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敬剛,張 巖
(宿遷市國土資源基礎信息中心,江蘇 宿遷 223800)
自然資源“一張圖”平臺是自然資源部門加強國土資源動態監管的創新舉措,是遙感、土地利用現狀、基本農田、遙感監測、土地變更調查以及基礎地理等多源信息的集合,與國土資源的計劃、審批、供應、補充、開發、執法等行政審批系統疊加,共同構建統一的綜合平臺,實現資源開發利用的“天上看、網上管、地上查”,從而實現資源動態監管的目標。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在《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全省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要點的通知》中重點提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自然資源管理的要求,準確把握自然資源工作在新常態下和“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工作大局中的定位,踐行“保護資源、節約集約、維護權益、改革創新”的工作總要求,堅定推動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等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全力推動國土資源工作邁上新臺階。
為全面推進“全流程優化審批、全區域便民服務、全業務網上辦理、全節點效能監管”的服務模式,進一步提升信息化保障和服務能力,建設大數據附件資源管理系統,改變國土各個系統平臺附件重復上傳、丟失及數據冗余的現狀。
宿遷市自然資源“一張圖”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一些亟需解決優化的問題,如在業務審批中大量附件材料的重復提交、重復掃描上傳,業務網上辦理過程中大量重復附件的積累,不動產統一登記、建設用地動態監管等各子系統附件重復掃描上傳,相關業務附件數據信息各自獨立形成信息孤島,以及檔案數字化重復掃描等問題。
基于以上問題,研究基于大數據管理的附件資源共享技術,建立附件資源管理系統,將各系統業務辦理過程中的附件材料通過附件資源管理系統統一管理,通過業務各個環節的關聯性,實現附件材料一次上傳重復利用,并使審批后的各類表單和附件資源自動歸檔到附件資源管理系統中,避免再次進行檔案數字化掃描工作,節省財政支出。從根本上解決附件材料重復提供、重復上傳、數據冗余的情況,實現數據共享、業務審批和檔案數據一體化管理,方便群眾辦事,真正做到便民高效。
通過對宿遷市自然資源“一張圖”綜合平臺和其它子系統的附件材料進行分析,在業務過程中用到的附件材料,通過錄入附件材料關鍵字段,對應的附件進行掃描上傳,存儲到數據庫中,下次辦理業務用到相同的附件時,通過關鍵字檢索,進行附件調用,避免對相同附件進行重復上傳和錄入,提高辦事效率。
系統采用OracleXML DB 技術實現業務受理表與附件資源業務操作的上下文統一,根據附件資源管理系統對附件進行統一管理,對每一類附件材料分別定義一個表單進行管理,每一個附件材料定義相應的關鍵字段進行關聯,相同的附件材料關鍵字相同,存儲時數據庫中只保留一個;業務辦理中受理與數據庫中關鍵字段相同的附件材料時,只通過關鍵字段檢索,調用相應的附件材料即可進行業務辦理,減少附件材料掃描、關鍵字段錄入及上傳等步驟的同時,節約了數據庫的存儲資源,避免數據冗余。
為減少重復開發,系統控件盡可能考慮實際需求情景,在附件數據編輯時,根據附件數據的關鍵信息錄入編輯,按照部門涉及的業務梳理附件材料清單,錄入材料關鍵屬性。在上傳附件材料時,可隨時查看已上傳的材料,附件管理支持多文件選擇、一次性上傳,實現附件一次上傳,多處調用。
上傳的附件包括Word 文檔、Excel 表格、PDF 文件以及各類圖片格式,為方便查看,集成圖片查看控件,直接讀取圖片附件的數據流作為對象展示,該圖片控件支持對圖片的滾動放大、縮小、翻轉等操作。
在宿遷市自然資源“一張圖”綜合平臺基礎上,按照“放管服”要求建立資源共享、效能優化的附件管理系統。
(1)云基礎設施層
云基礎設施以虛擬化技術為支撐,對基礎軟硬件、數據進行池化,對池化資源進行管理,為附件資源管理系統提供可擴展的計算、存儲、網絡、數據資源,支撐附件資源管理系統的應用與服務。同時,提供對YanVM、Xen、KVM、VMWare、Hyper-v、PowerVM 等廠商的虛擬資源接入管理,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各類資源。
(2)數據層
數據層主要實現對宿遷市國土資源“一張圖”核心數據庫各類電子、紙質數據以及其他數據的統一存儲管理,包括附件資源管理的各類文件檔案數據。
(3)服務層
服務層是將應用層中的應用系統與業務邏輯無關的通用支撐功能分離,構建可以被不同系統調用的構件集、服務集,實現對功能的重用。服務層以宿遷市國土資源“一張圖”平臺為基礎,提供數據交換整合、數據挖掘、數據查詢、工作流引擎等服務支撐。
(4)應用層
附件資源管理系統以靈活、松散耦合的方式,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規范,建立數據的集中存儲與訪問策略,來完成與電子監察系統、土地整治系統、移動辦公系統、分局OA 系統、綜合監管系統、建設用地預審系統、建設用地報批系統、建設用地供地系統、執法監察系統、信訪管理系統等的數據集成,同時附件資源管理系統支持與其他系統之間進行附件資源數據交換共享,各系統之間的附件文件均通過附件資源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
(5)用戶層
用戶層是本系統統一信息服務的窗口,其它系統或者用戶通過用戶層實現對數據和服務的統一訪問。用戶層主要面向業務使用人員和系統維護人員,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數據與應用服務。
數據庫主要根據各業務中用到的附件材料清單,針對材料清單上的關鍵字,建立數據庫檢索字段,通過將每一類附件材料清單錄入的關鍵字存儲到數據庫中,對以后附件材料管理提供便捷的方法,防止相同的附件重復上傳,同時對附件管理系統操作日志數據庫進行設計,使附件資源管理系統的操作日志自動記錄到數據庫中,便于以后管理。
在數據庫的設計中,由于對所有系統平臺的附件文件進行統一的管理,各系統平臺之間附件的邏輯關系設計清晰,在各系統平臺進行附件文件上傳、調用時,數據庫設計要記錄各系統之間上傳、調用的日志,方便以后進行查詢。要充分考慮每一類附件材料清單提取的關鍵字段,關鍵字段要兼顧以后查詢統計分析時的需求。
系統采用B/S 架構,大數據中心數據層提供數據存儲服務,通過服務器提供硬件支撐,在web 應用程序端發布服務以后,通過內網或互聯網客戶端瀏覽器可以對所需附件進行上傳調用。
系統為各平臺附件資源提供資料管理服務,所有系統平臺所需附件通過附件資源管理系統對附件進行關鍵字段錄入、掃描上傳、調用、檔案歸檔等操作,通過一定時間的積累,在以后的業務辦理過程中,用到附件資料庫相同的附件時,不用再重復進行掃描上傳及關鍵字段錄入等操作,直接調用相應的附件即可,為之后檔案數字化管理和群眾便捷高效辦事提供便利。
每類附件材料建立一個表單進行單獨管理,導航欄樹結構根據處室業務建立目錄樹,每個業務流程下面建立附件材料清單目錄,上傳附件材料時,根據流程下面的附件材料清單、表單進行上傳附件,針對不同流程用到同樣的附件材料,根據附件材料上傳時錄入關鍵字段條件,進行上傳時如附件材料錄入關鍵字段相同,就不再重新掃描上傳。如:土地利用處——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流程,用到“用地申請書”,在上傳掃描后的用地申請書附件材料時,錄入相關的“申請單位”“申請日期”“接收單位”“標題”等信息,在地籍管理處——初始登記用到用地申請書時,再按照錄入和以上相同條件,系統自動提示該附件已上傳,避免重復上傳,每個附件材料一個表單進行管理,不管是國有土地出讓還是初始登記用到的用地申請書,調用的都是同一個表單,上傳、查詢、調用、關聯也都是在同一個表單上操作。
附件材料上傳的兩種方法:
(1)按對應流程上傳
能快速查詢檢索相對應流程下面的材料清單,按每個表單、清單進行上傳,如: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流程時,一目了然的看到要上傳哪些附件材料,然后按對應上傳(有些附件材料可能在前置流程中已經上傳就不再重復上傳)。
(2)按附件材料目錄上傳
根據設計步驟進行上傳,這種是只對應附件材料名稱、不對應流程進行上傳。
按附件材料名稱進行搜索,根據搜索到的表單,錄入相應的關鍵字段,然后點擊上傳附件即可。
業務流程調用時按上面“附件材料上傳”模式進行快速調用。
每個附件上傳到附件資源管理系統時,都會生成唯一的ID 號進行標識,并錄入每個附件的關鍵字段存儲在數據庫中,在大數據中心進行管理,通過定義的唯一標識碼來進行附件材料的查詢統計分析。系統支持附件材料總量統計,附件類別、種類、數量、屬性等統計分析,通過關鍵字快速檢索查詢附件材料等功能。
由于附件資源管理系統存儲大量的附件,其中涉及的部分附件有權限才能查看,因此要對登陸附件資源管理系統的人員進行權限控制。
為防止上傳附件重復,在文件上傳之前,先行比對數字化錄入的屬性字段,看是否有重復,如果有重復則進行提示。對于每次出現系統提示的情況,要記錄到系統日志里,便于日后管理。
錯誤上傳的文件,將錯誤文件轉存到“回收站”,不直接刪除,錯誤文件所關聯的流程、用戶、時間等信息要完整記錄到日志中,便于以后查詢。
基于大數據管理的附件資源共享技術,是通過對附件資源的物理存儲、數據索引、關鍵字段提取、唯一性定義、查詢及調用等關鍵技術的優化創新,實現多源、多尺度、海量附件資源數據統一存儲和高效管理,實現辦事過程中附件資源一次上傳、重復利用,方便群眾辦事、提高辦事效率。在平臺出現問題時,能保證附件資源不受影響,另外,也達到了實現“一張圖”平臺的數據庫性能優化,減少數據冗余,提高數據庫作業性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