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杜明芬 攝影/梁澤宇
衢山島位于浙江省舟山市高亭鎮東北27千米處,面積59.94平方千米,古稱大衢山、朐山或岣山。說它是仗劍行走的瀟灑少年,鮮衣怒馬、熱情滿溢,不如說它是一位養在深閨的千金小姐,鮮有人識。比起潿洲島、澎湖列島的熱鬧,我更喜歡尋一安靜之處觀海聽濤,選擇去衢山島便是緣于此故。
從三江碼頭出發,乘船抵達岱山之后,又乘車而行,便抵達了目的地——衢山島。每次旅行都是一次自然的回歸,塵世間的喧囂已然被拋之腦后。當咸咸的海風掠過鼻腔、拂過脖頸、吹亂頭發時,我感受到的是大海給予的溫柔和親切。它是在歡迎我的到來嗎?所以這陣海風才來得恰到好處。奔波和勞碌都被吹散,留下的都是滿心的歡喜和期待。單是去旅館的途中,我就忍不住頻頻回望海域。漁船在大海里遨游,遼闊的海面平靜而不起波瀾,大海深邃靜美,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放下行李,我甚至沒有來得及逛一逛漁村,沒有感受這座島嶼的風俗民情,就直奔沙灘而去。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海是洶涌澎湃、氣勢雄渾的,每一朵浪花打過來都是一片鋪天蓋地的潔白。海燕穿云越海,海鷗搏浪前行,海以天地為席,勾勒出一幅宏大壯麗的畫卷。但當看到眼前的景色時,我才知曉海除了恢弘壯美,除了它對天地萬物一腔孤勇的熱愛,竟也可以如此平緩溫柔,如一首清麗的小詩,只于風中靜然而立就自有一種風華流轉。
當站在沙灘上擁抱大海時,我心里竟然不是被驚喜和驚奇充斥,反而漸趨平靜。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像是在干渴之時飲了一杯清茶,萬物在一瞬間就變得安靜下來。本該如此,大海就該是這樣的一望無際,就該是遠離凡塵、如似仙境。你看那一抹藍從最深的顏色開始暈染,由遠至近越來越淺,這就是大自然所描繪出的水墨意境嗎?
我一直覺得我與海從前是見過的,在綠肥紅瘦的春光里,在深碧濃綠的夏茵里,在霜花染楓的秋風里,在白雪飄落的冬日里。我曾無數次地從書卷里讀取海的名字,讀它的廣博、讀它的遼闊、讀它的洶涌澎湃、讀它的驚濤駭浪、讀它日復一日盛開永不衰敗的浪花、讀它不茍言笑永遠莊重的容顏。現在我們的相見是重逢,是隔了前世忘了今生的重逢,這遠比未知的初見要深刻得多。
當赤足踩在沙灘上,軟軟的沙土與腳心產生了小小的摩擦,有種令人備感舒適的酥癢感。此刻我竟覺得夢回故鄉,這時的我像極了幼時在家鄉河床上的我,故意走走停停,似乎這樣就能離故鄉更近,離大海更近。我開始擁抱海水,靠近它的那一刻,涼意浸透四肢百骸。我似乎只能聽見海的聲音,這聲音似乎是空靈的,是美人魚在深海的礁石旁吟唱嗎?這聲音似乎是聲勢浩大的,是哪吒拿著混天綾在鬧海嗎?這聲音好似又是兇險萬分的,難道是海明威筆下的文字重現于現實,堅強的老人在與鯊魚進行生死搏斗?越是未知越是引人向往,大海總是這樣神秘,令人生出諸多幻想,但我想這就是它如此令人著迷的一種美之所在吧。
浪花一重接一重而來,此起彼伏,循環往復,與沙石碰撞之后,留下了無數的白沫。雖不至于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宏大,但細雪飄飄的意境是有的。我尋了一塊被海水沖刷得極為干凈的礁石,坐了下來。視線所及是連綿不盡的蔚藍,是高遠不染纖塵的天空,是朦朧又點染著青翠顏色的山巒草木,這比江南煙雨的美好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這幅圖景比煙雨的縹緲柔軟多了幾分強健的力量感,從而使它不至于太過輕盈,而不能負載仙人渡海。很少有人能不因這美景滯留吧,“蓬萊之境”的美譽本也不是徒有虛名!
觀光臺上的風車在海風的撫摸中徐徐轉動,緩慢了時光。我閉上了雙眼,聆聽這自遠古而來的海聲:浪花在拍打礁石、海鷗在海的上空扇動翅膀、一塊青苔在與另一塊青苔私語、一尾魚追逐著另一尾魚……我聽見了海的空曠與深遠,也聽見了海的孤獨和寂寞。聽見了千百年歷史的興衰交替,也聽見了一種永恒。繁華逝去,濤聲依舊,人間始終鮮活。塵世仍有桃紅柳綠、盛敗枯榮的規律。我聽見這海的聲音里帶著塵世煙火,又裹著縹緲無蹤的想象,是寧靜與繁鬧,溫柔與粗獷的兩相結合。
來的時候是淡季,在這里游人的聲音幾乎是聽不見的。我一個人仿佛承包了整片海域,所有的風景都為我一人私有。像蒼鷹盤旋在草原上空久不離去,我也被大海打動,只想久坐聆聽,享受著身體和靈魂都被海包圍的感覺。
清風不疾不徐,時光不緊不慢。時間已是正午,隨意吃了午飯之后,我又來到了沙灘上。此時海面上的薄霧完全散去,大海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打開一寸又一寸的歡喜。金色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也許應該有一大片的蓮花被種在這里。但若真是有接天的蓮葉,海也就失去了它的本真。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規律和存在意義,只需學會欣賞便好。
此時,有一兩個孩童的打鬧聲響起,稚子之語與濤聲融合在一起,海聲似乎更動人了。做小孩子真好,純真無邪,還不懂世事里的悲歡。它們可以盡情地做自己,盡情地顯露情緒。但當我們背負起生活的重擔,唯有見山見月,見花見海方能獲得輕松喜悅!
不知不覺,下午已過大半。“日落西山鳥歸林”,日光似一朵睡蓮逐漸收攏花瓣。僅僅是一瞬間,萬物都發生了變化。先是一朵云被日光染得金黃,再是整個天空都被暈染成赤橙的模樣。“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一束日光穿過云層,將大海也破開成兩邊。一邊有漁船自遠方而回,從米粒般大小逐漸顯露真實模樣,船過有余痕,晚霞喜而歸,這是大海的浪漫柔情所在!一邊的海金光閃閃,似龍出海面,那發光的鱗片在訴說著此時的安適閑逸,似乎是海送給海島人的一封情書。
夕陽日漸沉沒,當萬里霞光如顏料一般全都傾倒在海面上,那是何等壯觀的場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可不就是此刻風景的真實寫照?太陽已落西山,星月即將登場,未見海上夜色,但我的身心此刻已經得到了滿足。這一天的時光,我都用來與大海共赴一場黃昏,用來認真追逐一份美,這就是旅行的最終意義。因我之所見,為我之所愛,在煙火塵埃里老去時,這場黃昏會是我最美的記憶之一!
來衢山島吧,與大海共赴一場黃昏。在這里你可以聽時光流走的詩意語言、觀海的遼闊廣博、聽海的悠遠浩蕩;在這里你可以心種一株蓮花,脫下凡塵的枷鎖,釀自然光景為時光之酒,若干年后再飲甘醇;在這里,你可以做一個最真實的自己,不為世事悲歡傷感,只為這片海域心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