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S市的一家小報《前衛詩報》編輯部頗為熱鬧。
編輯部收到了第N屆全國前衛詩歌大獎賽冠軍得主、著名詩人胡車先生的詩歌新作《當精神老去》。主編對此事高度重視,認為這是一個提升報社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好機緣,于是就叫報社的編輯、詩評家夏才和南平共同為這首詩寫一篇賞析文章,隆重地推出這首詩。
《當精神老去》中有這么幾句:
碧虎坐在忙碌的機器旁
眈眈而視
如面對千萬只蚊蟲
夏才和南平兩人對“碧虎”的理解產生了分歧。
夏才認為,這是個節奏快如飛速旋轉的機器的年代,精神已經老去。眾所周知,老虎不可能是碧綠色的,作者有意這樣組合,意思是說精神已經嚴重地扭曲蛻變了,顏色也變綠了,像植物一樣,只能和骯臟的蚊蟲為伍了。
南平不同意夏才的看法,他說:“在這個快節奏的物質時代,世界空虛了,碧虎代表的是人類最后一塊美好的精神家園。碧綠,讓人想起春天,春天很美。碧綠色的老虎,充滿生機和力量。”
夏才立刻反駁說:“‘碧’字在這里是貶義,碧綠碧綠,綠帽子不也是綠的嗎?”
南平似乎有些激動,大聲地說道:“你這是鉆牛角尖!小家碧玉,碧可是純潔的啊!在骯臟的蚊蟲中,碧虎是出淤泥而不染!”
兩人開始了激烈的爭吵,相持不下,他們去請主編定奪。主編對雙方的觀點也莫衷一是,覺得都有道理。
主編對詩歌的態度是嚴謹慎重的,于是他撥通了詩人胡車先生的電話,謙恭地請教“碧虎”一事。
胡車先生的回答讓三人大吃了一驚:“什么碧綠的老虎?我的詩中寫的是那種爬在墻上吃蚊蟲的壁虎啊!”
原來,胡車先生寫了個錯別字,將“壁虎”寫成了“碧虎”。
(作者系江西省奉新縣第三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