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過著重復的生活:做題目、背單詞,爸爸很兇、媽媽很煩、妹妹很討厭,大人們動不動就吵架,我覺得很累。頭發也大把大把地掉,我很害怕。大人們只會罵我,他們都不理解我,我只能晚上在被窩里偷偷地哭。我想把自己關在箱子里,永遠不出來,做人真累!”這是我同學的女兒寫在日記本上的話。聽同學說,這孩子上了中職學校后脾氣越來越暴躁,沉迷于玩手機,一催她學習就發飆,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理人。我同學很焦慮,不知道要不要帶她去看心理醫生。他得知住在同小區的我是一個心理輔導老師,就拜托我先幫忙輔導一下。我想了想,提出了一個“讓孩子和我一起跑步”的建議。
傍晚,我見到了這個叫施文的女生,高高的個兒,膚色比較黑,整個人愁云慘淡。我簡單地做了自我介紹后,對她說:“小施,阿姨太胖了,醫生強烈建議我減肥。我每天都要長跑,你不知道,跑步真是太辛苦了。在你這么大的時候,我最怕的就是跑800米,每次跑我都很努力,但是成績永遠都不及格,每次都要面臨補考的壓力。最后一次800米測試,我和計時的同學說好了,要他提前100米按停計時器。那是我這輩子800米考試最好的一次成績——優秀。”我的這段糗事逗得施文笑了,我順勢邀請她陪我一起跑步,她答應了。
跑完5圈,我倆都汗流浹背,有了一身大汗后的酣暢淋漓和戰勝了長跑運動的滿足感。我們一邊散步,一邊聊天。“跑步這事吧,很神奇。我害怕跑步,可是又很喜歡跑完后的這種感覺,好像所有的不舒服、不愉快都被汗水沖走了。你看過《阿甘正傳》嗎?”我問她,她搖了搖頭,于是我說了自己的感受:“以前覺得阿甘堅持跑步是傳奇,現在卻認為那時候的阿甘處于人生最痛苦的時期,他選擇跑步,就是因為跑步能讓他把痛苦踩在腳下,讓煩惱隨汗水流出。”
第二天跑步結束后,施文羨慕地說:“阿甘真幸運,做什么都會成功。”這話讓我的心一動,說:“你說的話很對,阿甘的確很幸運。不過,我更感興趣的是他的幸運來源。”“幸運還有來源?”她好奇地問。我點了點頭,說:“如果不是堅信珍妮的話,遇到危險時奮力奔跑,他怎么會被橄欖球隊選中成為明星球員?如果他不是牢記和巴布的約定,就不會變成擁有十幾條漁船的公司股東。阿甘只會重復,就像一直貫穿整部影片的奔跑。誰也不知道終點是什么,但奔跑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挑戰。阿甘贏了,所以他成了我們眼中的幸運者。在長跑中,如果說有什么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暑假里最后一次長跑結束后,施文破天荒地搶先開口,說:“阿姨,謝謝你的陪伴。這段時間讓我想通了一件事,我之前很討厭學習,覺得學習單調、枯燥,日日重復同樣的事情,我不知道這種堅持有什么意義。可是,長跑也是重復的行為,甚至更單調、更枯燥,而我竟然堅持了一個多月。在這些日子里,我每天都盼望著跑步。一想到和你一起奔跑,那些習題好像也不那么煩了,就像是跑步的過程,什么都不想,就是堅持跑,跑完自己設定的目標,汗如雨下的感覺就會特別美好。學習也一樣,它還是讓我煩躁,但每天堅持完成自己設定的任務,同樣很有成就感。你講的故事我特別喜歡聽,從故事里我明白了:成功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單調而重復的,最重要的事是用雙腳實實在在地跑過終點。在這個過程中,應當盡力做的事我都做了,應當忍耐的我都忍耐了,這樣才能讓自己無怨無悔。”她看到我在認真聽她說話,調皮地吐了吐舌頭。
“生命在于運動,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獲勝的關鍵不在于瞬間的爆發,而在于漫漫長途的堅持。縱有千百個理由放棄,只要能有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我們就一定能跑到終點。”這是我在贈給施文的《肖申克的救贖》這本書上寫下的留言,我祝福她在中職學校的學習生涯中能堅持跑向終點,更希望她能用自己的領悟影響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