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在海珠校區舉行嶺南文化藝術專業拜師儀式暨嶺南非遺傳承教育展廳、廣州玉雕非遺工作站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這是嶺南文化藝術專業自2014年9月開設以來的第三次拜師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印證著一座城市文化的脈動,一直以來,廣州市不斷從制度體系、基礎設施、理論研究等方面培育非遺文化發展整體生態。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積極響應廣州市政府關于傳承和發展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號召,率先開設嶺南文化藝術專業并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把非物質文化傳承與現代化教育相結合,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新一代嶺南文化藝術接班人。學校于2018年起,被確定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拜師儀式現場,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校長張立波在致歡迎辭中介紹到,學校以現代學徒制傳承與創新專業技藝,實施“雙導師雙學徒”幫帶育人模式。在工藝大師的引領下,利用其自身的資源、場室、技能等優勢,搭建起人才培育的有效平臺。為了展示嶺南文化藝術專業建設成果以及對青少年和社會公眾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宣傳,學校傾心打造“嶺南非遺傳承教育展廳”。希望新徒們在國家級廣彩傳承人譚廣輝、省級玉雕傳承人尹志強、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尹秋生三位非遺大師的指導下,通過作品努力表現和創造廣府地域特色,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的嶺南文化勇挑重擔。
廣州市教育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李營評價學校嶺南文化藝術專業的辦學具有成效,優良的師資、完善的課程體系,為傳承和弘揚嶺南文化藝術作出了貢獻。目前,入讀嶺南文化藝術專業的學生除了給予免學費的政策扶持之外;廣州市教育局每年還會給予專項經費支持大師進課堂。李營處長勉勵大家,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培養自身的人文素養,挖掘中華傳統非遺文化魅力深邃內涵,啟發與激勵學生以正確的態度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堅定信心,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新時代中職教育發展作出新貢獻。
為宣傳推廣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廣州玉雕文化,發揮好學校在人才培養的優勢作用,整合行業資源,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與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共建非遺工作站人才培養基地。協會會長張民輝在講話中表示要與學校共同努力,培養出一大批熱愛玉雕非遺文化、具有創新設計理念、掌握玉雕技藝的青年人才,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嶺南非遺傳承教育展廳、廣州玉雕非遺工作站人才培養基地正式揭牌。
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非遺大師進課堂,在口傳心授、言傳身教的教學日常中,經驗與關愛的傳遞、技藝與精神的傳承、成熟與積累的再生,向我們證明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非遺傳承人的一種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將在拜師和揭牌儀式基礎上,繼續發揮好“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學校”“廣州玉雕非遺工作站人才培養基地”“廣東省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的使命擔當,致力于煥發嶺南文化的恒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記者 "謝大彬 "通訊員 "彭 "宜 "楊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