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何謂平臺?平臺是渡河的舟楫,是千里馬的黃金臺,是人才的登云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同一物種造就不同的味道。為什么呢?平臺變了,滋味也就變了。
由此觀來,找對舞臺,才能成就精彩。
同學們,你們可曾見過黃河長江邊上、在平原上凸起的堌堆?那其實是用來種莊稼的。緣何不種在平原上?是因為在洪災頻發的大江大河邊上,只有這凸起才能更好地保護農作物免于洪水的淹沒,使其更好地生存、成長。這就好比身處在更新換代極快時代的我們,平臺之上,方得乘風扶搖。
飛禽繞樹三匝,也不過盡爭良木而棲,但“舞臺”不算多,能拿上“話筒”的機會也有限。面對這樣的窘境,我們不妨主動出擊,在下凹的荒涼的土地上抓住空白點,投身“藍海”,做海明威口中改變世界的那群人,創造樂園,安順自身,更能托舉別人。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僅照亮自己,更是照亮世界”。
葉嘉瑩先生,幾經磨礪,但她卻能在百兇之中秉守靜素,尋詩詞平臺為心靈棲息地,借詩語撫慰風塵,用詞話傳遞通透與豁達。講桌之上,她是風度翩翩的先生,獨陪明月看荷花。又如喬布斯、任正非和馬云,乘互聯網之平臺尋到了自己的一片“海”,盡管過程可能無比艱辛,但高臺之上,自有曠目怡人之景,后來人也能一展才華、實現夢想。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了,并不是說尋到平臺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劍未佩妥,何以出發?約夏·貝爾若沒有引人入勝的演奏技術,即使身處音樂廳,怕也只能“嘔啞嘲哳難為聽”,又怎能在舞臺收獲鮮花?用創造提升實力,才是長久之道。百萬年薪簽約華為的天才少年之所以被“高臺”青睞,是因為他們自有“摘星”的能力,頂尖的資源和豐沃的報酬之下,是無數個自我精進的日夜,這才是這當今時代的青年在躍起時該有的姿態。
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答卷人,我們要讓自己成為鵬鳥,擦亮雙眼,擇良木高唱。“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平臺之上佳音妙,乘風扶搖青云霄!希望大家都能著良材,成良才!
以上的發言與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本期同題作文是根據三個材料來展開議論:一是有人說:“珠穆朗瑪峰之所以成為世界最高峰,那是因為有青藏高原這個平臺。”二是作家海明威說:“改變世界的是這樣一群人:起初他們尋找夢想中的樂園,當找不到時,他們親手創造了它。”三是小提琴大師約夏·貝爾在街頭表演只賺到32.17美元,而此前他在波士頓舉辦專場演奏會,票價200美元仍一票難求。
作者的兩篇文章對材料的把握十分精準,審題清晰,這屬常見的“A與B”關系型話題,綜合材料應該側重對平臺的肯定。兩篇文章相較之下,第一篇文章的議論部分分析得不是很清晰,所舉事例不夠精簡,有以敘代議之嫌,結尾處升華不夠有力。而第二篇文章則換了另一種寫法,敘例生動豐富,議論清晰,層層推進,角度也切中肯綮。文中手法多樣,精彩語句迭出,結構嚴謹。特別應該肯定的是思辨的體現,值得推薦!
(指導老師:珠洲市南雅中學語文老師" 王"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