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江蘇甬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300)
在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推動下,工業生產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也對工業生產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于工業生產來說,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技術具有極高的價值和意義,能夠推動工業生產向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轉變。為了進一步提高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效率和質量,就要對現有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通過合理的技術手段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和完善。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機械自動化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機械設計與制造行業中有效融合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我國的機械水平,也能推動我國機械設計與制造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既為機械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機械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從事機械行業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具有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更高水平的專業技能,保障機械設計與制造的效率和質量,推動相關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1]。
早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有關部門就專門針對制造業,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旨在推動制造業進行相應的科技革命和產生革命,實現轉型。“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的“工業4.0”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相較于我國的戰略舉措而言,德國“工業4.0”的內涵更加全面,范圍更加廣泛,涵蓋了整個工業生產,最終目的是推動德國工業的高速發展。而“中國制造2025”則將重心放在了制造業上,主要目的是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轉變,并且實現高度柔性制造。
在機械產業中有效運用柔性自動化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提高零件加工的效率,還可以對零件質量進行自動檢測。通過工作人員和自動化系統的協調配合,能夠極大的提高機械制造的整體效率和質量,滿足市場不斷提高的產品需求。除此之外,柔性制造系統能夠讓機械設計與制造環節的配合更加緊密,極大的提升了機械生產的自動化水平。現階段,我國自動化技術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依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亟待改進,所以擁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需要相關人員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提升自動化水平。總而言之,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能夠有效提高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在工業生產當中有著重要的價值,能夠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幫助企業在日益增大的市場壓力中保持自身的競爭力。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技術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仍有較多的不足有待完善,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對工業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升。但是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水平卻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除此之外,由于忽視了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導致現在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人才比較匱乏,發展較為緩慢,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技術和需求之間的發展呈現了不平衡的局面[2]。
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現階段的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水平還比較落后,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匱乏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對技術的要求較高,同時涵蓋了眾多的環節,因此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對專業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且要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暴露出了相關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的問題,高級技術人才不足,雖然有著較好的發展環境,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技術也沒法得到快速的發展。因此,國家有關部門需要重視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并出臺相關政策積極引進優秀人才,為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機械加工配件的結構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在生產機械加工產品的時候,相關人員必須確保零件尺寸以及形狀的準確性,保障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效率和質量。但就目前而言,我國機械加工產品的精度還不夠,時常會出現一定的誤差。例如加工機床刀具會受到溫差的影響而出現變形問題,進而影響機械加工的精度。因此,為了盡可能地提高機械加工產品的質量,相關人員必須對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的把控,確保生產流程的合理性和操作的規范性,避免產品出現誤差,提高加工精度,生產高質量的產品[3]。
近年來,我國機械生產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制造企業層出不窮。但是縱觀整個行業,就會發現各個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均衡的。部分大企業有著雄厚的資金和深厚的實力,能夠自主進行產品研發,保持行業領先的技術水平。但是市場中還有諸多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為了生存,很難將大量資金投入在技術研究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間的技術差距就會越來越大,部分中小企業就會淘汰,不利于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行業的整體發展。除此之外,部分企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對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和機械設備的更新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長時間的運行中,設備出現了老化和質量損壞,也對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數量偏少,而且種類不夠豐富,發展進度上非常不平衡,難以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無法有效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
機械設計和制造雖然在技術屬性上有所不同,但都被包含在工業生產流程里面,因此設計和制造是存在一定聯系的,在技術上也有共通的點。但是在實際生產活動中,設計和制造往往被割裂開來,兩者互相獨立存在,導致機械設計和制造現實出現較大的差異,無法有效的提高生產活動的效率和質量,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機械制造行業的競爭壓力在不斷增大,企業要想持續健康的生存和發展,就需要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企業需要結合市場和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對發展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除此之外,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企業生產水平。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要針對現有問題進行相應的改進和處理,推動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水平的提高[4]。
機械自動化設計和制造技術能夠減少對人力的依賴,但這并不意味著整個生產活動就不需要人的參與。工作人員的素質直接決定了生產活動的效率和質量,對企業的行業競爭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培訓等手段,夯實員工的理論基礎知識,提高員工的專業能力。同時要組織實踐演練,積累操作經驗。除此之外,企業要提高人才選拔的要求,并積極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打造合格的專業團隊。
在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過程中,相關企業需要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提高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水平,追趕發達國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自己的發展優勢。企業管理層在制定發展目標的時候,不能只關注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還要重視技術發展水平的提高,積極引進和學習先進的技術成果,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豐富的技術資源。同時要適當加大研發的投入比例,鼓勵企業員工進行自主研發,對現有技術進行優化升級。
現階段,受到技術工藝不夠精湛等原因的影響,加工制造產品的精度還不夠理想。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和企業要重視技術的改進和革新,對誤差率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要對機械加工制造流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規范,提高產品的合格標準,對生產活動進行嚴格的把控,確保機械加工產品的質量。除此之外,要使用多種有效技術手段對已經出現的誤差及時進行處理,常見的修繕技術包括誤差補償以及原始誤差轉移法等等[5]。
機械制造行業要想持續不斷的發展,就必須重視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創新。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這為很多行業帶來了新的改革動力,科技創新能夠有效推動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行業的發展,為其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和企業需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增強自身的行業競爭力,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和轉型。除此之外,還需要組建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對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并針對現有問題進行有效改進,提高機械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政策,對企業的技術研發給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勵,調動企業自主進行技術研發的積極性。
首先,國家可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給相關企業提供研發經費,并給予配套設施上的支持,減輕企業技術研發的經濟壓力。同時,國家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對技術研發和創新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規范。最后,我國要加大宣傳力度,對技術人員的思想觀念進行轉變,使其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推動技術人員努力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同時要時刻關注市場的最新變化和技術的最新發展,積極吸收先進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將自己塑造成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更好的推動我國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行業的發展。
雖然我國有眾多的機械設計與制造企業,但是企業之間的規模和自動化水平非常不均衡,擁有較高技術水平和生產力的企業數量較少,沒有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因此,政府有關部分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推動企業對資源進行整合,并且積極引導企業發展自動化技術,提高自動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最終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帶動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恒業的整體發展。在經濟允許的前提下,企業要盡可能的增加科研的投入,同時積極吸收先進的思想理念,包括智能化理念以及集成化理念等等,推動企業的發展。
現階段而言,我國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產業的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和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和企業單位應該認識到這一客觀問題,根據我國的行業現狀和實際情況,走獨具特色的發展路線。在對相關技術進行研發升級時,不僅要借鑒其它國家的先進技術,也要將其和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相融合,提高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技術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在工業生產活動中,機械設計與制造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對工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只有加強機械自動化設計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才能夠提高生產的效率,保證產品的質量。因此,相關企業要想提高生產的水平,就要促進設計人員與制造人員的交流和合作,在技術上進行有效融合,實現互補,推動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行業的蓬勃發展。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研究也必須更加深入,對相關技術進行創新,使其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同時,在實際生產活動中,相關企業必須針對現有問題和不足,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企業需要積極引進和研發新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機械生產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培訓等手段打造高素質的技術團隊,為我國工業生產行業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