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木棉花開了,你要回去看看嗎?”媽媽擇著菜,輕笑起來,像是想起了什么。
我有些詫異,她竟記著這個。
還記得,老師您對我們說,木棉花到了夏初就會落下來,到時候果實中的棉絮紛紛隨風飄落,一朵朵潔白的棉絮在空中飛舞,顧名思義——木棉花。木棉花的花期很短,僅僅幾個月,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每一瞬間。我們小雞啄米似的點點頭,只是期待明年春天,觀那木棉花落,看那花絮紛飛。
春天很快到了。木棉樹如期開了花,火紅火紅的,像一把把火炬,等待著我們接過它。我總站在樹底下,抬頭看著那一朵朵花兒,喃喃道:“啥時候才掉下來啊?”您輕柔地摸著我的頭,“期待,也是一種享受呀。”我似懂非懂地繼續望著天空。
花落了。我又想念它掛在樹頭上的日子。
老師說:“即便是掉下來的木棉花,也有它的價值,可以拿來煲湯喝呀!”我們聽了,下了課便急哄哄地去撿木棉花。木棉花無須阿姨打掃,一下子便清了空。
我不解,便問:“為什么什么東西在老師您這兒都成了寶貝呢?”您說:“珍惜眼前的一切事物,縱使再平常的東西,也會變得珍貴。”
這一次,我點點頭,似乎明白了。
木棉花成熟了,棉絮一點點飄出來。廣州是少有雪的,那棉絮隨風兒飄起來,我們想象成一片片雪花。這“雪花兒”的任務還不少,既可用來織布,還承擔著播種的任務,那棉絮包裹著一兩粒木棉花種子,隨著風兒,不知飛到哪兒去。
思緒一轉,話說這次來得不巧,這木棉花剛開始掉落到地上,棉絮還沒來得及出場。
母親許是想讓我撿幾朵木棉花回去煲湯,于是我蹲下,認認真真地挑選著木棉花。
突然,一朵木棉花砸到我頭上。我“呀”一聲,愣了一下,撿起那個砸在我頭頂的“天命木棉花”,腦海里第一句竟冒出的是:即便是被砸中了,也不一定是壞事,相反,這說明了這木棉花兒喜歡你呀,多么可貴的機會呀。
這句話是您說的。
我笑了起來。老師,在潛移默化中,我也開始珍惜起身邊事物了呀!看著那朵木棉花,我想,終有一天棉絮會帶著木棉花的期望,乘著一陣風,飛向那遼闊的藍天。
小學的木棉花落了,棉絮飛走了。
您老了,我們也長大了。
每次仰望火紅的木棉花,我都不禁想起您——我的老師,我想對您說:謝謝您,您讓我明白,珍惜時間,珍惜眼前的美好與幸福!
(指導老師:馮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