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9.5萬億千瓦時
【國家能源局網站】4月2日消息,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近日印發《“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圍繞五大重點任務,旨在引領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支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推動化石能源清潔低碳高效開發利用,促進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進一步健全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到“十四五”末,能源領域現存的主要短板技術裝備基本實現突破,能源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健全,能源科技創新有力支撐引領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能源局網站】4月2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加快“十四五”時期抽水蓄能項目開發建設。通知要求,將抽水蓄能項目開發建設作為當前重要能源工作,加強組織管理和統籌協調。按照能核盡核、能開盡開的原則,加快推進2022年抽水蓄能項目核準工作,確保2022年年底前核準一批項目,并做好與“十四五”后續年度核準工作的銜接,促進抽水蓄能又好又快大規模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改委網站】4月7日消息,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北部灣城市群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建設南方重要的能源資源儲運基地。加強電網互聯互通互補互濟,提高電力系統靈活性和調節能力。穩步推進南海油氣資源和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擴大資源性產品進口,提高農產品進口風險管控能力,發展原油、礦石、煤炭、糧食等大宗物資集散交易和供應鏈服務,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建立大宗商品交割倉庫。
【經濟形勢報告網】4月10日,《能源藍皮書:中國能源發展前沿報告(2021)》發布。報告提出,“十四五”時期,電力行業發展重點是多措并舉提升系統綜合調節能力,有效控制能源電力轉型的系統成本,形成科學的電價、碳價機制,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可再生能源市場空間廣闊,重點是通過規模化發展,助推能源結構轉型。預計到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9.5萬億千瓦時,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約為38%,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將達到52%。
【國家能源局網站】4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3月份,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全社會用電量持續增長,達到69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第二產業用電量47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第三產業用電量10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0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1-3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04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
1-3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04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
【國家統計局網站】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3月份能源生產情況顯示,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能源產品生產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生產原煤3.96億噸,同比增長14.8%;生產原油1771萬噸,同比增長3.9%;生產天然氣19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3%;發電量670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2%,火電同比下降5.7%,水電增長19.8%,核電增長2.2%,太陽能發電增長16.8%,風電增長23.8%。
電網工程完成投資621億元同比增長15.1%
【國家能源局網站】4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3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3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4.0億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同比增長17.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2億千瓦,同比增長22.9%。1-3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899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18小時;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814億元,同比增長2.5%。電網工程完成投資621億元,同比增長15.1%。
【國家能源局網站】4月3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消息稱,今年我國能源項目投資總體預期向好,能源重點項目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10.3%。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加快建設,帶動太陽能發電、陸上風電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202.6%、13.3%;抽水蓄能、核電等投資持續向好,計劃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31%、20.5%;電網主網架計劃投資額與去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