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雞西市消防救援支隊,黑龍江 雞西158100)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建設越來越快,城市核心版塊不斷增加,特別是在商業核心區和次核心區,人員流動性較大,增加了火災隱患,國內外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人員密集場所火災形勢極為嚴峻,需要引起各級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對于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必須要進一步強化監督,才能有效抑制火災隱患,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率。當下,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為了全面滿足人們的物質精神需求,各類賓館、飯店、商場、KTV等場所越來越多,很多建筑物是大型商業綜合體,場所占地面積大、功能復雜、火災荷載高、人員數量多,發生火災后火災蔓延速度快、人員疏散逃生難、滅火救援難度大,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這類場所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成為了難點和重點,如果出現了火災事故,就會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全面強化人員密集場所火災防控工作,已成為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對于大型的商業場所,日常人流量大,人員較多場所如若發生火災事故,則會導致更大的傷亡。因為火災發生后,人們就會急于逃生,大量的人群一齊涌向出口,導致出口嚴重堵塞,人們逃生的概率低,同時,也給疏散帶來了困難,容易造成踩踏事件,增加了火災致死率。
當前,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越來越多的娛樂場所或辦公中心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這些建筑物規模較大、人員比較密集,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發展能力與水平,但是,也增加了安全隱患,所以這些建筑物一旦發生火災,就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一些場所使用了昂貴的裝修材料,使火勢無法快速控制,商場中數以萬計的商品被燒毀,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人員密集場所出現火災事故,會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特別是人員較多的大型商場發生火災后,往往形成較大范圍的傳播,使城市形象受到破壞。同時,人們心中的安全感會大大降低。如果是企業發生火災事故,將會使人們對該企業失去信任,投資方也會對該城市或者企業失去信心,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當下,造成火災事故的成因非常復雜,對于場所人員密集的地區,往往發生火災幾率非常高,尤其是營業場所在營業期間,人員密集時段,其火災發生概率較高,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人員密集場所必須要保證消防安全,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消防法規和技術標準,建立通暢的消防通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消防安全。消防通道是保證人們安全的通道,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遮擋,要全面保證暢通無阻。營業場所在規劃設置疏散通道時需要確保符合消防規范和技術標準要求,這樣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逃生通道,更能夠為消防救援提供充足時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商業業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全面滿足各種形式的商業需求,我國建筑行業也在不斷發展,在外部形態改變的同時,建筑物的內部結構也在不斷變化,全面滿足功能性需要。復雜的內部結構導致人們在發生火災時,不知道逃生路徑,找不到逃生出口,可見設計通暢的建筑物消防通道是建筑設計的主要內容。雖然建設了消防通道,但是,在一些營業場所,一些業主為了擴大營業面積,甚至占用疏散通道,造成疏散通道堵塞的現象,影響了消防救援質量,出現火災事故,消防通道發揮不出自己應有的作用,人們沒有辦法快速撤離,造成人員傷亡概率更大,經濟損失更高。
常閉式防火門和防火卷簾是在發生火災時起到防火、防煙等防火分隔作用的重要設施,因此,全面保障建筑物內部火災不蔓延擴大和人員能夠安全疏散。當前,在日常消防監督檢查時發現,很多建筑物常閉式防火門、防火卷簾未能保持完好甚至不能正常使用,影響人們快速逃生。部分場所對防火門和卷簾門作用混淆不清,不能進行定期的檢查維護,失去了防護功能,還有一些單位不重視消防管理,把防煙樓梯間當成雜物間進行使用,在防火卷簾內外0.5米范圍內堆放商品、雜物,一旦出現火災事故,防火門不能正常關閉、防火卷簾不能下降,增加了人員傷亡概率。
人員密集的場所電器使用量非常大,全面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但是,也往往會出現場所電量增加,超出負荷的問題,很多商業場所使用年限長,線路老化,用電量在一個時間段出現超負荷時,則會出現過熱、漏電打火、短路的情況,此時,如果缺少監督與管理,就會導致火災事故的發生。一些老式建筑物,當年電路在安裝過程中較為簡單,沒有相應的穿管保護措施,用電量大,造成打火現象,引起周圍易燒物起火,造成大型火災事故。而新建筑也并非完全安全,很多建設單位為了降低建設成本,沒有嚴格執行消防安全規定和技術標準,節省費用使用劣質材料,也增加了安全隱患。許多經營性場所,頻繁更換業主,改項經營,業主裝修只裝修表面,不重視消防安全,沒有對內部的線路進行改造升級,帶來了安全隱患。還有一些業主進入店面后,為了自己方便,往往會在原有的線路上私搭亂接,造成電線接線混亂,如果使用了高功率電器,線路荷載超過額定值,易造成火災事故發生。
對于人員密集的場所,一定要按規范配置、設置消防設施器材,保證消防設施器材完好有效,才能有效保障公共場所安全。對于一般火災,按照規范和技術標準配置的消防設施、器材能夠保障火災在初期時得到及時有效的撲救,能有效防止從一般火災向較大和重特大火災的轉化。當前,一些建筑物消防設施器材配置不齊全,日常維護保養不到位,消防設施微障運行情況普遍,甚至無法正常啟動使用,遇到火災時,起不到自救的功能作用。還有一些場所消防器材超期失效,無法正常使用,這些問題的出現,大大增加了火災發生和蔓延擴大的風險。
推行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是全面落實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的重要措施,是推動人員密集場所單位建立和落實“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檢查、自我整改”的工作機制,切實提高防控火災能力,有效預防和遏制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的有效途徑。各級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強化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活動的部署,通過消防安全聯席會議、專題會議等形式,明確相關部門指導本行業、系統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的職責。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GA 654-2006)》的要求,結合本行業、系統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分類指導,制訂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考評標準和考評辦法,引導單位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自查、自評,開展本行業、系統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評比。消防部門要結合日常消防監督,對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化水平進行考核評價,考評結果要向社會公開,作為組織消防監督抽查的重要依據,積極探索實行消防安全分級分類管理,逐步建立“重點突出、監管有序”的消防監督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增強消防監督檢查的針對性,促進消防監督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確化,提高消防監督執法效能。
消防工作不僅僅是消防部門一個部門的責任,要全面貫徹落實“三個必管”工作要求,全面發揮各行業系統主管部門的監管作用,建立起全面負責、協調推進的機制,特別是要發揮好各級政府、管委會的責任,嚴格落實消防第一責任,建立起誰主管誰負責的良好工作機制,形成“主要領導牽頭抓,副職領導分包抓、街道領導具體抓”的包干責任制。要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全面負責抓好消防工作的統籌協調。年初,就要科學部署,合理組織,全面召開專題會議,部署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各項任務,進一步分解責任,明確部門任務,細化整治范圍、保證內容措施,不斷壓實各級單位的消防管理責任。要認真總結經驗,研判區域火災形勢,強化屬地聯動執法能力與水平,進一步調動廣大社會力量,參與到防火工作中,全面發動行業力量、網格力量、派出所力量,做好聯檢聯查,形成依法整治火災隱患的高壓態勢。對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要建立整改臺賬,各部門要聯合辦公,合力督辦,緊盯不放,確保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的“五落實”,有效提高區域防火能力,保證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消防部門要全面做好日常的督促檢查,推動人員密集場所全面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全面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建設工作。通過建立聯防聯動工作機制,確保消防工作統籌推進。為確?;馂姆揽卮胧┑挠行鋵?,還要將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納入到消防和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內容中。這樣,才能有效確保責任制得到層層落實。
人員密集場所業主眾多,根據經營的方式不同,也會對營業場所進行裝修,為了避免出現消防漏洞,則需要通過逐戶排查、突擊檢查等手段,全面摸清公共娛樂場所、賓館飯店、商場市場消防安全狀況,確保消防安全。要加大重點區域的排查力度,建立問題隱患和整改責任“兩個清單”,積極推動整改責任落實;要全面做好排查內容設計,根據各類人員密集場所功能差異,執法人員要做好分工,分片包干做好消防監督工作,檢查過程中,要依據相關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高標準、嚴要求,落實各項檢查工作標準和要求,特別是要對各經營性場所的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管理消防工作制度落實情況、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情況、安全疏散通道管理情況、用火用電管理情況、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實情況、微型消防站、區域聯防組織建設情況、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等問題進行檢查,在檢查的同時一并做好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培養單位消防安全“明白人”,全面提升單位“四個能力”建設水平;檢查過程中,要有側重、有重點,要重點加大建筑消防設施和疏散通道的監督檢查力度,保證設施完好有效、疏散通道暢通;要加強對易燃可燃裝修的整治,對違規使用易燃材料裝修的部位要嚴格督促單位立即整改,防止養患成災,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
要強化全民消防意識,消防安全素質提升。對人群較為密集的場所,要加大消防宣傳,充分利用好大屏、廣播、宣傳單等,通過形式多樣,民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方法開展宣傳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疏散逃生能力。商場向公眾提示本場所火災危險性,提示本場所安全逃生路線、安全出口位置、遇到火災等緊急情況如何逃生自救,提示本場所內滅火器、簡易防護面罩等逃生設施、器材放置部位和使用方法。要認真組織,邀請專業的消防人員開展講座,定期為其進行組織培訓,只有全面做好培訓,才能在發生火災時,不慌亂、能自救。頻繁的演練過程也是保證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從業人員和疏散引導人員臨危不懼的前提,也就是說,當火災來臨時,只有臨危不懼的人才能夠理性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時間做好救援工作,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要建立全新的工作模式,創新工作手段,通過消防安全評價中介機構,運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對涉及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的要素進行識別、分析和評估,有效對密集場所進行消防評價,對于評估等級高的,要在信貸、保險等社會行為中進行應用,通過與貸款發放、費率調整等各個方面的掛鉤,全面督促經營單位整改火災隱患,從根本上提高單位整改火災隱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人員密集型場所火災防控工作至關重要,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這就要求政府、行業系統主管部門、社會單位、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到人員密集場所火災防控工作中來,構建社會化的火災防控工作網絡。同時,消防監督檢查人員不僅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更要有專業的消防知識,通過科學的指導,提升人員密集場所安全度,有效保證人民群眾生命以及財產安全,發揮消防監督檢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