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軍,姬媛,袁舉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臨床常見代謝性疾病,是世界范圍內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按照發病原因可將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T2DM病人比例較大,但T1DM多見兒童及青少年,且發病率呈逐漸升高趨勢,國家相關研究投入不斷增加,防治形勢嚴峻[1-3]。T1DM主要特征是胰島β細胞損壞,表現為胰島素絕對缺乏、消瘦等[4]。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是重要的氧化應激因子,ox-LDL可通過激活平滑肌細胞、巨噬細胞等參與機體炎癥反應,加劇病情演變進程,與此同時,機體在炎癥反應刺激下氧化應激反應被激活,GSH-PX等氧化應激因子發揮保護作用,兩者在腦梗死、動脈粥樣硬化、T2DM等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5-7]。但ox-LDL、GSH-PX與兒童T1DM關系的報道較少,研究就此展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開封市兒童醫院收治的113例T1DM病兒為觀察組,年齡范圍為7~11歲,納入標準:(1)確診為T1DM[8];(2)7歲≤年齡≤12歲;(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2)近3個月有嚴重感染、外科手術史者;(3)合并酮尿酸中毒者。另外選取同期105例健康體檢兒童作為對照組,年齡范圍為7~12歲。本研究病人近親屬知情同意,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方法觀察組、對照組分別于入院次日清晨、體檢時采集5 mL空腹靜脈血,抗凝,在室溫下靜置30 min,以轉速3 000 r∕min離心15 min,收集血漿并保存于-70℃冰箱。采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日本Arkray HA-8180型全自動分析儀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采用穩態評估模型評估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HOMA-IR≥2.69則判定為胰島素抵抗(IR);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漿ox-LDL、GSH-PX表達水平,試劑盒均購于美國R&D公司,試驗操作嚴格遵循試劑盒說明書。
空腹狀態下,去除外衣及鞋襪,測量研究對象身高、體質量,計算體質量指數(BMI),另外收集性別、年齡等病歷資料。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采用Spearman分析相關性;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影響兒童發生T1DM的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兩組性別、年齡、BMI、TC相比,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TG、LDL-C、FPG、HbA1c、HOMA-IR均較高(P<0.05),HDL-C較低(P<0.05),見表1。

表1 T1DM病兒113例與健康體檢兒童105例基線資料比較
2.2 兩組血漿ox-LDL、GSH-PX表達水平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血漿ox-LDL表達水平較高(P<0.05),GSH-PX表達水平較低(P<0.05),見表2。
表2 T1DM病兒113例與健康體檢兒童105例血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表達水平比較∕±s

表2 T1DM病兒113例與健康體檢兒童105例血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表達水平比較∕±s
?
2.3 觀察組血漿ox-LDL、GSH-PX表達水平與FPG、HbA1c、HOMA-IR相關性分析Spearman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漿ox-LDL與FPG、HbA1c、HOMAIR均呈正相關(P<0.05),GSH-PX與FPG、HbA1c、HOMA-IR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T1DM病兒血漿ox-LDL、GSH-PX表達水平與FPG、HbA1c、HOMA-IR相關性分析
2.4 血漿ox-LDL、GSH-PX對兒童T1DM的診斷價值因變量正常定義為0,T1DM定義為1,自變量分別為ox-LDL、GSH-PX檢測值及兩者聯合的預測概率(經ox-LDL、GSH-PX二元logistic回歸得到),進行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漿ox-LDL、GSH-PX單獨及兩者聯合診斷兒童T1DM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 為0.832(95%CI:0.779~0.885)、0.816(95%CI:0.757~0.876)、0.887(95%CI:0.844~0.931)。ox-LDL單獨診斷的截斷值為679.64 μg∕L,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71.70%、82.90%;GSH-PX單獨診斷的截斷值為122.70 μmol∕L,敏 感 度、特 異 度 分 別 為88.50%、69.50%;兩者聯合診斷的敏感度為80.50%,特異度為86.70%,較單獨診斷特異度有所提高,見圖1。

圖1 血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診斷兒童T1DM的ROC曲線
2.5 影響兒童發生T1DM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兒童是否發生T1DM為因變量,以TG、LDLC、HDL-C、ox-LDL、GSH-PX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TG、LDL-C、ox-LDL是兒童發生T1DM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HDL-C、GSH-PX是兒童發生T1DM的獨立保護因素(P<0.05),見表4。

表4 影響兒童發生T1DM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T1DM由胰島β細胞損傷引起胰島素合成、分泌功能喪失,進而導致糖代謝紊亂,最終演變而成,發病受遺傳、免疫、環境等綜合因素影響,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闡明[9-10]。與成年起病相比,兒童時期起病的T1DM病人往往有更強烈的自身免疫反應,自身胰島功能較差,胰島素功能衰竭更加嚴重[11-12]。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HOMA-IR較高,提示T1DM病兒存在IR。IR與T1DM的發生及病情演變有關,IR在T1DM、T2DM中的作用機制有相似之處,同時也存在一定差異,IR是T2DM的主要發生機制之一,參與T2DM病情發生、發展全程,主要發生于脂肪、肌肉及肝臟,主要作用機制是胰島素對脂肪組織、骨骼肌攝取、利用及存儲葡萄糖能力下降,同時對肝臟糖輸出的抑制作用下降。T1DM病人的慢性并發癥幾乎均與IR相關,具體聯系尚不明確,多數研究認為可能與糖毒性、骨骼肌細胞內脂質沉積、脂肪組織及肝臟細胞存在IR有關[13-14]。
早發現、早治療對于T1DM病兒具有重要臨床意義,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T1DM病情能夠得到一定緩解,但尚無法完全治愈[15-16],探究T1DM的發病機制或可為其防治提供新思路。LDL在高糖狀態下可被持續氧化為ox-LDL,研究發現,正常大鼠、T1DM模型大鼠、T2DM模型大鼠相比,ox-LDL水平依次升高,參與糖尿病的發生[17-18]。GSH-Px是機體抗氧化保護系統中重要一員,可對氧自由基的生成及損害發揮抑制作用,正常生理狀態下,活性氧簇與抗氧化系統維持動態平衡,失衡可導致多種疾病發生。研究發現,妊娠糖尿病病人較正常妊娠女性HOMA-IR高,血清GSH-Px活性低,兩者呈負相關,發生機制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病人抗氧化能力下降,氧自由基清除受阻,引起的氧化損傷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進而誘發IR[19]。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血漿ox-LDL表達水平較高,GSH-PX表達水平較低,提示ox-LDL、GSH-PX可能參與兒童T1DM的發生。Spearman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漿ox-LDL與FPG、HbA1c、HOMA-IR均 呈 正 相 關,GSH-PX與FPG、HbA1c、HOMA-IR均呈負相關,提示ox-LDL、GSH-PX可能在兒童T1DM的病情演變中發揮作用。進一步研究顯示,血漿ox-LDL、GSH-PX單獨及兩者聯合診斷兒童T1DM的AUC分別為0.832、0.816、0.887,敏感度分別為71.70%、88.50%、80.50%,特異度分別為82.90%、69.50%、86.70%,ox-LDL、GSH-PX單獨診斷的截斷值分別為679.64 μg∕L、122.70 μmol∕L,兩者聯合診斷較單獨診斷特異度有所提高,具較高診斷價值,可能成為早期診斷兒童T1DM的生物學標志物。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TG、LDL-C、ox-LDL是兒童發生T1DM的獨立危險因素,HDL-C、GSH-PX是兒童發生T1DM的獨立保護因素,或可對T1DM的風險分層及防治提供參考。
綜上所述,T1DM病兒血漿ox-LDL為高表達,GSH-PX為低表達,與T1DM的發生及演變密切相關,可能用于T1DM的早期診斷及病情評估,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未對ox-LDL、GSH-PX的具體作用機制進行深入探究,另外樣本量較少,且具地域性,尚需更多研究對結論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