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之年,歲暮之時,寒氣未侵,單衣猶然。緣是江南之南,華粵之北,更有百歲之慶,十秩之宴。程,一介和中學子,斗膽摛藻1,屬文以賀如此良辰。
九連2之下,千戶人家,浰水3半抱,謂之陽明4 。擁北地,據高處,俯瞰全城,學子蕓集處,謂之和中也。庠以縣名,居一方之首,立于家困國難之時,起于風雨飄搖之刻。縹緗5萬卷,先生德高望重,頹筆千根,學子心敏志堅。早聞和中之盛名,立志于此。
想當日丁巳6之秋,既望之日,秋明果秾,氣和風淑。前時苦讀志成,得以入和中,迨此興致,漫步和中,自東門入,涉于林道,芳華菲菲,青葉蓁蓁7。復前行,見一魚池,其水潾潾8,其魚往來躍動,似與片云戲。魚影擾擾,見行人至,羞若佳人走,又俶爾回首。池兩側古木崇翠,蓋百年有余也。雙閣隱于岑蔚9之處,一行政樓一燕園也。復西行,北望,接天坂道枝連三樓,自低至高有年級之別也。臨北門教學樓前,立偉人孫中山像,上書“三民主義”及其言論,以警醒也。
桃李灼灼10,生于沃土,江河滔滔,起于源泉。習習和風,拂紅滿園桃李,莽莽中土,育碧神州大地。每有惑時,問吾師,循循導之,歷歷教之。不論語文英語,數學地理,或是政治歷史,皆可解之,其才羨也。余屬文懿五班,幸得團結之同學,或坐花以悟言抒懷,或傳觴以乘興賦詩。嘗踏橤橤11華道,秋尋嘒嘒12蜩聲,曾攀嶙嶙東山,春尋夭夭錦花,豈不樂哉!
夫人生如長旅,天地之間多萍水相逢,知懷者幾何?同道者又幾何?今幸得緣同聚和中,皆付十三年寒窗勤讀,同甘共苦,直將劍指高考。蓋如此同道,人生惟今朝也。
1摛藻:鋪陳辭藻。
2九連:指九連山。
3浰水:指浰江。
4陽明:指陽明鎮。
5縹緗:指書卷。
6丁巳:即2017年。
7蓁蓁:草木茂盛的樣子。
8潾潾:水清澈的樣子。
9岑蔚:草木茂盛。
10灼灼:鮮明的樣子。
11橤橤:花落的樣子。
12嘒嘒:形容蟬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