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
5月21日,廣州市教育局主辦的職教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中職探營”第七站走進“灣區新一代信息技術人才搖籃”——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
剛入校園,記者便近距離感受到無人機拍攝操控員、三維場景建模師、游戲角色開發、網絡搭建工程師、網絡空間安服、移動通信網絡運維、智能控制系統操作員等專業培養實景;走進計算機類競賽項目演示區,學生以扎實基本功,冷靜、沉著地完成各項賽題。
據校長王劍雄介紹,學校圍繞廣東省、廣州市產業發展規劃,開辦與廣州市重點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高度吻合的電子信息、通信技術、軟件技術、媒體藝術、智能控制、網絡工程等專業。專業設置與建設依據產業變化動態調整,為產業轉型優化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與人才支撐。
學校實踐新一代信息技術“崗課證賽”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精準育才,充分利用“1+X”證書認證考試基地的優勢,多元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2021年1月,通信網絡專業學生參加華為“‘1+X’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考試通過率達88.8%,遠超全國平均33%的通過率(參考人員主要為高職院校學生),其他“1+X”考證,如“游戲美術設計”“網絡安全運維”“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等,通過率普遍接近100%。
參加網絡搭建及應用賽項演示的羅同學表示,參加競賽起初是為了檢驗個人學習成效,但在訓練或競賽的過程中,他逐漸看到自己的不足,激發學習新動力。2017年以來,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堅持以賽促學,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學生技能競賽且成績斐然:市賽共199人次獲獎,其中47人次獲一等獎;省賽共93人次獲獎,其中29人次獲一等獎;國賽共30人次獲獎,其中6人次獲一等獎。
廣州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按照深化職普融通、構建職普融通立交橋的相關要求,高標準推進人才模式評價改革。學校2014屆畢業生譚培健同學通過個人努力,已實現中職—高職—本科—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成才道路。在求學過程中,他既在不同階段、多個領域獲得全國性競賽獎項,也在研究生階段通過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成為一名專業技能、理論素養“全面開花”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展望未來,王劍雄信心滿滿,“學校作為廣東省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單位,立足廣州,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將繼續緊密聯系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深化產教融合,積極與企業、高職院校協同發展職業教育,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灣區標桿學校,持續輸送高質量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