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陽市委黨校 周艷艷
基層黨組織是以“為人民服務”為中心,通過合法合規的程序和措施,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執行本級黨代會決議、領導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基層組織,不僅承擔著整合資源推動本區域發展的職責,更是中國共產黨與基層民眾聯系最緊密的節點。新時期探索基層黨組織群眾組織力建設有利于推動基層發展,有利于加強基層黨組織的能力建設。
群眾組織力是指以人民為中心,為了實現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中國共產黨依靠、動員、組織群眾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能力。自建黨以來,基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黨組織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組織結構,逐漸彰顯出組織力的明顯優勢。
2021年3月23日中央組織部發布的信息,截止到2019年12月,全國基層黨組織為468.1萬個。這些基層黨組織在新時代肩負著新的使命,要始終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完善并形成了軍隊支部要建在連上、農村支部要建在村里、城市支部要建到街道、各行各業都要建支部的共識。建設支部的主要任務就是使九千多萬名共產黨員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整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堅實的組織保障,這也是有效發揮群眾組織力的前提。基層黨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聯系群眾最重要的一個“神經節點”,既需要承擔向上級反饋意見建議的作用,也要承擔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的作用?;鶎狱h組織上傳下達以及執行任務必須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群眾組織力是基層黨組織賴以生存的基礎,增強群眾組織力是中國共產黨賦予基層黨組織最根本、最核心、最本質的任務。
中國之所以能將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舊社會帶入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時代,這些成就離不開基層黨組織將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一起的組織力,是人民群眾選擇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勠力同心建設新中國,走向新時代?;鶎狱h的群眾組織力已經成為黨執政能力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是黨永葆生機活力的不竭動力。社會治理現代化重點在基層,在基層黨組織的組織領導下是否能團結人民群眾,是否能將人民群眾納入到社會治理體系中成為社會治理主體至關重要,也是實現社會治理成效的重要保障。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始終牢牢聯系在一起,是利益、命運的共同體?;鶎邮侨嗣袢罕娛欠駞⑴c共建、共治、共享的直接體現,也是黨中央方針政策執行效果的重要體現,這都離不開基層黨組織強有力的群眾組織力,基層群眾組織力是面對復雜艱難險阻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社會發展的多元化,伴隨的是文化的多樣化,個體權利的意識逐步增強,導致一些人將利益作為行動的唯一價值尺度,加之新媒體具備多數人對多數人迅速傳播的特點,強調個人利益至上的意識快速蔓延和滲透,許多新現象、新觀點與傳統相背,例如,家庭社會性功能式微、就業時間短期化、體力勞動者地位較低等。這些現象對基層的組織結構形成沖擊,不得不與時俱進,運用符合時代特征的新方法去應對。例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基層黨組織廣泛搭建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平臺,將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緊密聯系起來,凝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參與、積極應對,這是抗疫取得成果的重要基礎?;鶎幼鳛橐咔榉揽氐淖钋熬€,在實踐中也面臨信息不暢、政令下達不順、管控措施不力等情況,更有群眾對一些防控措施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這些問題也暴露出群眾組織力存在薄弱的地方?;鶎尤绾畏e極組織群眾及時有效地參與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成為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基層黨組織作為最前沿的戰斗堡壘,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其最根本的任務。隨著社會治理事物的增多,基層黨組織面臨著愈加繁雜的工作任務,基層工作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用于事務性的開展。而對于方針政策的宣傳,更多地停留在標語化、口號化以及“信息化”層面,如轉發微信、朋友圈等,宣傳效果有待提升,群眾是否真正關注或領會值得思考,宣傳是否到位會直接影響方針政策的執行效果。此外,基層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執行能力主要面臨著以下挑戰:一是執行是否具備可行性,我國地大物博,各區域的發展有自身的特征,基層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二是執行是否具備有效性,政策的實施是否真正讓群眾獲得幸福感和獲得感,而不是“數字游戲”或者政績工程,政策評估環節相對比較薄弱和欠缺。三是執行是否具備可持續化,基層面臨十分繁雜的事物,但人力、物力和財力均十分有限,政策的可持續性執行面臨挑戰。
新時代,基層黨組織肩負著將黨的治理理念轉變為人民群眾的行動自覺的職責,弘揚主旋律,團結力量、凝聚智慧,應對新的任務和挑戰。這必須強化自身能力的建設,這一能力包括組織基層黨員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的能力、監督管理服務黨員的能力等。這種自身建設的能力是引導廣大基層黨員在人民群眾中發揮先鋒模仿作用的前提。目前基層黨組織仍面臨創新不足的困境,一是創新意識不足,基層面臨大量事務性工作,導致有些基層黨建工作可能流于形式,缺乏創新動力。二是創新效果難以保證,有些創新方式不適宜本地的實際情況,缺乏可操作性。三是創新型人才匱乏,基層引進一些科技產品,但由于運營和維護都需要人才支撐,人才匱乏導致創新力不足??偠灾鶎狱h組織在實踐中展現出的因地制宜、自我革新的勇氣仍有待加強,需要轉變疲于應對、迎合檢查、流于形式的方式方法,加強黨建工作,從實事求是中尋找適合的實際舉措。
新時代,基層人民群眾有新的特點,一是從年齡結構看,老齡化速度加快,尤其是農村地區,面對日益數字化的社會治理,其參與意愿和動力面臨挑戰。二是思想觀念的多元化,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以及經濟全球化,出現的是多元化、多樣化的利益訴求,如何找到基層黨組織需求與人民群眾需求的實踐契合點面臨挑戰,尤其隨著極端個人主義、消費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等價值觀的盛行,基層動員和發展人民群眾需要共情力。三是新媒體帶來的挑戰,新媒體已逐漸成為公眾表達情緒的重要渠道和平臺,尤其是廣大青年群體,如果基層黨組織依舊采用傳統的不符合時代特征和實際需求的動員和發展方式,沒有做到對群眾價值觀進行引導,無法獲得話語權的話,勢必會影響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從而削弱基層黨組織的群眾組織力。
新時代加強基層群眾組織力需要以基層黨組織的目標為導向,擴大組織覆蓋面、提升群眾工作能力以及加強黨的組織建設。
基層黨組織目前主要是以基層黨委為主體,以村級黨組織為載體的架構。隨著事務性工作日益增加,這種架構已經難以滿足工作的需求。以收繳農合農保工作為例,一個3000人口的村,村支兩委普遍配備6-8名村干部,平均每人要負責近400人。時間緊、任務重,對于不愿交、不想交的群眾,開展思想工作難度較大。除了民生工作外,鄉村兩級干部還要承擔農村環境整治、森林防火、禁毒、黨建、扶貧、鄉村振興等多項復雜繁瑣的工作和檢查,疲于應付。要保持黨組織活力,適應新業態下復雜多變的工作需要進一步延伸基層組織,進一步發揮“組長”這一職務的功能。比如,防疫期間重點地區回來的群眾,鄉村干部可能不知道,組長知道;誰家生活水平(涉及低保、扶貧等工作)是否瞞報,鄉村干部可能不知道,組長知道;誰在哪個地方打工就業,鄉村干部可能不知道,組長知道。組長在本村民小組有著特殊的號召力和組織力。因此,可以將組長納入到基層黨組織架構中,增加基層黨組織的張力,增強群眾組織力。
人才興,方能事業興。人才是第一資源,基層黨組織和村級黨組織因政策、時代和歷史等原因,無論是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業務水平都參差不齊?;鶎狱h組織人才十分匱乏,例如,村級黨組織因整體年齡偏大,對于電腦、手機、打印機等簡單工具的操作存在梗阻。各級黨組織已經加大對后備干部、年輕干部的培養,但要滿足現有的工作需求仍不夠。一是搭建治理平臺?;鶎尤罕妳⑴c社會治理的主要渠道是通過民主選舉,但隨著社會治理事物多樣化和復雜化,群眾利益的多樣化,需要擴寬更多的渠道和平臺,以滿足群眾的訴求表達和參與意愿。例如,湖南省衡陽市創建“衡陽群眾”品牌,為黨員群眾搭建了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參與平臺,集聚社會各界力量。二是完善激勵機制。搭建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人才選拔任用體系,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網絡時代、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提升群眾組織力,吸引青年、鄉賢到基層和村級黨組織積極參與基層治理。三是堅守政治標準。要始終將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挑選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干部。本固方能枝榮,根深方能葉茂。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基層人才的培養力度,提升培訓效果,搭建發展平臺,為提升基層群眾組織力提供堅實的保障。
回顧基層治理的歷程,基層廣大人民群眾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其文化水平、思想觀念、參與意識在新時代有不同的特點。基層黨組織需要采取與之相應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發揮群眾組織力。一是創新宣傳方式,宣傳工作需要根據群眾工作的環境,突破以往陳舊的宣傳話語,將黨的方針政策以吸引力強的方式去進行話語重構,適當運用新媒體平臺,讓更多的群眾,特別是讓新生代青年能夠及時準確地接納吸收信息,增強參與感。二是創新組織方式,鼓勵引導成立有利于基層發展的社會組織,比如,有些社區自發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財政監督理事會等自治組織,這些社會組織能為公眾參與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和渠道,切實提高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度。三是創新發動方式,做好群眾工作要與群眾切身相關的利益緊密聯系起來,如組建治安巡邏隊、環保志愿活動、同心積分銀行等,進一步發動群眾支持基層黨組織工作。四是創新激勵方式,通過開展評選評優、最美群眾等方式,合理利用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對于能積極參加基層活動的群眾,要積極引導表現突出的優秀青年群體,充分激發他們在群眾組織力中的活力。
有恒產者有恒心?;鶎庸ぷ魅藛T待遇普遍較低,尤其是村一級,村級黨組織成員難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甚至有些人將村干部當成增收的副業。面對日益增多的各項任務,基層黨建工作任務繁重。村級黨組織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以及群眾組織力的培養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了,才會有更高的價值追求,才會關注基層政治、文化、生態的發展狀況。合理的財政投入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群眾力的保障。一是各地需要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因地制宜設立專項經費,解決好基層經費不足的難題。二是摸索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增強黨組織的自我造血功能。只有充足的財力保障,才能讓基層黨組織和村級黨組織更好地發揮出群眾組織力的效果。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社會治理的關鍵在基層,人民群眾是國家發展的銅墻鐵壁,新時代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基層黨組織的群眾組織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完善基層組織體制、夯實群眾組織力的要素保障,塑造勇于自我革新的動力,保障基層最大限度發揮好服務群眾、聯系群眾以及團結群眾的功能,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