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56%以下,同時提出推動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強散煤治理等要求。面對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及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艱巨任務,煤炭行業在今年該如何發展?如何順應綠色、低碳發展的時代要求?國家能源集團經濟研究院戰略研究部副主任王雷、能源市場分析研究部高級主管吳璘對此進行了分析。
◆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56%以下,相較去年又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再一次釋放出我國壓減煤炭消費的決心。今年壓減煤炭消費主要應該朝哪些方向努力?又有哪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克服、解決?
答: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比重的下降,并不代表煤炭消費的絕對量必須下降。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并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由于2020年經濟基數較低,包括經合組織、IMF在內的多家機構對我國2021 年經濟增速的預測都不低于8%。一般而言,短期內經濟增長會帶動能源消費總量及結構的慣性增長,由于“容量+電能量+輔助服務”的完整電力市場體系尚處于建設初期,新能源快速發展面臨土地保障、發電消納等不少困難,加上主要耗煤領域節煤空間有限,散煤治理空間也在進一步收窄,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情況下,預計全年煤炭消費總量將與上年持平甚至有小幅增長可能,但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預計仍會繼續下降。
我們認為,控制、壓減煤炭消費增長,可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開展:一是加強引導,持續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降低經濟發展能耗水平;二是著力推動煤電的轉型升級,嚴控增量,加大存量機組靈活性改造,加強供熱改造,推進熱電聯產機組替代終端低效散煤消費,推動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機組有序退出;三是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領域科技創新,加大技術攻關力度,提高煤電機組能效、降低發電煤耗,探索實施“氫代煤”煉鋼,推進建材業“天然氣代煤”“電加熱代煤”等;四是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解決好新能源發電的接入和消納問題,推動儲能規模化發展,持續推進終端能源消費綠電替代工程。
不可否認,壓減煤炭消費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特別是短期強制性實施煤炭消費的大幅度壓減,需要統籌解決好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老礦區及部分煤炭企業轉型與脫困發展、東中部煤礦加速退出可能導致的社會不穩定等問題。
◆近年來,我國在散煤治理方面已經采取了不少的積極舉措,在一些地區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和不錯的治理成績。您認為目前散煤治理的難點有哪些?在今年的治理工作中,應該重點在哪些方面進行突破?
答:“十三五”期間散煤治理取得重大突破,成效顯著。隨著工業和民用散煤治理的橫向擴圍和縱向深入,我國散煤治理已步入“深水區”,骨頭越來越難啃。重點區域工業散煤治理空間進一步收窄,清潔取暖替代民用散煤面臨居民經濟承受能力不強問題,在補貼政策面臨退坡的情況下,進一步大幅度進行散煤治理的空間有限。在今后一段時間的治理工作中,建議重點在以下兩方面進行突破:一是繼續深挖工業散煤治理潛力,動態調整落后小鍋爐門檻及淘汰城市名單,在鞏固好重點區域散煤治理成果的同時,重點加大非重點區域的散煤治理力度,加快淘汰非重點區域工業小鍋爐,提高對散亂污企業的整治力度;二是優化補貼政策,擴大試點范圍,進一步做好北方取暖的清潔替代工作,“查漏補缺”鞏固提高重點地區清潔取暖成果,加大新疆、青海、甘肅等非重點區域城鎮清潔取暖改造力度,開展非重點區域農村清潔取暖試點示范。
◆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是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內容,而在這之中,煤炭清潔利用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十四五”期間,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我國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該如何繼續發力?
答:為適應“3060”目標下能源低碳轉型的新要求,“十四五”期間,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仍需沿著“源頭提質與末端提效并重”“煤電與化工為主”“鼓勵先進與淘汰落后并舉”的思路繼續開展工作,進一步提升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水平。一是要加強源頭提質,開展分質分級梯級利用。繼續推進煤炭洗選和提質加工,鼓勵低階煤提質技術研發及示范,推動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提升。二是要鞏固提升清潔高效煤電供應水平。提升高參數、大容量、智能化燃煤電廠比重,加強高靈活智能化燃煤發電技術研發與應用。三是要穩步推進綠色煤化工發展。繼續改造提升傳統煤化工產業,持續推動現代煤化工廢水凈零排放、固廢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探索新能源與煤化工耦合的綠色發展新模式。四是要繼續實施燃煤鍋爐提升和散煤清潔化治理。加快淘汰落后鍋爐,加強環保節能改造,提升鍋爐污染治理和能效水平。加強優質、經濟能源對民用散煤的替代,大力推廣先進民用爐具,嚴控劣質散煤銷售,提高民用煤產品質量標準。
◆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煤炭行業還應該在哪些方面下力氣?
答:煤炭行業應堅持高質量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積極謀劃轉型,以更好地適應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一是要繼續發揮好能源“壓艙石”作用,維持良好供需關系。堅持安全有序生產,避免嚴重供需失衡,提高產品質量,避免劣煤驅逐好煤,維護市場穩定,避免高煤價阻礙產業轉型和低煤價對清潔能源的擠出效應。二是要堅持綠色生態開發。因地制宜推廣使用綠色開采技術,提高煤矸石、礦井水綜合利用率,補足環保欠賬,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提升礦區生態功能,加快推動綠色礦山建設。三是要推動節能低碳生產。加快采、掘、選等用能環節清潔能源替代,降低綜合能耗與碳排放水平,加強煤層氣抽采利用,提高甲烷逸散治理水平和低濃度瓦斯利用率。四是要推動產業布局與結構優化。統籌資源條件、開發強度、區位交通、環境容量等因素,推動煤炭生產向優勢區域集中,進一步提升煤炭產業集中度,建設以安全高效大型煤礦為主的產能體系。五是要加快產業轉型步伐。推動煤炭由燃料向燃料與原料并舉轉變,探索新能源電力、新能源制氫等綠色燃料、原料與現代煤化工耦合的“低碳”“零碳”發展新模式,開展礦井采空區、露天礦排土場生態碳匯林與光伏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