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正
(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招遠 265400)
礦產資源對于國家現代工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地質礦產勘查和找礦比較復雜,而且具備很強的綜合性。雖然國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然而在地質礦產勘查和找礦技術方面卻要比發達國家落后。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可以解決國家生產基礎原料,促進經濟發展,當前不斷有新的技術在工作中運用,給傳統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地質找礦勘測技術中加大對于找礦技術方案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國家的整體技術水平,促進新技術在找礦勘測工程中的運用,推動原則和方法的創新。
目前國內礦產行業從業人員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科學、高效的對礦產資源進行開發以及利用,基于運用地質勘查技術,能夠對礦產資源實施二次開發,在具體運用時,工作人員要借助地質勘查技術,掌握礦產資源的相關情況,之后依據國家礦產資源開發以及利用方面的規范,準確的計算礦產存儲量,為礦產資源的開發以及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工作目標的達成[1]。
礦產資源開采工作具有較強的危險性,而應用地質勘查技術,能夠更好的勘查危險礦山。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礦山資源開發以及利用狀況,合理的選擇地質找礦勘查技術,高效的開發礦產資源,并依據工作需要,落實好間歇性開發,提升礦產資源的利用率。
借助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工作人員能夠勘查礦產閉坑。礦山閉坑是開發以及利用中的最后一步,也是關鍵的一個環節,關系到工作的安全性。對此,工作人員就要運用地質找礦勘查技術,減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產生,幫助人員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同時依據環保措施,保護好礦產資源[2]。
第一,勘查技術運用比較滯后,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足,比如,深部鉆探技術、衛星遙感、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等等。新的技術想要在實際作業中應用存在較大的難度,限制了找礦勘查技術的發展。第二,專業技術人員問題。有關技術人員的水平有限,不符合工作的要求,且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提高,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第三,工作資金投入以及落實不足。地質勘查帶有公益性特征,獲得資金的途徑很單一,若是資金不足,就會限制工作的開展,有關單位以及地方政府只有確保資金充足,才能促進作業的正常開展。第四,對國內以及國際技術的綜合運用存在不足[3]。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國家的資源很難獨享,只有和國際接軌,引進國家稀缺的資源,才能促進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在地質礦產勘查中,在這方面還存在不足,應該將國內和國際市場結合起來,加強和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
在勘查工作中,第一,制定健全的勘查方案,勘測目標不一樣,方案也存在差異,只有結合目標制定相應的方案,才能在工作中基于梳理,形成明確的主次層次,提升工作的效率。第二,制定安排勘查工作的內容,清楚劃分和闡述各勘查隊伍的工作任務,在工作開展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統籌兼顧所有的工作環境,在工作中體現出科學發展觀[4]。第三,相關部門間應積極的配合,做好協調工作。在部門內以及部門間,應該進行統籌規劃,除此之外,還需要配合地方以及中央的協調工作,全面協調好所有部門的工作,對于不同地域的地質工作,也需要合理的做出規劃,促進工作全面、有序的開展。第四,聯系國內和國外的地質找礦勘查工作,有效的融合,統籌規劃各方面建設領域,推動行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在找礦勘查中,應該綜合的安排找礦任務,建立健全的工作體系,給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國內地域遼闊,每個區域的地質特點都不一樣,在管理時應該結合地域的情況,按照主次分明原則,體現出重點內容,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及利用的效率。具體要結合礦產資源基礎內容,綜合的考察周圍的環境情況,明確工作目標,探索主要礦區的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種類。國內經濟和科技在不斷的發展中,基于合理的部署礦區工作,能夠促進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提升工作的水平,同時減少作業成本[5]。最后,應該堅持突破找礦,在技術以及探索方面進行有效的部署。
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區域地下層都有很多的礦產資源,存在無證私人開采的問題,對礦產開采工作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增加了開采工作的難度,在探索中限制了礦物探測工作。另外,大多數無證私人開采人員在開采礦物資源時的操作缺乏規范性,給地質條件帶去了消極影響,且產生了資源浪費問題。開采若是不順利,設備運行中會威脅到人員的安全。所以,這就需要限制礦物資源的開采權限,加大管理的力度,維護好社會穩定發展,保護好人員的安全性[6]。在開采作業前,應該登記和檢查有關證書,在開采中要監測采礦行為,科學的布局并開采。此外,前期應該做好部署,這有利于減少和避免工作中產生問題,促進探測以及開采作業的順利開展。
當前國際上對于生態環境問題十分關注,我國以及政府提倡環境保護,維護美好家園,還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環境問題的整治,需要各個行業領域共同努力,礦產行業也需要轉變,將綠色環保作為發展原則。在采礦時,工作人員應該重視周圍環境的保護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作業對環境帶去的影響。現階段很多部門都對環境改善和保護提出了相關的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給周圍居民提供了優良的生活環境。地質勘查工作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作實踐中,應該遵循統籌兼顧原則,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同步發展。在采礦前期工作中,應該先考察和了解周圍的自然環境情況,全面分析,結合地區的地貌、地質特征、地理分布特點,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落實勘查工作[7]。
該技術在勘查工作中經常運用,其可以利用自身的性能以及特點,直接體現出礦床地質空間分布狀況,給地質開采工作的設計提供依據。該技術雖然具有優勢,且在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然而也存在不足,需要對其進行優化及創新,落實好數據采集工作。
在采集數據時,可借助大氣層數據參數提取之后形成的輻射傳輸模型矯正機載成像中的原始數據,計算相關的數值,如,中心波偏移值、輻射放射率、亮度值;之后運用光譜系數擬合法,計算吸收深度系數;依據地面光譜數據,設計機載成像光譜儀呈現的原始數據波段,通過擬合方法計算其實際吸收深度;之后基于數據的迭代方法,調整光譜定標參數;最后將優化的參數記錄到成像光譜儀中,提升該技術的精確性,減少定標誤差[8]。大氣誤差也會影響到光譜技術的效果,因此,可借助大氣層數據提取參數的輻射傳輸模型,反演大氣含量,再計算大氣的有關參數,并重新設置,矯正大氣誤差。
其原理就是運用紅外光線,把紅外光線反射到物體表面,運用接收裝置反射以及接收回波信號,之后轉換為可以用在檢測中的電壓信號,進而對物體結構特點做出判斷以及檢測。該技術能夠全天不間斷的使用,波段范圍較大,穿透性能較好,有利于提取物體結構信息,這也促進了其在勘查工作中的運用。要促進該技術的深入運用,就要在多方面實施優化以及創新,比如,幾何矯正、極化方式、輻射矯正等等。
該技術是基于定位以及導航技術上的,把獲取的信息和數據發送給指揮中心,進而精準、全面的描述礦產資源情況。在地質找礦勘查中應用,可以對已有的勘查技術實施優化及創新,提升技術的運用水平。在地質找礦勘查工作中,該技術的運用是工作技術方面的重要創新,可以更加準確定位礦山資源,提升工作的高效性,給后面的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據[9]。
該技術就是將地質結構場、地區物理場、地球化學場的約束作用以及異常作用進行結合。該技術的運用,可以定位地表深度在1千米之下的礦產。其主要運用地震預測技術,繼而定位地表及深層礦產位置以及礦山的結構,深度分析圖像。地礦化三場技術在工作中的運用可以提供輔助作用,提升定位的精準性,為施工提供指導。
在勘查金屬礦時,可以運用這兩種技術。X射線熒光技術的機動性很強,具有效率高、輕便的優勢,其原理就是某種物質受波長光激發之后,會隨之產生熒光,熒光波長會長于原激發的波長,結合測試的作品而言,在受到該技術照射后,會作用于原子,同時讓其在地殼層內產生變化,發射出該元素的X射線,和元素形成正比,基于計算能夠得到被測元素含量。該技術在金屬礦勘查中的應用,可以計算得到礦體位置信息,同時計算得出礦層厚度,以此為依據,劃分礦體邊界[10]。甚低頻電磁法的應用,能夠準確的圈定掩蓋區地質體,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經濟性較強的優勢,有益于深部找礦,可以在隱藏礦體預測工作中運用。
在地質找礦勘查工作中,工作人員運用該技術,能夠全面的獲取地下礦體空間的展布探測,得到相關的勘查數據,給實際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數據。然而當前國內該技術還要進一步研究,注重研發大深度三維電磁探測系統,優化該技術在工作中的應用水平,更好的獲取信息數據,推動地質找礦勘查工作的開展,提升礦產開發以及利用的水平。
該技術在勘查工作中得到了大規模的運用。首先,依據礦床進行分析,其在物質性質以及組成方面會跟隨時間的發展而變化,受礦化以及蝕變的影響,所以,和原巖對比,有一定的差異,基于此,勘查人員運用該技術,可以結合光譜反應下色度以及色調的差異,讓其透過比例尺多波段影像清楚的展示出來。其次,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有效的運用該技術,能夠綜合了解多段影像特征,從不同的方面著手分析,如,色、紋、線、形等,獲得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給找礦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最后,該技術下的多波段遙感圖像,能夠翻譯地質體,讓工作人員掌握地質礦產資源的相關情況,在此基礎上,合理的規劃,促進開發及利用工作的開展。
綜上所述,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促進了國家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并在礦產領域中得到了有效的運用,推動了國家礦產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給礦山地質勘查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礦產行業人員在使用地質勘查技術勘查礦產資源時,應該依據相應的原則開展,如,適度規劃、綜合統籌、合理布局等,以確保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作用發揮。通過借助X射線熒光勘探技術、遙感找礦技術、電磁勘探技術等,高效的勘查礦產資源,提升工作的效率以及效果,更快、更準的確定位置,推動國內礦產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