過程中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優化工程地質,加強材料管理,采用科學先進的防滲技術有效處理土質堤防滲漏問題,讓水利工程能正常安全使用。除了文中提到的幾項堵口措施外,還應在平時加強對水利工程土質堤防的檢查管理與維修養護,通過各項科學合理的養護管理措施降低滲漏發生概率,延長工程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姚汝婕.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芻議[J].山西水利,2020(01):35-36.
[2]李仲媛.水利施工中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22):89-90.
[3]時洪斌.水利施工中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探討[J].地產,2019(17):122.
[4]侯宏偉.探討水利施工中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分析[J].門窗,2019(10):57.
[5]張見剛.對于水利施工中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的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9(08):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