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利,何佳玲,馬韶薇,司麗輝,武繼濤
膀胱內尿液充滿但不能正常排出即為尿潴留[1],常由各種器質性病變、中樞神經系統病變以及松弛平滑肌藥物引起[2-3]。尿潴留是經股動脈介入術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病人病情改善及生活質量[4]。目前治療本病以解除病因、恢復排尿為主要原則。導尿、膀胱造瘺為緩解尿潴留常用治療方式[5],局部按摩、聽流水聲、熱敷、聽音樂等方法可誘導排尿,但是療效欠佳,且不能從根本上治療本病。中醫為我國國粹,博大精深,治療尿潴留有獨特的方式[6],且能標本兼治。艾灸為中醫治療常用的手段,治療尿潴留效果較好[6-7]。中藥熱奄包可促進炎癥吸收,加速血液循環[8],增強代謝。本研究采用多功能艾灸儀聯合中藥熱奄包用于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并探究其療效及對病人膀胱殘余尿量、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病人,納入標準:(1)均為經股動脈介入術后,且符合尿潴留診斷標準;(2)意識清楚,能夠配合治療,能準確表達意愿;(3)術前排尿正常。排除標準:(1)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尿潴留病人;(2)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病人,如血液性疾病、尿毒癥、心血管疾病等;(3)合并精神疾病病人。將納入病人進行1—80編號,按病人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發數字,前40例病人為治療組,后40例病人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范圍為45~66歲,年齡(53.62±3.27)歲。治療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范圍為46~68歲,年齡(54.12±3.29)歲。兩組病人年齡、性別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68,P=0.50;χ2=0.05,P=0.823)。
1.2 方法對照組病人均給予溫毛巾濕熱敷、聽流水聲、小腹按摩、心理誘導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熱敷時使用50~60℃溫水。治療組先后取中極穴、氣海穴、關元穴,給予多功能艾灸儀(好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HB-WZI)治療,將灸頭置于穴位灸30 min,溫度以耐受為宜,1次∕天。再使用中藥熱奄包給予熱敷,大青鹽250 g,木香20 g,枳殼40 g,茯苓40 g,豬苓40 g,澤瀉40 g,通草40 g,吳茱萸30 g,諸藥混合攪勻用布袋密封,用微波爐加熱5 min在膀胱區熱敷10 min。操作時應注意:①對術后病人給予適當的心理安慰,盡量平穩病人焦慮及緊張情緒。醫護人員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介紹多功能艾灸儀及中藥熱奄包的作用,讓病人積極配合護理師操作。②將毛巾或毛毯蓋在病人身體上以保暖。③多功能艾灸儀操作時,需有醫護人員守在病人旁邊,隨時注意、了解病人治療過程中的感受,切勿燙傷病人。術后24 h評估各項指標。
1.3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①顯效,治療后1 h內尿液自行排出,且排尿順暢,尿量超過200 mL,腹脹、腹痛及尿急癥狀及體征消失;②有效,治療后2 h內尿液自行排出,先以點滴狀排出,再順利排尿或者排尿較為順暢,腹脹、腹痛及尿急癥狀及相關體征消失;③無效,治療2 h后,無小便排出,應給予導尿。(2)尿潴留發生率、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殘余量。首次排尿殘余量采用B超檢測并應用公式計算“膀上下徑×左右徑×前徑×0.7”。(3)病人護理滿意度,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護理治療過程及效果給予評分,分值為0~100分,非常滿意為90分以上,滿意為60~89分,不滿意為0~59分??傮w滿意度=(病人總例數-不滿意病人例數)∕病人總例數×100%。(4)生活質量,術后3 d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簡明量表(WHO-QOL-BREF)[9]評估,分值越高提示病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以及graphpad prism7.0統計學軟件分析,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行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資料采用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描述,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2.50%明顯高于對照組62.50%(P<0.05),見表1。

表1 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80例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尿潴留、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殘余量治療后,治療組尿潴留發生率10.00%明顯低于對照組40.00%(P<0.05),治療組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殘余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80例治療后尿潴留、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殘余量比較
2.3 病人護理滿意度治療后,治療組總滿意度95.00%明 顯 高 于 對 照 組65.00%(P<0.05)。見表3。

表3 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80例治療后病人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2.4 WHO-QOL-BREF簡表評分兩組病人治療后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80例治療前后WHO-QOL-BREF簡表比較∕(分,±s)

表4 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80例治療前后WHO-QOL-BREF簡表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均P<0.001。
?
經股動脈介入術在臨床較為常見[10],但由于病人不習慣臥床排尿及長期制動等原因,多伴發尿潴留[10-11]。加之術后病人需大量飲水加速排出體內造影劑,故而可加重排尿困難問題。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尿道括約肌及膀胱收縮無力[12],易引發排尿困難,進而發生尿潴留;術后傷口疼痛的刺激、肢體長期制動出現腹脹、腰痛癥狀能使病人不能主動排尿,因疼痛反射性引發尿道括約肌痙攣,進而引起膀胱過度充盈,導致排尿無力,發生尿潴留;當膀胱內堆積大量高濃度造影劑時易造成尿道口堵塞,引發尿潴留。由于尿潴留為介入手術后較為常見的并發癥[13-14],尿潴留對術后病人恢復有極大影響,可延長住院時間[15],增加病人負擔,故如何更為有效的緩解及治療尿潴留為臨床探究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常規護理尿潴留多采用熱敷膀胱、按摩腹部、聽流水聲等多種方法[12,16],但是療效欠佳。中醫中,尿潴留屬“癃閉”范疇[17],以排尿困難、小便量少,甚至小便閉塞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癥。手術過程中需行神經麻醉,易導致病人發生經絡麻痹,可對膀胱的氣化功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引起病人膀胱水道水濕互結、氣化不利、通調受阻,使膀胱中氣體封閉,造成水積留,繼而發生癃閉癥狀。艾灸為我國中醫治療的常用方法之一,《皇帝內經》記載艾灸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中醫認為,點燃艾草熏烤對應穴位的周邊部位,或者用藥物刺激機體,達到溫熱刺激的目的,能夠使其疏通經絡、理活氣血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多功能艾灸儀既立足于傳統艾灸原理,又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磁療方法而研制的現代艾灸儀器,可進行溫灸、溫針灸、隔物灸、發泡灸、化膿灸等多種操作。通過發熱元件及磁化裝置加熱灸頭的艾絨,使艾絨的有效成分、揮發物迅速通過穴位經絡,直接作用于病灶。治療時,其持續性熏烤能夠激發穴位周邊氣血疏通經絡[18],調整臟腑功能。中藥熱奄包中大青鹽歸膀胱徑,可消腫、止痛;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消食;枳殼可治療行滯消漲、理氣寬中;茯苓、豬苓、澤瀉可寧心健脾、利水滲濕;通草可治療水腫尿少、濕溫尿赤;吳茱萸可散寒去痛,降逆止嘔。諸藥聯合做成中藥熱奄包能夠松弛痙攣的括約肌,減輕對尿道括約肌的牽拉作用,利于排尿[19];還能減輕傷口處的疼痛感,緩解焦慮情緒,收縮平滑肌及逼尿肌,使高壓刺激膀胱促進排尿。兩組治療方式結合可有效緩解術后尿潴留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多功能艾灸儀聯合中藥熱奄包用于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總體滿意度分別為92.50%、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62.50%、65.00%;治療組尿潴留發生率10.00%明顯低于對照組40.00%;治療組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殘余量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多功能艾灸儀聯合中藥熱奄包用于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治療后療效顯著。中極穴為膀胱的募穴,聚集膀胱所有的經府之氣,具有宣痹開結、扶正培氣、通利水道、疏立三陰的效果;氣海穴為任脈的腧穴,可發揮補氣行氣的作用;關元穴,能啟閉開竅、溫補不亢、鼓舞膀胱氣化、調理三焦。多功能艾灸儀上述三個穴位,可溫陽固腎、培補元氣、行氣利水、通利小便。本研究還發現,兩組病人治療后WHOQOL-BREF簡表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且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多功能艾灸儀聯合中藥熱奄包可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多功能艾灸儀聯合中藥熱奄包用于經股動脈介入術后尿潴留病人療效顯著,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綠色,健康,價格低廉,易于病人接受。