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代我國高等護理教育院校的發展戰略思考

2022-01-01 23:09:00韓世范張培莉郭錦麗商臨萍朱瑞芳雅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山西030001
護理研究 2022年8期
關鍵詞:護理教育

韓世范,張 倩,張培莉,郭錦麗,商臨萍,金 姬,朱瑞芳,曹 妍,郜 雅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山西 030001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與之發展伴行的是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和慢性病群體的增長[1]。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 歲及以上人口26 402 萬人,《中國發展報告2020》預測2050 年65 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7.9%,我國將成為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的國家之一[2],百姓對醫療保健需求呈現指數增長,衛生領域面臨著多種健康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3]。黨中央已將“健康中國建設”提升到優先發展的國家戰略地位。在大健康理念的引導下,醫學發展理念也從過去的“治已病”向“治未病、防重病”轉變,向預防保健、慢性病康復、醫養結合等全生命周期、健康全過程管理拓展。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0 年世界護理狀況報告》顯示,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中,護士起到了關鍵作用[4]。截至2021 年,我國注冊護士已達到502 萬人,占所有衛生技術人員的44.7%[5],是健康中國建設的一支主力軍。面對時代變化、需求變化與政策變化,我國護理專業高等教育院校如何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框架下,加強護理人才培養、提升護理學科內涵建設,值得深入思考與探討。

1 我國護理學科發展概況

我國當前出現的城鎮化、老齡化和空巢化等社會問題,在健康管理、養老護理、居家護理等薄弱環節更為凸顯的背景下,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成為新時代健康戰略的必要保障。2019 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 個部門聯合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逐漸走向成熟。新時代背景下,醫學教育應順應社會需求的改變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革,作為新醫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護理高等教育體系、教育模式、護理隊伍規模和服務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

1.1 護理高等教育體系發展 1921 年北京協和醫學院開設了五年制護理本科高等教育,1949 年—1976 年,為解決護士緊缺問題,擴大護士數量,蘇聯模式取代了南丁格爾式護理理念,高等護理教育降為中專教育,1983 年天津醫學院恢復五年制護理學本科教育,1990 年我國開始設立護理碩士學位授予點,2004 年開啟博士研究生教育,2010 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置專業學位,2011 年護理學科成為一級學科,2012 年建立護理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截至2021 年底,我國共有護理專業本科院校280 余所;碩士院校120 余所(學術型護理碩士點78 個、專業型碩士點122 個);33 所院校可招收護理學術型博士,已形成了專科、本科、研究生3 個層次的教育體系以及覆蓋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3 個階段的培養體系,為實施多層次、全方位培養護理人才提供了基本條件[6]。然而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護理一級學科的確立仍晚了近30 年,至今在護理碩士、博士培養方面也沒有有效的區別培養,專業學位碩士和科學學位碩士沒有統一的培養方案可以參考,各層次教育的培養定位模糊[7]。

1.2 護理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 面臨全球正經歷的第3 代醫學教育改革,我國將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業護理人才作為當前護理研究生教育的重點和碩士人才培養改革的關鍵[8],以精準對接我國14.12 億人口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2010 年1 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置了護理碩士專業學位,改變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攻讀學術型學位為主的局面。次年全國28 所護理院校首批開始招收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18 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11 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高質量護理人才的培養要以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然而目前我國專業型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定位與臨床護理需求有所脫節,缺乏以專業為基礎的系統的課程體系和雙師型專業教師,影響了高級護理實踐人才的培養質量。據統計,截至2020 年底,我國具有專科以上學歷的護士超過70%,護理碩士、博士總數8 000 余人,護士隊伍規模和學歷層次有所提升[9],然而與全球護士相比,我國護士整體偏年輕化[10],意味著我國高年資護士流失量大或者嚴重不足,這也成為制約醫學整體深入發展的瓶頸[6]。

1.3 護理隊伍逐步壯大 有研究統計顯示,2018 年,我國護士平均年增長速度為5%,遠高于醫生的增長速度[10]。《2020 年世界護理狀況報告》[4]顯示,全球護士處于緊缺狀態,2018 年全球每千人擁有護士數量為3.69 人。其中,美洲數量最多,達8.34 人,其次是歐洲7.93 人,西太平洋區3.60 人。《2021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顯示,2020 年我國注冊護士較2015 年增加了146 萬人,增幅達45%。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從2015 年的2.37人增加到2020年的3.34人,全國醫護比由2015年的1∶1.07 提高到1∶1.15。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護理、長期護理、居家護理等護理需求迅猛增長。護理隊伍建設是擴大護理服務供給的重要保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0 年,實現每千常住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4.7 人[11]。因此,未來我國護理隊伍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1.4 護理服務領域拓展 隨著居民高品質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長與老齡化的不斷發展,臨床醫生數量和質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診療需求,致使醫患矛盾增加。傳統護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的健康需求,新型護理服務模式不斷創新,護理服務由機構內延伸至社區和家庭,護理人員在基本護理角色的基礎上應掌握新的臨床實踐知識和技能,能夠提供專業照顧、健康管理、心理護理、康復促進和安寧療護等全方位護理服務。目前,我國在高級護理、養老護理、居家護理、慢性疾病健康照護管理等方面的護理需求顯著,但人才缺口嚴重[12],在國家相關政策、文件出臺的背景下,在護理服務指南和技術標準的指引下,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一些專科護士、個案管理師等護理崗位,2017 年統計顯示,我國開設各類專科護理門診900 多個[13],護理執業范疇和服務領域得以擴展。至今全球范圍內已有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確立了高級實踐護士角色[14],其中44 個國家或地區授予高級實踐護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的有限制處方權[15]。然而我國目前在APN 的角色界定、教育培訓、認證監管等方面尚處在探索階段[16]。

2 新時代高等護理教育院校發展戰略部署

2018 年5 月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高校要抓住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等3 項基礎性工作。在“新醫科”和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該探索一條什么樣的教育改革路徑來培養堪當時代重任的高層級護理專業人才呢?筆者將基于護士藥物處方權研究的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改革試行之舉,探討未來高等護理教育院校發展之路,與同行共勉。

2.1 辦學理念:以護理學科為中心,還是以國家戰略為中心 任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產生和發展都要根植于政治、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以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為根本[7]。傳統的“以護理學科為中心”的辦學模式在“健康中國”戰略目標下面臨重重挑戰,所培養的護理學專業人才難以適應新時代需求,高層次護理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嚴重影響醫護合作的深入開展,成為制約醫學整體深入發展的瓶頸。目前,“以國家發展戰略為中心”已成為新形勢下醫學院校改革的發展趨勢[17]。醫學教育改革應以國家健康戰略為中心,以健康事業需求為導向,而不是僅僅局限于關注學科本身。護理學科亟待全方位提升以適應新時代的社會需求。因此,本校提出以健康為中心、病人為核心的辦院理念,積極應對現階段及未來我國慢性病與老齡化的健康需求,以期既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又可拓展護理學的學科范疇。

2.2 舉什么樣的旗:立德樹人 大醫精誠、愛心仁術是對立德樹人的最好詮釋。《大醫精誠》出自隋唐名醫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18],在其著作開篇便提出“大醫”必備素質,提出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要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之心感同身受,策發“大慈惻隱之心”,發愿立誓“普救含靈之苦”,融匯了儒家仁愛、道家無為、佛家慈悲的思想,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醫學史上第一個系統闡述醫德思想的文獻[19],被后代奉為醫生醫德修養的圭臬。“仁術”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的《孟子·梁惠王上》,“無傷,是乃仁術也”,后來古人用來指醫術,既要有仁者之心,又要有救人之術,“仁者愛人”和“仁愛救人”是古代醫者的行為準則。在大力倡導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當代,“大醫精誠、愛心仁術”理念體現出超越時代的先進性和歷史的傳承性,對我國護理高等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對于高等護理院校來說,“大醫精誠”要求教育應以立德樹人為本,以醫護協同為路徑,其目標是要解決能“打仗”的問題;“愛心仁術”要求培養出的護生不僅具有博愛的護理哲學素養和人文素質,還應具備護理崗位的核心勝任力,懂醫精護,其目標是解決能打勝仗的問題。

2.2.1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 2018 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將“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定為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首要原則[20]。對于醫學生來說,優良的學術道德不僅對樹立優良學風、培養正直、誠信的高級創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對“大醫精誠”文化的發揚和傳承。精勤志學的專業態度,仁禮待人的醫德行為,忠恕之道的醫德情感,重義輕利的醫德準則對當代醫學生職業道德素養依然有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一項對國內30 所高校有關專業型護理碩士生培養課程的調查顯示,僅有1 所“211”工程院校專門開設了有關規范學生學風學術道德類的課程[21]。自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以來,筆者所在高校積極開展以南丁格爾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為代表的教師團隊參與授課的“博導大講堂”,通過講述科學家追求科學真理的自我犧牲歷程,無論是傳統醫學中“伏羲嘗味百藥而制九針”[22]、“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23]的故事,還是現代醫學屠呦呦先生堅持不懈的求真求實之路,讓學生知曉對于醫學知識不僅要有孜孜不倦的精進之心,更應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精神境界的反思與修持。

2.2.2 以愛心仁術為教育宗旨 《大醫精誠》中說:“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以人為本、以命為天是中國古代醫學對醫德最基本、最突出的要求與體現[24]。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護理學科體系建設更應將專業情懷升華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歷史高度,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弘揚大愛無疆的家國情懷。為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人文品質,我校開展了“小丑醫生”“南丁格爾志愿者”“綠色導診”等一系列人文素質教育系統工程,鼓勵學生不僅要讀專業典籍,還要多讀文化經典,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增強其在臨床護理過程中的人文關懷能力,加強護生和護理人員臨床軟實力的培養。

2.2.3 以崗位勝任為實踐導向 教育部明確要求: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要“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25]。臨床實踐作為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重要階段。我國多數高校在護理實踐教學考核中強調的多為機械式的護理操作,缺乏真實的臨床情境體驗,病人真實的需求被邊緣化,使得剛畢業的護生在工作中只會“埋頭苦干”。建議可借鑒國外的“早期接觸臨床(early professional contact,EPC)”模式,即在前2 年的基礎教學中穿插臨床見習,國外經驗證實該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與病人接觸時的自信心,并促進其更好地整合不同的知識和技能,早期培養學生植入以病人為核心的護理理念,真正滿足病人的就醫需求[26]。

2.3 走什么樣的路:醫護協同、護理為主

2.3.1 “醫護協同”理念的演化歷程 中國傳統醫學是同時體現了整體觀念(整體綜合)和辨證論治(個性化)特征的醫學,早期提出的“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醫護協同”理念正是它的傳承和演化。歷史發展規律證實“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科學史表明,科學經歷了綜合、分化、再綜合的過程。醫學發展方式亦呈“N”字形,開始是整合,繼之逐漸地分化、分科,然后出現整合的態勢。“N”字跟“N”字連起來就是波浪,踏著波浪,推波逐浪,前行不止[27]。醫學在探索中前行,在整合中發展。作為醫學基礎的生物學,早在30 年前,系統生物學出現的初期,就提出了“把生物體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的理念。臨床醫學與護理學的關系似“人”字結構,一撇一捺寓意并列互補、相互協助、相互支撐,即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所接受的醫療服務活動約85%由護士為主導及合作完成的,護理是決定醫療質量的關鍵因素,是醫療體驗的核心環節,是醫療流程的實際執行者與監督者。

2.3.2 實施醫護教協同、產學研一體教學 早在2009年,代表醫學、護理、藥學、牙科和公共衛生的5 個全國性學校協會聯合成立了跨專業教育合作組織,將跨專業教育合作納入各種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的教育,以促進克服各專業間的邊界和歷史障礙[28]。Hendel 等[29]研究結果也表明,在當今不斷變化的醫療環境下,醫護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我校護理學院近年來借鑒國外經驗,探索了“醫護協同,以護為主”教學模式,由學校和附屬醫院雙主體辦學,設立臨床護理教學分院,附屬醫院成為護理學院的臨床教學院系,聘請護理研究生導師及與護理密切聯系的醫療教師為授課教師,將專科臨床思維滲透入教學,由臨床醫生講授疾病病因、病理及疾病新動態方面知識,護理教師講授疾病護理內容,通過優勢互補,既彌補醫療教師授課時缺乏護理相關知識的局限,又能彌補護理教師講授疾病醫療知識廣度及深度不足的劣勢,有利于護生對疾病及用藥知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形成一定的臨床診療思維。此外,學院搭建了產學研全鏈式科研創新平臺,成立了基礎實驗室和食療科技研究中心,聚集基礎研究和主動干預兩方面,以基礎研究推動科研創新,以學術研究推動產業發展,搭建大健康產業協同創新共享平臺,探索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協同發展、醫護教整合發展之路。

2.3.3 進行多學科融合的課程改革 課程體系的整合性改革已成為新形勢下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17]。醫學課程整合是根據“生理—病理—病理生理—藥理疾病—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預后—預防”這一疾病發生發展的邏輯順序安排教學內容,幫助醫學生構建“以系統為中心、以疾病為主導、基礎結合臨床”知識體系的一種新型學習模式[30]。目前,我國部分院校正在探索試行。新時代醫護關系向新型的相互合作、相互獨立的方向發展,護理專業體系的發展需要其他多學科的融合和幫助,建議護理課程體系改革應當順應新的醫學模式和醫學整合的趨勢,有機整合護理學科和醫學、人口學、社會學、信息技術等外延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術,重新評估護理理論課和操作實習的課時比例安排,重新確定臨床醫學課程在護理專業課程中的課時和比例,以期培養高層次“護理+X”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

2.4 培養什么樣的人:今天懂醫精護的護士,明天的APN

2.4.1 國際APN 的發展歷程 APN 是護理專科化、高級化和角色擴展的體現[31]。目前,多數國家將APN角色概括為4 種類型,分別為開業護士(nurse practitioner,NP)、臨床護理專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注冊助產護士(certified nurse midwife,CNM)和注冊麻醉護理師(certified registered nurse anesthetist,CRNA)[14]。其中CRNA 是最早出現的APN,可追溯到美國內戰時期(1861 年—1865 年),為了幫助接受手術的士兵解除疼痛,一些受過訓練的教會護士用氯仿幫助醫生進行麻醉[32],這可以看作是APN 的雛形。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醫生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導致醫患比例日益失衡,為滿足病人需求和專業發展,20 世紀出現了APN 的其他角色。1954 年,美國羅格斯大學建立了第一個CNS 的研究生課程[33],主要聚焦于精神病護理領域;1965 年,美國建立第一個兒科NP 教育項目[34],護士通過短期培訓后負責一部分兒科醫生的工作,以解決當時醫療資源緊缺問題。從美國開始,APN 已經遍及全球70 多個國家或地區[14],APN 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性趨勢。

2.4.2 全球APN 教育培訓現狀 2001 年國際護士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建議APN 必須具備碩士學位。目前,研究生學位教育已成為全球多數國家APN 的必要教育準備[35]。早在1993 年美國就開展APN 方向的碩士專業型學位教育[36],它屬于護理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APN 碩士項目分為研究生證書、研究生文憑和碩士學位3 個層次[37]。受“博洛尼亞進程”影響,歐洲護理教育也將碩士學位列為APN 認證的先決條件[38]。2008 年日本大分縣護理與健康科學大學成立了第一個NP 研究生項目[39]。新加坡APN 培養始于2003 年,其APN 需要積累5 年臨床經驗、完成18 個月的碩士理論課程、6 個月的處方培訓以及12 個月的臨床實習[40]。APN 碩士教育的開設推動了國際護理行業和學科的高質量發展。2.4.3 APN 在我國的雛形 雖然APN 的名稱起源于美國,然而在回顧我國護理專業發展歷程中,由于戰爭,20 世紀50 年代是我國復蘇的年代,1949 年以后由于國家政策集中于發展工業和經濟,工人的健康成為保健的重點,由于缺少醫生,護士的工作包括了部分醫生的工作,護士有了擴展的角色[41]。20 世紀50 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在國家倡導大力為工農兵生產服務的形勢下,選拔培養一部分優秀護士為醫師,是當時客觀形勢的需要,也是切實可行的措施,一股護士轉醫生的熱潮自此開始[42],這個階段的護士具有獨立的診療權,其實就是我國APN 的雛形。此外,我國助產士的發展經歷了從醫療行業中分化成為獨立行業,進而成為醫療行業中一員,最后進入護理行業一個過程[43]。在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1927 年—1949 年),基于當時嬰幼兒死亡率遠遠高于國際發達國家的水平,以及當時普遍存在的“保種強國”思潮,助產士具有獨立助產資格,擁有部分醫療行為的權利。此時的助產士亦可作為CNM 的雛形。從國際上高級護理實踐的出現和發展說明,需求是高級護理實踐發展的源泉,APN的出現是為了滿足當時病人、社會、衛生保健體系等的需求。同樣,我國APN 雛形的出現也是源于當時社會的需求。

2.4.4 我國APN 的角色探索 據現有文獻報告,我國學者在1959 年就提出專科護士的概念[44],CNS 這一概念最初出現在1998 年[45],我國將其譯為高級臨床護理專家,將NP 譯為開業護士。2000 年浙江邵逸夫醫院率先在國內設立了按照CNS 的角色和職能培養的高級臨床專科護士角色[46];2015 年,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在借鑒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NP 課程的基礎上,較早開展我國NP 的院內培訓[47];2017 年,北京大學護理學院作為國內首家高校,進行慢性病管理方向的NP 碩士學位教育;2019 年北京大學-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開展NP 在職培訓,但附屬醫院尚未設置相應的NP 崗位,學校培養與醫院應用間無法很好地銜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于2022 年1 月啟動首屆CNS 培訓班,擬對第一批30 名CNS 學員進行為期1 年的培訓[48]。綜上,我國目前對APN 角色認識模糊,尚未予明確區分[16]。

2.4.5 我國處在APN 學位教育的探索階段 國外有學者將臨床高級護理實踐的演變劃分為3 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實踐中的專科發展,第二階段為有組織的專科培訓,第三階段為規范化和碩士教育的出現[49]。當前我國對APN 的培養主要體現在對CNS 的培養,處在專科培訓和碩士教育的交接階段,我國各高校對于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以高級護理實踐人才為目標的定位已取得共識,但是對于其具體的培養方向、教育模式以及課程如何設置的問題尚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隨著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轉向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人們對健康需求不僅局限于看病就醫,還要有更高層次的保健需要。因此,現階段是培養發展我國APN 的最佳時期,抓住機遇促進APN 專業的發展,最終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

3 對未來我國高校APN 培養方案的思考

全國護理學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的界定為具有較強的研究、教學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科型護理專門人才。這一提法也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印發金融碩士等19 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中得以明確。因此,如何構建有中國特色的APN 教育方案,是目前護理高等教育院校面臨的難題。以培養碩士學位的APN 為目的,以APN 為崗位導向,所有教學活動均以培養和提升APN 臨床實踐工作能力為首要目標,是構建APN 培養教育方案的前提。

3.1 增設APN 方向的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方案 國際護士理事會2020 年頒布的《高級實踐護理工作實踐指南》[50]中指出,制定APN 的教育方案應針對指定的APN 角色(CNS 或NP),而不能籠統培養。從兩者的實踐范圍比較,CNS 主要參與疾病的系統支持、教育、出版、專業領導和研究相關的非臨床(間接)活動,NP在診斷、處方和治療各種疾病方面的參與程度更大。課題組前期經專家論證后得出,我國具有護士處方權申請資質的護士為在三級醫院臨床工作,成為主管護師后有至少5 年的一線工作經驗[51]。由于我國現階段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對象一般為3 種,即應屆本科生、歷屆畢業生和在職人員。因此,針對不同背景生源研究生構建不同APN 方向的培養方案及路徑規劃是未來我國APN 碩士學位教育面臨的挑戰。建議對應屆本科生采用“4+3”本碩全日制培養模式,畢業后進行專業實踐7 年后可申請NP 認證,重點培養在初級保健和急診保健衛生服務領域服務的高級全科護理人才,以緩解基層醫療資源緊缺;對于歷屆本科畢業生和在職人員,可根據其現有專業領域,如重癥護理、老年護理、傷口護理、透析、靜脈治療、婦產科護理、麻醉護理等領域,經過3 年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在三級醫院從事該領域的臨床工作獲得副主任護師資格即可申請認證,重點培養為各專業領域的CNS 或CNM、CRNA;亦可借鑒美國的APN的監管模型[14],根據學員的興趣,選擇在家庭、新生兒、兒科、產婦/婦女、成年人/老年人、精神健康等某一方向的課程培訓和專業實踐,獲得副主任護師資格后可申請為不同領域的高級APN(CNS 或NP)。

3.2 專業學位碩士教育與專科培訓并軌培養 以專科護理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碩士教育(MNS)是當前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護理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我國自2010 年開設MNS 教育以來,MNS 招生院校逐漸增多,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共有122 所護理院校開設MNS 教育,但護理學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特色仍不夠鮮明,培養過程與科學學位碩士的區別不太明顯,專業學位碩士進入臨床后不具備高級護理實踐的能力,缺乏相應的臨床思維與判斷,出現專業學位碩士不“專”的現象[52]。與此同時,我國專科護士培訓屬于繼續教育項目,多數是由各省級專科護士培訓管理委員會經過短期培訓后的省級專科護士,培訓方案各省自行確定[53]。由于無統一的國家認證的培訓學校和培訓課程,也無專門的研究生學位教育課程,培訓的專科護士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建議相關院校完善聯合培養機制,建立護理研究生教育與高級臨床護理實踐的聯合培養渠道,探索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和專科護士培訓的銜接模式,為未來我國的專科護士儲備后備力量。

3.3 APN 核心課程的設計方案研究 課程是教育領域的核心,最直接和最全面地體現了培養模式的核心地位,而對于課程體系的研究,正是解決培養模式改革問題的最終研究課題之一。國外APN 研究生階段教育至少包括3 門核心課程,即高級生理學/病理生理學(advanced physiology/pathophysiology)、健康評估(advanced health assessment)和藥理學(advanced pharmacology),即“3Ps”[54]。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規定專業學位碩士課程包括4 門專業基礎課,即高級健康評估、高級藥物治療學、高級病理生理學和循證護理學,特別強調了知識的“高級”,但對于這些在本科和科學學位培養過程可能也涉及的課程并沒有說明“高級”的含義和差異[55]。此外,這些課程更多強調的是護理診斷和用藥過程中與用藥后的護理措施,缺乏對疾病的診斷與選擇相應藥物治療的知識,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提供的APN 教育中的診斷與治療學知識有很大的差異[56]。APN 的工作核心是解決醫生數量和服務質量不足與健康需求急劇增加之間的供需失衡問題。因此,對APN 的教育課程應增加臨床醫學的診療內容和實踐,并貫穿在本科、研究生的學位教育以及臨床護士的繼續教育中的每個階段,這也應當是我國APN 教育的頂層設計思路。此外,處方權是高級護理實踐的重要特征,藥物處方內容是處方權的核心。因此,處方教育也應納入APN 的教育課程中。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與第一附屬醫院,自2005 年起成立處方權專項課題組,致力于護士處方權相關內容的系統研究,分別于2018 年和2021 年發布了《新時代護士處方權內容專家共識》[57]、《新時代我國高級實踐護士藥物處方范圍專家共識(續)》[58],不僅涵蓋臨床護理工作決策主體內容、特定情況下非專科臨床護士藥物處方內容及糖尿病、腫瘤等專科護士藥物處方內容,還構建了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11 個臨床系統的58 類、348 種處方藥物的我國護士處方用藥內容,形成了具有我國本土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護士處方用藥集;同時在參考國外護士藥物處方權教育體系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護理教育背景,構建了面向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及不同臨床專科護士的藥物處方課程培訓大綱及試點培訓方案,以期為國內高校制定APN 核心課程教學和處方實踐培訓提供實用素材,在此呼吁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積極關注APN 處方教育培訓,共同打造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APN 核心課程體系,早日培養出今天懂醫精護的護士,明天為高質量的APN。

4 小結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培養符合國家健康發展戰略的護理專業人才,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健康中國”建設的國家戰略、“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照護”的人民需求以及“護理學科縱深發展”的建設需求。中國作為世界舞臺的重要一員,應當在全球視野下審視自身的發展問題,積極吸納世界各國創造的政策與實踐經驗,并結合本國國情打造具有我國特色的高級護理人才培養方案。新時代下我國高等護理教育院校要學會超前設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以服務新時代健康中國建設為己任,以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為核心,創建“以健康為中心,以病人為核心”的戰略目標,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大醫精誠、愛心仁術”為理念,探索“醫護協同,護理為主”的教育發展路徑,培養“懂醫學、精護理、善仁愛、歸臨床”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健康中國的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證,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貢獻力量[58]。

猜你喜歡
護理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與養生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中國衛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香蕉伊思人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色婷婷|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亚洲欧洲综合| 日本黄色a视频| 久久男人资源站|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成人蜜桃网| 亚洲天堂.com| 无码国产伊人|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你懂得|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欧美福利在线|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第一页在线|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婷婷亚洲视频|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九色最新网址| 91色国产在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亚洲性视频网站| 热99精品视频|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导航|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美女一区| 一级爆乳无码av|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最新网址|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欧美第一页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国产白浆在线| 性69交片免费看|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欧美a√在线| 国产精品第页|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九色91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操国产视频| 日本影院一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嫩草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